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之水哪里来?雨洪工程, 留住更多“天地之水”

作为一名威海人,你可能知道威海有哪些有名的水库,但未必了解这些水库的建设及蓄水情况;你可能知道有引黄入威、南水北调的事,但未必了解这些客水帮威海解决了多少问题,威海还有多少局部的引水工程。简言之就是,威海之水哪里来?

为了让大家全面了解威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从今天起,小编将分期介绍威海之水的来源,让大家了解水务人为保障威海水安全所作出的努力,激发大家的爱水、用水、节水意识,共同保护我们的美好家园。




米山水库增容工程

大家都知道,威海市属严重缺水地区,人均水占有量573立方米,仅为全国的1/4、世界的1/22,最近4年更是连续干旱少雨。科学开发利用雨洪资源,已成为破解我市水资源瓶颈制约最直接、最现实、最有效的途径。为此,市水务局把加强雨洪资源利用作为水利建设的重中之重,不断加大水利设施投入,统筹推进雨洪项目建设,有效提升了全市水安全保障能力。



乳山龙角山水库增容工程

坚持规划先行,科学谋划构建水资源保障体系。组织编制了《威海市水安全保障总体规划(2016-2050年)》,以蓄水、护水、治水、饮水、管水、节水工程建设为重点,以水系连通、跨流域调水工程建设为纽带,充分发挥主要框架在雨洪资源利用、供水、防洪、改善水生态等方面的综合功能,统筹地表水和地下水、黄河水、长江水、非常规水等水源,科学调控洪水,达到“上蓄中拦下调”,构建“库河相连、蓄排结合、丰枯相济、余缺互补”的供水、防洪等工程体系,保障全市水资源安全。其中,规划实施雨洪资源工程共11项,包括大中型水库增容工程5项、新建水库工程2项、新建地下水库工程3项、新建挡潮闸工程1项。所有工程实施完工后,可新增兴利库容4.5亿立方米。



黄垒河地下水库工程效果图

注重统筹实施,有序推进雨洪资源利用工程。前期,已实施完成米山水库、八河水库、龙角山水库、逍遥水库增容工程及新建乳山河地下水库、南海挡潮闸等6项工程,新增兴利库容1.5亿立方米。近期,重点推进坤龙邢水库增容,泊于水库、黄垒河地下水库、母猪河地下水库工程等4项工程,再新增兴利库容1亿立方米。威海市泊于水水库今年汛前完成蓄水验收并下闸蓄水;文登区坤龙邢水库增容工程计划年底完成抬田主体工程建设;威海市黄垒河地下水库工程争取3月份开工建设;文登区母猪河地下水库工程2月底完成可研报告评审,汛前完成批复立项。



泊于水库新建工程

突出挖潜增效,切实发挥雨洪利用综合效益。在全省率先提出并采用“抬土造田”施工方案,实现了综合效益最大化。该方案通过改征用库区土地为从水库库底取土,将需要淹没的土地抬高,取得了征地变造田、薄地变肥田、荒地变良田、块田变片田、鱼塘变水面、补偿变收益等多重效益。目前,已实施完成的米山水库增容工程、八河水库增容工程、龙角山水库增容工程,共可增加、恢复库容1.1亿立方米,减少淹没土地1.7万亩,改造良田1.8万亩,单方水投资降低60%以上,极大促进了抬填区农业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化体系建立,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巨大。目前,我市“抬土造田”的经验做法已在全省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