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晨睡浴缸,郭京飞痛哭“啃老”:原生家庭的痛,人一生的刺

自己什么都不是,不过是个小女孩!

如果一个小女孩从小起就有这种想法并且对此十分敏感,那么长大成熟后,“光做女人”对她来说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样的女孩或女人就会效仿男孩或男人,但她们的人生道路肯定会因此而坎坷不平!

姚晨出演的女主苏明玉出生在重男轻女家庭。

对于重男轻女这个问题,一直存在两个世界:

一个说太假了吧,怎么会有这样父母,另一个说,太现实了,我父母比这个还严重。

现实里的重男轻女,严重到什么地步?

一句话最正确,那就是严重到在正常家庭出生成长的孩子,完全无法理解的地步,就像你坐车不晕车,你永远不知道晕车的感受。

苏明玉就成长在这样的家庭。

母亲一言不合就卖房,让已经成年的她,跟父母同住或者搬张床住走廊,而卖房的理由全是为了儿子。

苏明玉学习拔尖能考清华,母亲说你一个女孩子,没必要上那么好的学校。

哥哥跟朋友出去旅游,向爸妈借2000块,妈妈说不用还了;

同一个时刻,同一张饭桌,女儿买复习资料要1000块,妈妈说那么贵,别买了。

早餐,两个哥哥是火腿、鸡蛋,她是泡饭,哥哥们喝牛奶、果汁,她就只能喝白水

如果你觉得父母不爱女儿,爱儿子,又错了。

重男轻女的父母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爱,他们只爱自己。

苏明玉妈妈说得很明白,女儿一出嫁就是别人家的了,我现在不给你花钱,以后也不用你养老。

可能所有多子女家庭里,父母多多少少都会有点偏心。

也许是因为其中一个孩子成绩更好,也许是因为更懂事,或者更会讨父母欢心。

但是,因为性别而产生的偏爱是最没有道理、最不能被容忍的。

说到底,在苏明玉的心中,她还是渴望能够得到父母的关爱,亲人的呵护。

她也需要听到熟悉的唠叨,吃饭熟悉的饭菜。

剧名《都挺好》的意义,在于儿子女儿要一视同仁对待,儿子女儿都挺好。

都挺好,说到底,是一种公平。

如果当初苏父苏母能公平的对待三个孩子。

老大不会自私,老二不会跋扈啃老,也再不会出现和苏明玉一样,有着不被公平对待的童年的姑娘。

苏明哲指责苏明玉对待母亲的离世,就像说别人家里的事情。

从小被母亲嫌弃不重视,成为家庭牺牲品,被二哥无节制欺凌,没有人有资格指责苏明玉对家庭的冷血和无情。

在苏母的高压管控下,这个家庭至少是维持着表面的和谐的;

唯有这位大家长去世后,家中微妙的平衡才被打破。

这正是正午阳光的高明之处,所有矛盾都不是第一层的,而是掩藏在所有人伪善的面具下的。


积压了太久的隐患,但凡被撕开一个口子,便一发而不可收拾。

再比如,最“坏”的二儿子虽然吸干了家庭的血,却是在母亲葬礼上哭得最惨的一个。

这并非什么不孝子装出来的悲伤,而是对于失去了母亲这个靠山,发自内心的绝望。

从那开始,他无法与同样躲在母亲身后的苏父和睦相处,出了问题也发现不了父亲真正的需求,而是指责他自私。

甚至因为母亲生前连儿媳妇都要处处讨好,只为了为妈宝儿子营造一个生活完美、家庭和谐的假象。

直到仅靠他自己再也无法维持体面的生活,才在妻子一句“还没断奶的孩子”的控诉下恼羞成怒。

遭遇了生活的重挫之后,第一个想到的还是让母亲救救自己,可再也无法得到回应。

原生家庭就是那一块狗肉,就算再难咽,也要咽下。

既有美好的愿景,也有疼痛的妥协。

而这也是一种活下去的倔强。

爱在心底、恨在心底、温和在心底、凶狠也在心底。

说到这,我也想给大家分享一个身边朋友的故事。

离婚了的女人,大年三十无处过年,重男轻女都挺好么?

