放羊娃发现一处宝藏,挖出大量黄金,专家全力追缴,现成镇馆之宝


1972年冬,寒风吹拂着大地,草原上结了一层薄薄的冰。16岁的小社员巴雅尔赶着羊群来到了阿鲁柴登以南的地方放牧,阿鲁柴登靠近毛乌素沙漠,这里地势低洼,水草茂盛,是放羊的好去处。图为:大草原

“怎么回事?还有一只羊呢?”当巴雅尔将羊群赶到低洼处时,发现少了一只羊。巴雅尔四处寻找,终于在一处隐蔽的沙窝里发现了丢失的绵羊。当时绵羊半个身子陷入沙窝里动弹不得,嘴里咩咩地叫着,呼唤着巴雅尔来拯救它。图为:放羊娃

巴雅尔蹲下身去,用双手往沙窝里刨,将羊的四肢一点点刨出来。突然,一个黄灿灿的圆疙瘩被刨了出来。巴雅尔觉得这东西挺有意思,于是将其捡起装进了衣袋里。图为:绵羊

“金子,这是金子!”中午时分,巴雅尔回到村里。当他拿出这块圆疙瘩给家里人看时,家人顿时惊叫道。随后,家里人全部出动到发现金子的沙窝寻宝。在沙窝里,巴雅尔一家挖出了一件又一件黄金器物。图为:沙漠放羊

这个沙窝就像是个金窝,里面埋藏着取不完的宝藏。很快,发现沙窝宝藏的消息被牧民们得知。牧民们纷纷涌入金窝抢捞黄金宝物。一直挖到天黑,牧民们才悻悻而归。一些来得晚的人看着被挖掘一空的宝藏,心中暗暗觉得可惜。图为:古墓

1973年春,内蒙古文管会接到举报信。文物工作队得到消息后,立刻派出李作智、田广金两位专家赶往现场调查。两位专家很快找到了放羊娃巴雅尔,并找到了沙窝宝藏所在地,只见沙窝已经被挖开,现场散落了不少残破的骨骸。图为:宝藏

事态紧急,情况严重。二人立刻将情况上报,一来请求对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二来动员公社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追回被牧民挖走的宝藏。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文物专家挨家挨户宣传文物保护知识,动员牧民们将宝藏上交。最后,牧民们纷纷主动献出宝物,流失的黄金宝物被收缴追回。 图为:村子

为了搞清楚墓主人身份,专家只得从挖出来的宝藏入手。最后,到底收缴了多少宝藏呢?经过清点,共有黄金器物218件,重达4000克,白银器物5件,重30克。玉石珠串45件,分别为玛瑙和绿松石两种。图为:金冠


这些金器造型精美独特,堪称绝世宝物。其中有金冠1件,用厚金片打造成为半球面体。在半球体之上,有傲立展翅雄鹰一只,雄鹰为金片制成,中间是空的。雄鹰的颈部镶嵌着两块绿松石,雄鹰的颈部与尾部能够向两边自由摆动,设计巧妙,堪称绝品。图为:金鹰

黄金长方形牌饰4件,上面刻着虎、牛争斗图。牛居中间,四肢平伸,身体平卧。4只猛虎咬住牛的颈部及腹部,牛虽然被捕杀,但依然顽强不屈,用牛角刺穿了虎的耳朵。此物造型逼真,极为少见。图为:虎牛斗金牌

此外,还有镶宝石黄金饰牌12件,形状以猛虎为主,宝石有红宝石、绿宝石两种。虎形金饰片21件,由薄金片压成。还有金项圈、金泡、金项链、金串珠、金耳坠等等。银器则有银饰牌3件,刻着狼背鹿的图形。图为:金项圈

那么,这些宝藏的主人究竟是谁?两座古墓又是什么来头呢?经过专家考证,这两座古墓距离桃红巴拉匈奴古墓群仅有4公里,而且从出土的金冠来看,这两座古墓极有可能埋葬的是匈奴王。图为:古墓壁画

据资料记载,从战国时期起,匈奴林胡王和白羊王两支在此活跃长达数百年之久。由于两座千年古墓已毁,所以无法细知到底为哪一位王。匈奴王墓原本埋在沙漠之中,由于流沙活动,千年古墓渐渐露出地面。机缘巧合之下,才被放羊娃发现。图为:单于

如今,这批宝藏被收入了内蒙古博物馆,成为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阿鲁柴登匈奴王古墓宝藏的发现,弥补了历史空白。这批2000多年前的战国金器按照市场价值,超过10个亿。但从文物角度而言,则是无价之宝。图为:草原落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