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晓岚,只吃肉不吃素仍然活到81岁,真实的他到底是怎样的?


《铁齿铜牙纪晓岚》和《乾隆王朝》的巨大影响力,让纪晓岚家喻户晓,但同时也让许多观众对真实的纪晓岚产生了一定的误解。纪晓岚跟和珅到底是怎样的关系呢?他到底是美是丑呢?

艺术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艺术当然是美的,但真实也自有其千钧一发的威力。跟着熟悉他的人一起,来认识一下真正的纪晓岚。

问:现在很多人都说纪晓岚一表人才,风流倜傥,那么你们几位作为纪晓岚的朋友和同事,你们觉得纪晓岚长得好看吗?

江藩:纪昀胸怀坦荡,性好滑稽,然,骤闻其语,近乎诙谐,过而思之,乃名言也。

江藩,在纪晓岚手下协助修撰《四库全书》,著有《国朝汉学师承论》。


洪亮吉:子云笔札君卿舌,当代无人可共论。[拍马屁,大概意思就是纪晓岚口齿伶俐,能说的过他的人还没出生。]

洪亮吉,著有《北疆诗话》,曾流放新疆,和纪晓岚有相同经历。




问:可是两位说了半天,也没说到纪晓岚的长相啊,这只能说明他的性格,请诸位再详细说明一下。

邓之诚:四个字,貌寝短视。
邓之诚,1881年生人,史学大家,曾任北大教授,主教清史。


朱珪:宗伯河间姹,口吃善著书。沉浸【四库】间,【提要】万卷余 食肉不食粟,清浊同一盂。
朱珪,嘉庆皇帝的老师,主导嘉庆帝在上任15天处死和珅,是纪晓岚的好朋友。


乾隆皇帝:也不能说丑吧,就是跟我身边的其他人比起来,他的长相很普通,没比较就没伤害,一比就显得他很不好看。


刘统勋:自会试之时,鄙人已留意到纪昀才学,虽其貌不扬,但学时出众,难能可贵。刘统勋,刘墉(刘罗锅)的爹,位高权重,曾在会试时点中纪晓岚。




问:好的,综合各位的说辞,也就是说纪晓岚只是没有那么好看而已,谈不上丑,也不帅。那么他的性格除了幽默风趣,还有其他明显的特征吗?

牛应之:纪文达公昀,喜诙谐,朝士多遭戏弄。
取自牛应之《雨窗消意录》


钱泳:嫌县纪相国,善谐谑,人人公知。
我给你举个例子,你就懂这种尴尬了。
有一天啊,宫里失火了,有个官员无聊没事干,就出了个对子“水部失火,金司空大兴土木”。中书科有个官员知道了,想对一下这个下联,半天想不出来,然后就去找纪晓岚,问纪晓岚这个怎么对。
纪晓岚就说,这个容易,但是我说出来对你不太好。这个中书科的官员说,没事, 你说吧,我就想知道这怎么对。
这个中书科的官员是个南方人,南方人个头一般比较小,但这个人个子很高,他说自己是南人北相。
纪晓岚就说,那我说了啊,南人北相,中书科什么东西


你说说,像这种事经常有,连小太监也不放过。
有个小太监很羡慕纪晓岚,懂那么东西,读那么多书,趁着纪晓岚在南书房值班就想让纪晓岚给他讲个故事。纪晓岚就说,可以啊,你听着,从前有个小太监。

小太监问:下面呢?纪晓岚:下面?下面没了……
取自钱泳《履园从话》




问:好的,可以感同身受,身边有个像定时炸弹一样的人确实不好受。可不可以理解为正是由于这样,所以纪晓岚没有真心朋友,同时被发配到新疆充军的时候,也没有人为他说好话,是这样吗?

刘统勋:差不多吧,但他也不是没有朋友,只能说真心朋友少,而且他出事那段时间,正巧那几个朋友都不在北京,帮不上忙。
王昶:我都被秘密革职了,我自己都不知道去哪里,帮不了他。
乾隆皇帝:后来我也觉得罚得有点重,毕竟真正犯事的人都没有被充军,纪晓岚一个传消息的居然被充军了,要编《四库全书》的时候就把他又叫回来了。




问:说到《四库全书》,我们都知道这是一部十分耗费人力的书籍,而且内容十分丰富,您为什么会觉得这个工作非纪晓岚莫属呢?

