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遗址索忆

四月,又是樱花灿烂的季节。周未闲暇之余,应邀挚友一起外出踏青游玩。闲聊之时,朋友便说起了樱花,她悦然的对我讲起去日本观赏樱花时的景象。从她灿然钦羡的目光之中,便能深深的觉察到她对于樱花的至爱之情。


提起樱花,使我想起位于城区东南郊铁庐庙村以北乐游园上的青龙遗址公园,它是一座远近文明的名寺古刹。即唐长安城新昌坊内,1973年和1980年分别被发掘。此寺的“前身”为灵感寺。是佛教密宗教派的根本道场。

近年来屡因工作繁忙,每每路过也无暇观望游览,心中不免微微泛起酸楚与惆怅来。在此地建筑大师颇具匠心的设计出了唯美的仿唐建筑,还植入了满园近千株的名贵的樱花。由于历史的奠定,岁月的沉积,这座历经沧桑的古寺未曾改变其根本,周围依然还笼罩着千年历史的风烟。

青龙寺寺院始建于隋文帝杨坚开皇二年(582),原名为“灵感寺”,唐武德四年(621)寺废。据传,龙朔二年(662)城阳公主患病,苏州和尚法朗诵读《观音经》,祈佛保佑得愈,公主奏请复立为“观音寺”。景云二年(711),更名为青龙寺。北宋元祐元年(1086),寺院被废毁,地面上的建筑荡然无存。1963年经过多年的考古发掘,在地面上建起新的青龙寺。


“寺好因岗势,登临值夕阳。青山当佛阁,红叶满僧廊……”我对青龙寺颇有些情愫。因为这里曾是我儿时的乐园。那时的青龙寺寺庙破烂不堪,遍地杂草丛生。即便如此,也让我感到了无穷无尽的乐趣。由于当时的乐游园地势颇高,视野开阔。若是夏季晴朗时,在阳光的朗照下,这里草木丛生、野花遍地。在此地如临世外桃园一般,更使过往的人们感到无比的自然与清新;若天气阴郁欲雨时,云气氤氲,雾色凄迷。在雨雾当中远处的花花草草就显得愈加的葱郁了;若是在秋高气爽的时候,时而于此闲庭信步、时而登高远望。不经意间就感到梦想和希望正慢慢向我走来。儿时的我却更喜欢放飞手中的风筝,飞奔在郊外的旷野之间,任凭田间的风从身边呼啸而过!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青龙寺便开始以樱花著称,引得中外游人慕名不远千里来到这座古寺之中注足观赏。国内的樱花种类以白色和粉色居多。而青龙寺的樱花种类很多,大约有一百多种,主要是青龙寺建日本和尚空海纪念碑时来自日本友人及佛教协会的馈赠。引进千余株樱花树,植于寺院,每年三四月樱花盛开,满园春色竞芳菲。此时的樱花在人们心中早已被赋予第二重意义了。在当下,用一个比较时兴的言辞来形容,它已成为了这座古寺新的“代名词”。

曾经有几次去往青龙寺的路上,看到街道两旁的小商铺门前都插着一束束仿真的樱花。供前来青龙寺游玩的游客购买,看到有几个年轻姑娘将买来的仿真樱花挽成了大大的花冠戴在头上,她们相互拍照,恬静的笑容与青春的色彩始终洋溢在她们的面颊上。年轻姑娘用质朴的方式表达了对樱花喜爱之情,同时这小小的樱花寄予了多少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暇想与希望啊……!


“樱花烂漫几多时,柳绿桃红两未知”。这是早期描绘樱花的诗句,樱花艳丽无比,但它的美却稍纵即逝。虽然我对樱花的喜好不及旁人,并不是因为它的美丽是短暂的。而是我对青龙寺最初认识并不是因为这里有名贵的樱花。早在二十多年以前,每到闲暇无事的时候,父亲便驱车带我来到这里登乐游园,游青龙寺。旧时游青龙寺无非是登高远望,放飞风筝,进寺院烧香礼佛罢了。那时的我,飞奔在田埂之上,每当看到风筝渐渐的消逝在天边的尽头,手中的丝线也用尽之时,不禁拍手欢呼,心中就会燃起一个新的希望。除此以外,最令儿时的我心领神往的是外祖母对我讲的有关青龙寺沪河龙王太子小青龙和泾河龙女的爱情传说了,只是当时听的懵懵懂懂。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知道青龙寺并没有小青龙。心中不免有一丝的失落,现如今想起久久难以释怀。

上学以后,我就养成了一个癖好。每当自己情思郁结,心潮难平之时,就独自己一人漫步在这里直至黄昏。淋浴在落日的余辉当中,登高远望,面对着一轮落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是诗人的喟叹,而当时的我是否真与古人的内心情感产生了共鸣呢?或许那只是少不更事的闲愁罢了!

现如今这些都已成为永远的回忆了,逝去的记忆仿佛像一支悄然流走的小溪。每当我企足而待,回首凝望时,它却总是淡然远去,消逝的渺无踪迹。然而在心灵的深处,埋匿着记忆中的片断,有时它们相互撞击着,在彼此的撞击中不断迸裂出零星的碎片,时不时的从我脑海的记忆里轻轻的散落……!


“闲去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岁月荏苒、时光飞逝。虽然当年的青龙寺早已不覆存在,但春天还是会年年眷顾这里,现在满园都开出了赤粉色的樱花。多年后的今天,矗立在城区东南郊铁庐庙村以北乐游园上的青龙遗址,虽饱经历史的沧桑、岁月的蚕食,却依然风光犹存。青龙寺也依然香火缭绕,禅音不绝。有所不同的是它失去了从前的那份宁静与落漠。如今来到青龙寺的除了烧香礼佛虔诚的香客外,更多人是去观赏满园的樱花。

万物皆变。当看到人们长久的驻足于樱花树下,拿起红色的丝带系挂在树梢枝头,或许为未来的生活、为他人,或许又为自己许下一个又一个的心愿时;当看到那虔诚的香客,默默的在为亲人朋友焚香祷祝时。我明白,一切又未曾改变。虽然历史的车轮踉踉跄跄从时空的轨道上重重碾过;虽然岁月的长河蹀蹀躞躞从生活的阶石上艰难前行。生活要继续,唯有我们对美好未来的希冀与向往是永远是不会改变的。我想能诠释这一切的,就是每一天来来往往与此的人们那虔诚而真挚的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