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走进广西 话剧《谷文昌》展现优秀党员人格魅力

作为中国戏剧表演艺术的最高奖项,第29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现场竞演昨天(13日)在广西南宁与观众见面,竞演将持续到23日。这也是中国戏剧梅花奖首次走进广西,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举办。

本届梅花奖经过全国推介和层层选拔,共有17人进入终评,通过现场竞演的形式角逐15朵“梅花”。从《战洪洲》《牡丹亭》《白蛇传》等整理改编的传统剧目,到《春秋二胥》《团圆之后》《牵云崖》等新编历史剧,从话剧《谷文昌》到歌剧《白毛女》,来自15个省份以及中直院团、部队的优秀戏剧演员轮番登场,为观众带来话剧、歌剧、京剧、昆曲、豫剧、壮剧等12个剧种的精彩剧目。广泛的题材,多样的形式,让本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竞演焕发出别样的风姿。

参评演员国家话剧院辛柏青:它(梅花奖)是一种肯定和鼓励。能够得到这个梅花奖,那你在塑造其他角色的时候,可能就更有定力,在艺术的创作上更能坚守自己,更自信。

参评演员河南豫剧院吴素真:希望这次在南宁的舞台上,把我们传统的豫剧带给大家一种新的感受,也希望有更多的年轻观众来喜欢戏曲。

梅花奖是中国戏剧表演艺术的最高奖项,每两年一评,旨在表彰在表演艺术上取得突出成就的中青年戏剧演员。自1983年创立以来,梅花奖共评出涵盖戏曲、话剧、歌剧、舞剧等艺术门类的获奖演员681人。

作为现场竞演首个亮相的剧目,由国家话剧院排演的话剧《谷文昌》以平凡的生活气息和质朴的语言风格,为观众讲述了一个接地气、敢作为、得民心的好干部的感人故事。

话剧《谷文昌》以倒叙的手法,回溯福建东山县原县委书记谷文昌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大幕拉开,把观众的思绪带回到30年前。舞台上谷文昌为了改变东山面貌,带领群众治沙植树,奋斗了14年,终于让一个荒岛变成绿色宝岛。谷文昌同志生前留下诸多感人事迹,话剧《谷文昌》选取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事件进行艺术创作,以现实主义表现手法,结合当代舞台技术手段,刻画了一位充满人性温暖的优秀党员干部形象,向观众讲述了他是如何以博大的胸怀、超凡的勇气在老百姓心中树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

辛柏青:人物你越往小了演,越往生活细节里演,他的那种人性的光辉才能够更凸显。

话剧《谷文昌》导演白皓天:如何塑造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呢,他(谷文昌)不是一个“高大全”的人,他也有他的困难,也有他沮丧的时候。他是如何从这种一蹶不振,变成了充满了信心,去带领东山人民过上一个更好的生活(是这部剧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