乾隆皇帝:这部书是我“立言”、“立德”、“立功”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我当然是要交给一个学识渊博,才思敏捷的人。纪晓岚虽然长得不怎么样,但学识没的说。我记得编撰《四库全书》的人员一共有4300多号人,外加上300多个官员,人多事杂,其实挺麻烦的。
陆锡熊(总副主编):对,当时找来的书太多,压根没有地方放,皇上就让人把圆明园腾出来,把书都放在了圆明园里面。

戴震:我是《经》部的主编,这个工作很麻烦,一开始他得亲自挨个把所有的书都过一遍,什么书该要什么书不该要,属于什么类目的,都是他的工作。
王文治(淡墨探花):有一回要找明朝的《永乐大典》,死活找不到,我就跟他说,你啊,斋戒三日,吃三天素,说不定就找到了。其实,我就是说个乐子,他这个人只吃肉,大家都知道的。没想到,他还真的吃了三天素。说来也怪,第二天晚上就找到了很多本《永乐大典》。


乾隆皇帝:纪晓岚有点胖,怕热,夏天在全是书的屋子里很难受,然后就脱了衣服甩开膀子干活。有一回被我撞见了,一听说我来了,他就赶紧躲起来。其实我看见了,没吱声。过了一会儿,他躲在书墙后面问:“老头子走了吗?” 我就故意逗他,“你说说,老头子是什么意思,你要是说不明白,我就治你个大不敬之罪。”
他磨磨蹭蹭从书墙后面走出来,低着头蔫了吧唧的说,“万寿无疆谓之老,万民之首谓之头,昊天之子谓之子。”一堆人哈哈大笑,开心好几天,这种事儿很多了,苦中作乐嘛。

和珅(总领修书馆):而且纪晓岚也没时间写自己的文学作品,除了《阅微草堂笔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其余十几年的时间都用来编《四库全书》了。我觉得吧,一个是没时间,一个是没必要,《四库全书》已经把天下的道理都讲完了,还写个什么劲呢。




问:好的,这一部分的内容我们已经了解的差不多了,剩下几个问题是比较常规,第一个问题,纪晓岚和他的夫人关系好吗?

哥哥纪晴湖:他和原配夫人马氏的婚礼是我操办的,大晓岚3岁,他俩是17岁结婚的。感情嘛,相敬如宾,白头偕老。纪晓岚有6个小妾,马氏还很喜欢其中的一个小妾,以姐妹相称。而且我觉的纳妾符合礼法,如果强行禁止,说不定会弄出不合礼法的事情来,所以也就不阻止他。

问:第二个问题,纪晓岚有几个孩子?

哥哥纪晴湖:七个,四个儿子,三个女儿。

问:第三个,纪晓岚给和珅写过“竹苞”两个字吗?

和珅本人回应:没有。他虽然才学可以,但书法不怎么样。我干嘛让一个官比我小的人给我题字啊,没有这种事。




问:第四个,为什么嘉庆皇帝很喜欢纪晓岚?

刘墉:乾隆皇帝想退位的时候,和珅给出了个馊主意,“传位不传玺”,意思就是您乾隆皇帝当个太上皇,传国玉玺暂时不给嘉庆皇帝。那天登基大典的时候,很多人都乱套了,哪有皇上没有玉玺的呀。纪晓岚就叫上我一起,跟乾隆商量,给你印个太上皇玉玺,把传国玉玺给你儿子嘉庆。乾隆一想,也行,就这样啊,这就是原因吧。

问:第五个,和珅与纪晓岚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呢?

刘墉:虽然我看和珅不顺眼,但纪晓岚不一样,他俩可以算忘年交。纪晓岚可比和珅大26岁呢,而且很长一段时间内,和珅都是纪晓岚的上司,他没胆子和上司较劲,纪晓岚也只有在传国玉玺这一件事情上,跟和珅站在了对立面,其他都还好。很多人在和珅下台后,都多多少少的说了一些和珅的坏话,但是纪晓岚没有,即没说也没写,足以证明他俩的关系了。


好,感谢各位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为纪晓岚做一个采访,我一定尽自己的能力,为大家呈现出一个相对真实客观的纪晓岚。

以上材料都有出处,均有史书材料作证,可以当做一个纪晓岚的辟谣专栏来看,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