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盾局长坐轮椅,X教授当反派,居然有比复联更厉害的超级英雄?

《沙赞》票房扑街了。

看起来似乎意料之外,却又理所当然。

毕竟超英电影前后拍了十来年,所谓的套路已经用之殆尽,来来去去都是三板斧。

如何找到新的出路,大概是漫威跟DC要思考的问题。

只不过,它们想没想不知道,茄叔却发现有部电影找到了——

玻璃先生

先不说其他,海报上的阵容已经够吸引人了:

塞缪尔·杰克逊

局长抛弃神盾局和水深过热的复仇者联盟,过来演了个“玻璃人”。

詹姆斯·麦卡沃伊

一美也不做教授了,学着局长放下X战警,饰演一个具有多重分裂人格的角色。

布鲁斯·威利斯

上世纪好莱坞动作电影的超级明星,演过太多太多热门高分电影;

《虎胆龙威》系列,《低俗小说》《十二猴子》《第六感》《第五元素》等等...

能凑齐三个大咖一起飙戏,故事肯定也不简单。

事实上,《玻璃先生》不是一部单独的电影。

加上导演M·奈特·沙马兰20年前的《不死劫》

,三年前的《分裂》,三部电影组成了一个属于他的「超英世界」。

只是不同于漫威和DC,沙马兰的这个超英世界是“低魔”的;

没有漫天神魔,也没有高新科技。

他的整个「超级英雄」概念,可以追溯到1999年的《不死劫》中,起源于塞缪尔杰克逊扮演的角色伊利亚•普莱斯。

这个人物从出生开始,就不是个普通小孩。

不是有超能力,而是有病。

他患有先天性“脆骨病”,别人摔一跤没什么大事,他摔一跤,浑身的骨头就碎了个遍;

异于常人的身体状况,让普莱斯深受孤立。

没人愿意跟他玩,也没人能理解他,连他自己都在怀疑自己存在的意义。

直到,妈妈给他带来超级英雄的漫画。

在漫画书中,普莱斯找到了出口。

尤其聪明的他,把所有不解、不甘还有怨念统统变成一种诉求:

“如果有像我这么脆弱的人,那一定会有无所不能的超级英雄吧?”

甚至成为他一生的执念,不断为之追寻。

“我在极端值的一端,会不会有人是在另一端,一个不生病、不会受伤的人。”

听起来荒诞,但似乎有潜藏的逻辑所在。

实际上也确实有这么一个人,他叫大卫(布鲁斯·威利斯饰)。

表面上的大卫,是一个loser;

活了半辈子还是个体育馆保安,感情上和妻子貌合神离,火车上想跟妹子搭讪还遭嫌弃...

生活本该如此一成不变地沉沦下去,但这时,上帝给大卫开了个玩笑。

他乘坐的177号火车,发生了事故;

两车脱轨相撞,死了131个人。

但更大的玩笑是,大卫是唯一的生还者;

而且全身毫发无损,连擦伤都没有。

也就是在这个时刻,大卫才逐渐发现自己异于常人的地方。

他从来没生过病、可以轻易举起350磅(37KG)的重物、有预知危险的能力...

甚至只要触碰到别人的躯体,就感知到他生命中的所有过往。

一个超级英雄的起源就此完善,似乎要开始行侠仗义的下一阶段...

但别忘了,这可不是漫威的英雄宇宙。

在导演沙马兰的地盘里,没有纯粹的正义,没有纯粹强大的「复仇者联盟」;

他的世界是二元对立的、平衡的。

有无所不能的超级英雄,就有穷凶极恶的超级魔头。

英雄是大卫,魔头是谁?

没错,是「玻璃先生」普莱斯

执着于找出“世界上另一个超级英雄”的他,手段并不单纯。

因为灾难不常有,但时间不等人。

怎么办?那就制作灾难。

普莱斯虽然身体极端脆弱,但他的大脑却是相当聪明;

蓄谋过空难,烧过一整个旅馆。

甚至大卫出事的那辆列车,也是因为他事先制造的机械故障导致。

而这一切,只为寻找那个本来虚无缥缈的“超级英雄”。

看起来同样荒诞、不可理喻。

但对于普莱斯来说,却是尤为重要;

因为找到了超级强壮的英雄,也意味着他接受了超级脆弱的自己。

他承认了自己存在的意义:

“现在我知道你是谁,我也知道我是谁了,我不是个错误,一切都很合理。”

这是导演沙马兰在第一部《不死劫》中,所要表达的东西。

他描述的是一个「超级英雄/魔头」的自我认知的过程;

如何从混沌到觉醒,再到承认自己存在的意义。

这个点在系列第二部电影《分裂》中,也是一以贯之。

这部电影里,主角凯文(詹姆斯·麦卡沃伊饰)是一个多重人格患者。

他拥有23个人格,全都是因为凯文童年所受的虐待,分裂出来“保护”他的,

而每个人格浮现的时候,生理也会随之变化。

这是属于他的超能力。

“不同的人格有不同的智商,有不同的体力”

比如当“野兽”这个人格主导的时候,凯文甚至可以刀枪不入。

但这23个人格其实并非一致,他们有善有恶。

当恶的人格主导身体时,他甚至会做出相当可怕的事情。

《分裂》讲的,同样是凯文寻找自我。

他在撕裂与自我矛盾中,找到自洽的方式:

“我们相信自己是什么,就是什么”