我的朋友Z 离婚后,回到家里,哥哥嫂子 甚至侄子,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到了农历三十,只能在酒店住宿,不准在家过年。。。。

原本在婚姻中受过一次伤,回到家中被自己的家人二次伤害。。。。

这样的伤害,会让人产生怀疑,怀疑人生,家是最后的一道门,当这道门被关上了,人会绝望的!

还有一件事,曾经轰动一时。

说是在苏北农村,如果家里没有男孩,在村子里是抬不起头的。。

所以陈玲夫妇一生下二女儿之后,长辈们就要求陈玲夫妇把二女儿送给别人领养,好再养一个儿子。

一对夫妻重男轻女,将亲生女儿送人,16年后却因为儿子得病需要亲人捐骨髓才想起当年送走的女儿。

本来养父已经答应劝孩子捐骨髓,条件是不要揭穿领养身世,以及就近做手术好照顾。

生母嫌在当地做手术太贵,居然跑去学校告知女儿自己才是亲妈试图抢人,还在女孩学校附近贴公开信斥责养父。

最终故事的结局是女孩为有这样的生母而感到羞愧,拒绝捐骨髓,拒绝认亲。

重男轻女这种思想,不仅仅让一个女孩在家时受苦,它的影响甚至是一辈子的。

重男轻女家庭出来的女孩子,很容易导致自卑性格,变得没有自信。

因为小时候太缺爱,导致她经常会怀疑自己的价值,觉得没人可以依靠。

在感情中容易患得患失,别人一对她好,就开始掏心掏肺,容易上当被骗;

一有点风吹草动,就开始怀疑自己要被抛弃,患得患失。

始终都没有安全感,处处处于被动。

原生家庭让她成了无比坚韧的人,也留下了难以平复的伤疤。

近两年,人们越来越关心关于原生家庭的话题。

一大类是关于如何摆脱其造成的性格缺陷;

还有一大类是:

成年后,如何中止不良影响的延续。

我们这代人,还没能从原生家庭里走出来,已经要组建新的家庭了。

一边跟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抗争,想成为更优秀的自己,用更好的方法教育孩子;

一边又发现自己讨厌的样子越来越像父母,于是,不少人开始为自己建造的这个属于孩子的原生家庭而担忧。

重男轻女的经济基础其实在当今社会下也是值得商讨的。

功利性重男轻女出自经济理性,养育儿子有两个经济效益:

第一,增加劳动力。家里多了一个人种田干农活,和邻居吵架打架抢水沟也有了底气。

第二,养儿防老。儿子就是父母的养老保险。

在这种“孩子成本-效益理论”下,女儿当然是赔钱货。

功利主义态度产生了的嫌女爱男、重男轻女说到底还是嫌贫爱富,重利轻义。

经历怎样的童年创伤,跌到谷底的低价值感,怎样挫折的生命经验,才能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刀枪不入,“外强中干女汉子”啊?

女人,有时候会脆弱,会疲惫,会无力,会委屈……

身为女人,不需要去证明自己可以扛男人一样的重活。

因为,我们真扛不动去接受。身为女人,不是你的错!

每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都是女儿的“隐形监狱”;

每一对重男轻女的父母,都给女儿判了“无期徒刑”。

他们让女儿变得自卑和恐惧,没有底气没有勇气,不敢爱、不会爱、甚至觉得自己不配爱。

就像苏明玉,就像樊胜美……这样的伤害,就像一把刀,狠狠插在了心口上。

随之而来的疼痛,不是伴随一阵子,而是一辈子。

人们总是天真地以为,过去受的所有委屈,终会过去的。

可长大后才发现,因为那些过去而改变的脾气和秉性,需要用尽一生时间去消化。

有一种原生家庭的影响是性格上的。

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曾在《原生家庭》里说过“没有归还的,便会转移。

如果不解决父母带给你的恐惧和愤怒,那么它们终将在未来的日子里转移到你的配偶和子女身上。”

也许等有一天,我们真正和自己和解了,就都挺好。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塔罗牌占卜师、行星能量颂钵疗愈师,自由码字人,培训师。

体会爱的老灵魂,人生路的探索者。

重要的是:一个认真热爱生活的心理师。

以有限文字,写无限可能!

倡导以爱为本质的精神生活,一起感悟生活的真谛,生命的真意!

我遇见你,然后遇见我自己!——实用心理学

如需心理咨询、塔罗牌占卜、商务合作,请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