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中,这2件事你不用忍

01

今天,我们讨论一个在感情中很重要的一个话题:忍耐。

感情中是否需要忍耐呢?答案似乎是,但相信很多人内心是很矛盾的。

一方面我们都知道任何感情都是不完美的,相处的过程中总是充满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两个人需要相互磨合,因此也断断少不了忍耐。但是另一方面,忍耐又是一件很痛苦,违背我们追求快乐与舒展本性的事。更让人绝望的是,很多在感情中一忍再忍的人,换回来的并不是对方的理解,反而是变本加厉。

所以,在感情中我们到底应该怎样看待忍耐这个问题呢?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我们对待生活的每一种反应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但是,当这种反应在程度上超过了某种界限时,就会成为伤害自己的一把利剑。

感情中的忍耐也即如此。

哪些事,我们本不该忍却选择了忍?

02

用忍的方式回避冲突

亲密关系中的两个人在相处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问题,会发生冲突。而我们之前曾分享过这样一个观点:大多数的冲突是源于差异,这种差异既可以是生活习惯的不同,也可以情绪表达方式的不同,甚至还包含更深刻的内心信念的不同。

冲突是在说,我们之间有这样的不同,我们需要想想办法怎样来协调这种差异。但是更多时候,因为冲突带给我们的是痛苦的感受,所以很多人会本能的选择逃避。

最典型的一种方式就是:就像鸵鸟在遇到危险时把头埋在沙子里一样,我们也会在感情遇到问题的时候冷处理,就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这种冷处理就是隐忍。

其实,这个时候确实有一样事情是需要我们控制的,那就是自己的情绪。我们需要避免过度的情绪化,以避免将两个人推向相互指责的负相沟通循环当中。

但是控制情绪的同时,我们又需要直面问题。到底发生了什么,彼此的想法和感受是怎样的,这些都是需要通过及时的沟通才能够了解的。

相反,假如两个人都回避问题,表面上是维持了和谐,但结果却很可能是问题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扎下了根。就像有人总结的那个公式一样:

你不问+我不说=误解

更严重的是,很多问题并不是我们以为的那样,你去回避和压抑它,它就会自动的消失,相反,压抑过度的结果是在一个人的心中形成某种情结。它会在以后的生活中以一种我们无法识别的情绪爆发出来,那时我们想再解决问题就会变的更加困难。

后台回复“相处”可获取一段有关夫妻相处的文字

03

用忍的方式来应对突破底线的行为

在有些情况下,我们选择隐忍可以避免矛盾的激化,但是也有很多情况,一味的忍让和牺牲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变成对对方某种行为的纵容。

比如感情出轨、家庭暴力(身体上的和精神上)、反复的欺骗、赌博酗酒等上瘾行为。一般而言,我们会把这些行为认为是感情的底线,是不可触碰的。

但是实际情况是,依然有非常多的人在面对另一半的以上行为时会选择忍受。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有时候我们认为,作为伴侣我们需要更包容对方。

但这种忍耐更多的时候,在另一方看来并不是让自己回心转意的牺牲,而是对自己不当行为的默认。当一个人发现自己无论做什么对方都会无条件的接受时,ta的行为只会变本加厉,因为默认就是另一种纵容。

当然,生活是复杂的,感情也是如此。有些事情过于忍耐的话对感情弊大于利,但是也有很多事情我们确实是需要克制和隐忍的。

比如在感情当中,我们往往是带着某种期待来看待身边的那一个人的。我们希望ta能够按照我们喜欢的那样去做事,去考虑问题,而假如对方实际做的达不到我们的期望,我们就会感到失望,甚至会感到强烈的不满。

面对类似的摩擦,我们更需要的是接纳。接纳两个人的差异和不同,无论是行为方式还是对一些事情的态度和看法,因为感情中的两个人,原本就生活在各自的家庭中,成长经历不同,所形成的观念也不尽相同。

也就是说,对于那些不触及底线的问题来说,我们更需要的是耐下心来去面对和解决。

04

最后我想说,感情中的酸甜苦辣就像四季的变化一样,我们之所以愿意忍受冬天的寒冷,是因为我们知道坚持下去就能迎来生机勃勃的春天。同样,在感情中我们之所以能够彼此宽容和忍耐,除了因为爱,还因为这个爱是有希望的。

好的感情,绝不仅仅是靠忍就能换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