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开设长者饭堂 高龄老人三餐不用做

在名流印象小区的大门口,幸福饭堂的招牌十分惹眼,让人忍不住一探究竟。中午11点半,陆陆续续有小区居民来到饭堂就餐,今年62岁的刘阿姨,熟门熟路的走进饭堂,用自带的饭盒打好四个菜,又嘱咐师傅多添一点饭,走的时候,刘阿姨用手中的敬老卡轻轻滴了一下,中午的一餐饭就解决了。

刘阿姨:

中午我就带着一个小孙子,我就懒得做了,就打两碗饭也就够了,可以清闲一点。

记者打开餐盒,看到里面既有青菜,土豆,还有大块的猪肉,菜色搭配十分丰富。刘阿姨说,正常这一餐需要15块钱,但是他们有敬老卡,只要8块钱。

刘阿姨:

你自己几块钱能买到什么东西,又要人工煮,你自己煮就算能煮的到,也就煮一个菜,他这里有四个菜还行的。

采访中,有不少和刘阿姨一样的老人,带着敬老卡来就餐,他们大多是因为子女白天上班,自己又不想煮饭,在小区饭堂就餐,既营养又卫生,关键还很便宜。幸福食堂的管理者孙玉萍介绍,幸福食堂是小区开发商旗下一家子公司创办的公益服务项目,由惠城区美好志愿者服务联合会管理。小区里65岁以上的老人可凭身份证和房号办理敬老卡或长寿卡。幸福食堂运营以来,已有5名90岁以上的老人办理长寿卡,可免费享受一日三餐;有60多名65岁以上的老人办理敬老卡,可享受半价就餐。据初步统计,每天每餐使用长寿卡或敬老卡就餐的老人约有20人。

美好志愿者联合会负责人 孙玉萍:

因为我们小区的长者越来越多了,然后空巢老人也越来越多,然后老人做饭一块就成了问题,我们志愿者队伍就有这种想法,帮助解决这批老年人吃饭问题。

幸福食堂给老人带来了看得见的幸福,但背后也有现实的困难。孙玉萍告诉记者,名流印象小区有2700多户住户,初步统计超过65岁以上的长者有500多人,相信以后就餐的老人会越来越多,幸福食堂的经营压力也必然越来越大。孙玉萍期待,未来,通过“企业让一点、政府补一点、慈善捐一点、个人掏一点”的方法,能够让幸福食堂得以持续良好地运营下去。

美好志愿者联合会负责人 孙玉萍:

从今年开始对饭堂加强了管理,食材也调整了,就有一点好的迹象亏损比以前好多了,然后我们要面临的压力还是很大,因为老年人越来越多,我们也要争取努力,让政府能不能帮我们解决一点后顾之忧。

据了解,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有条件的社区建设长者日间照料中心、开设长者饭堂,探索开展老年人“大配餐”试点。目前,市民政部门正按计划推动建设长者日间照料中心、开设长者饭堂等相关工作;龙丰街道办也正和惠城区民政部门沟通,申请把幸福食堂作为长者食堂的试点进行建设,让长者食堂成为社区养老的一种新模式,不仅为老人提供方便放心的饭菜,更为老人传递一份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