但这种个体层面上的探究,显然还不满足沙马兰的胃口。

他想探究更深层次的东西——

尝试去严肃地思考、超级英雄在真正现实中生存境地,将这种平衡延伸到整个社会当中。

于是有了系列新作《玻璃先生》。

在这一部电影里,大卫开始用自己的超能力帮助他人;

像真正的暗夜英雄一样惩奸除恶。

凯文邪恶的人格主导着他的身体,绑架了几个少女。

准备献给其他最可怕、也最强壮的人格“野兽”,作为他的食物。

一个魔头、一个英雄,

自然不可避免地会相遇。

他们也按照传统的套路,来了场正邪之争。

但结果,却不是老套的正义战胜了邪恶;

因为有第三方势力加入了战场。

这个新势力用闪光压制了凯文的人格突变,用高压水枪限制了“超能力者”大卫(水是他唯一的弱点);

轻而易举地降服了两人。

新势力的代言人,是神秘的

埃莉医生(莎拉·保罗森饰)。

但可别误会,这可不是什么神盾局收拢英雄保护地球...

埃莉医生所代表的人类势力,某种意义上是个治疗组织。

他们认为,这个世界没有超级英雄。

所有认为自己超级英雄的人,都是精神病患者,都是因为悲剧的过往所引发的癔症。

换句话说,

超级英雄,本质上是疯子。

帮助他们认清自己的存在。

大卫是普通人。

他强壮的身体,每个正常人通过锻炼都能达到。

而他所谓的感知,其实是建立在信息采集上的猜测;

通过观察、推理能组合的一种思维。

厉害,但还属于常人的范畴

凯文也是普通人。

他的精神分裂是病,但刀枪不入却是偶然;

因为打中他的散弹枪老旧受损、还一大部分打在了栏杆上。

至于被关了十几年的「玻璃先生」。

他只是一个幸运的坏蛋,所做过的坏事碰巧逃过刑罚而已。

甚至在一切的推断与调查之外,下了最终的结论:

“你所相信的事实是错误的,如果超级英雄存在,为什么只有你们三个人”

沙马兰在前两部电影中所抛下的「超英」概念,似乎在《玻璃先生》前半段里,全然推翻。

但看过这位导演电影的,应该知道他的尿性。

反转再反转,从来都让你意想不到。

《第六感》里戒指掉落之后的剧情、《不死劫》里握手之后的感知..才都是电影的精华部分。

《玻璃先生》也不例外。

被“下定义”的凯文和大卫似乎开始被影响,开始再次怀疑自己存在的意义。

但「玻璃先生」不是。

普莱斯强大的精神世界,让他对自我价值的存在尤为坚定。

他知道三人都是超能力者,但他脆弱的身体承载不了这种表达。

怎么办?让大卫和凯文去证明。

有什么比超级英雄之间真正的战斗,更能证明超级英雄的存在呢?

「玻璃先生」带着凯文逃离了监禁,给大卫下了战书,选定了万众瞩目的决斗地点,还邀请了埃莉医生。

他想让所有人,见证超级英雄的存在。

但决斗却提前开始了。

大卫和“野兽”凯文在监禁的医院意外相遇,进行了一场没什么观赏性的战斗。

两人的能力在搏斗中展现地淋漓尽致。

故事发展似乎朝着「玻璃先生」的想法前进,但结果却不尽然。

两个“力量型”选手在搏斗之后精疲力尽,却被埃莉医生捡了便宜。

她诱骗了“野兽”变回主人格,杀死了这个不再刀枪不入的病人。

受创的大卫被士兵按在水坑边,活生生地溺死。

片尾的第一个反转就在这里。

埃莉医生让濒死的大卫握住她的手,属于她的一切过往瞬间冲进大卫的脑子里。

她隶属于一个存在万年的古老组织

这个组织一直知道“超能力者”的存在,而他们所做的事情,就是阻止“超能力者”的诞生。

因为人类已经和平走过了几万年,不需要神的诞生。

也不允许神的诞生。

保持平衡、维持秩序是唯一的底线。

这是沙马兰在《玻璃先生》里真正要讲的东西。

不仅仅表达“超级英雄”本身存在的意义,也从社会角度,从更宏大的文明角度入手。

去探讨大众的接受边界,什么是所谓的平衡与秩序。

这也是茄叔觉得,沙马兰的「超英世界」精彩的地方;

它在漫威和DC走过的大道旁边,找到一条新的出路,在这里严肃地探讨「超级」的话题。

英雄是悲剧的、是异类的,可以死得毫无尊严;

因为在庞大的人类面前,他们只是“少数族群”。

少数族群如何融入整个人类社会,才是「超级英雄」真正的起源故事。

也是这个类型故事的现实意义所在。

《玻璃先生》在整个观感上来说,其实是偏慢而且平淡的。

这也是导演沙马兰的通病。

用了太多太多的台词和桥段去铺垫、营造整个故事的情绪,而最后的大战也并没有找到出口。

这也是《玻璃先生》口碑两极,评分不高的原因。

但如果你耐下心看,一定能够感受到电影最后的情绪释放。

毕竟除了埃莉医生的身份反转之外,还有一个更大的反转在片尾

所有一切情感的爆发,在配乐和剧情的烘托下,达到顶点。

而这个茄叔也就不剧透了,留待大家在影片里解惑吧!

不会让你失望。

点击人人视频播放器>>>>

影视大全,等你来看

就可以加茄叔为好友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