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黑除恶】扫除灰霾尽晴天 ——伊通满族自治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纪实

自党中央部署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以来,伊通满族自治县委、县政府把开展专项斗争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决打赢主动仗、攻坚仗、整体仗,全方位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目前,扫黑除恶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受到了省市扫黑办的充分肯定,有效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加强领导合力 推动扫黑除恶深入开展

伊通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扫黑除恶工作,先后召开14次县委常委会、3次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扫黑除恶相关工作,并成立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印发了工作方案,明确了全县专项斗争的时间表、路线图。全县举办了县、乡、村三级干部学习班,加强警示教育,提高了各级干部思想认识和行动自觉。各部门发挥主力军作用,坚持露头就打,强化破案攻坚,主动与重点行业主管部门建立工作联动机制,把专项治理和系统治理有机结合,形成高效的工作新格局。

强势宣传发动 营造浓厚社会舆论氛围

为提高广大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率,营造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强大声势,县扫黑办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舆论宣传工作的实施方案》,专门召开会议对宣传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公布举报电话4部,设立举报箱400个,保证举报渠道畅通。县扫黑办集中发放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应知应会》宣传手册和《明白卡》,张贴专项斗争公告、举报奖励公告各1000张,发放宣传单70000张、漫画宣传挂图10000张。各基层单位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发动工作,提升了人民群众对扫黑除恶工作的知晓度,为专项斗争深入开展营造了浓厚的社会氛围。同时,县广播电视台《伊通新闻》节目和“伊通发布”微信公众平台统一开设“‘扫黑除恶’进行时”专题栏目,全方位、多角度地报道了全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进展情况,确保了强大的舆论声势。

坚持深挖彻查 确保专项斗争取得实效

全县按照专项行动总体要求,各部门雷霆行动、重拳出击,对县域内的黑恶势力团伙实施了严厉打击。深入摸排线索,截至3月末,共摸排黑恶线索93条,限期内应查结80条,已查结78条,查结率97.5%,针对“市霸”“村霸”“路霸”等15类重点人员和在建工程、矿产资源、征地拆迁等11个重点领域加强监管。截至目前,共打击涉黑案件3起、涉恶案件3起,抓获涉黑涉恶案件嫌疑人70人,破获案件86起,批捕40人,移送起诉40人,查封、冻结、扣押涉案资产、资金约合人民币1460万元。各部门加强“联审”工作,对全县946名村“两委”干部进行审查,查出受过刑事处罚人员5人,现已全部清除出村“两委”干部队伍。坚持依法严惩,一审审结孟庆革、李学华2个涉黑犯罪团伙案件,审判涉黑犯罪分子19人。孟庆革案的审理,开创了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审理涉黑犯罪案件的先例,中央、省、市主流媒体纷纷宣传报道,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提升治理能力 健全边打边建工作机制

伊通县委、县政府本着标本兼治的原则,在积极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同时,深入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和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结合环境整治,关停了一批非法开采的石场、沙场。加强医疗纠纷调解,成立医疗纠纷联合调解委员会。加强对寄递物流行业的监管,对寄递物流实行常态化检查。在各中学、中心小学全面设立了警务室,防止校园欺凌,维护校园周边治安秩序。并对刑满释放人员实行“六联单”管理,对社区矫正人员实行手机定位管理,严防脱管漏管。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建立数据库,与516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监护人签订了监护协议。同时加强综治中心建设和网格化管理服务,各村、社区都实行了网格化管理,全县共有网格197个,网格员1176人。伊通县委、县政府正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巩固专项斗争成果的同时,促进联动格局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