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茶圣吴觉农对中国茶业的十大贡献(内有罕见资料)


吴觉农先生

我从事茶叶工作一辈子,许多茶叶工作者、我的同事和我的学生同我共同奋斗,他们不求功名利禄升官发财,不慕高堂华屋锦衣美食,没有人沉溺于声色犬马、灯红酒绿,大多一生勤勤恳恳、埋头苦干、清廉自守、无私奉献,具有君子的操守,这就是茶人风格。——吴觉农

著名茶文化研究者王旭烽在她的《茶者神圣——当代茶圣吴觉农》一文中,对吴觉农先生为中国茶业作出的贡献,作了总结,她总结了十条:“一、是首次全面论证、提出中国是茶树原产地;二、是最早提出中国茶业改革方案;三、是倡导制订中国首部《出口茶叶检验标准》;四、是在中国高等学校中创建了第一个茶叶系;五、是创建第一个国家级的茶叶研究所;六、是最早提倡并在农村组织茶农合作社;七、是主持翻译世界茶叶巨著《茶叶全书》;八、是组建新中国第一家国营专业公司一一中国茶叶公司;九、是主编‘20世纪新茶经’《茶经述评》;十、是倡导建立中国茶叶博物馆。”

当然作为中国当代茶业的重要奠基人,吴觉农先生的贡献不止这十条,但这十条功绩却能很好地勾勒出,吴觉农先生为中国茶业复兴奋斗一生的重要成果。

晓德书号在长时间的茶文化资料的收集整理过程中,也收集了很多关于吴觉农先生资料,能对王旭烽在文章中提到的十点,可以相互交叉验证,同时也对内容做更进一步的延伸。

一、首次全面论证、提出中国是茶树原产地

现在茶叶原产于中国,已经得到了大多数茶叶科学界的认可,但在上个世纪20年代,很多人外国人认为茶树的原产地在印度。茶树原产地的争论,不仅仅是学术的争论,在当时积贫积弱的环境下来看,茶树原产地归属关系到民族自尊心。



1978年在昆明召开的中国茶叶学会上,吴觉农宣读著名的论文《我国西南地区是世界茶树原产地一文》,并对

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吴觉农于1922年在《中华农学报》第37期的《学艺》一栏中发表了《茶树原产地考》一文。

该文分析批驳外国一些人对茶树原产地的不正确意见,并根据大量事实,从古文献、野生茶树分布、茶字发音以及茶树学名等方面论证中国是茶树原产地。

二、最早提出中国茶业改革方案

1922年,吴觉农在日本留学期间,写下了《中国茶业改革方准》,发表于《中华农学会报》第37期。

一版一印和二印的《中国茶业复兴计划》,商务印书馆发行。晓德书号藏书


1935年,吴觉农和胡浩川编著《中国茶业复兴计划》,是近代我国第一本有关茶业发展的专著。全书13万字,内容为复兴中国茶业产制运销战略性的设想,并附1868年以来各种出口茶叶数字。


吴觉农和范和均合著《中国茶业问题》,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系列,晓德书号藏书

1937年。吴觉农和范和均合著《中国茶业问题》一书,该书论述我国历代茶政沿革和现代茶业产、制、对外贸易及品质检验等问题,并附列我国1866年至1935年茶叶出口数字和世界各国产茶数字。

三、倡导制订中国首部《出口茶叶检验标准》

吴觉农受上海商检局的邹秉文的邀请,筹办茶叶出口检验局。

在工作期间吴觉农尝试了大量能够促进茶叶产品质量的办法,同时组织了全省各产茶区的调查工作,撰写调查报告,刊登在商品检验局出版的《国际贸易导报》。


1934年《国际贸易导报(茶叶专刊)》第六卷第六号,晓德书号藏书

四、在中国高等学校中创建了第一个茶叶系

1940年,吴南轩(复旦大学代理校长)、孙寒冰(教务长)、吴觉农(财政部贸易委员会茶叶处处长)倡议,并有中国茶叶公司资助,在重庆复旦大学农艺系设立茶叶组(4年制)和茶叶专修科。这是我国第一个高等院校的茶叶专业系科,吴觉农任组、科主任。



《复旦大学:复旦农学院史话》,当时吴觉农、胡浩川、陈椽、王泽农、庄晚芳、范和均等众多茶叶界前辈均

茶叶组(相当于系)的主要课程有:茶叶概论、经济学、作物学、化学、土壤学、肥料学、植物生理学、茶树栽培、茶叶制造、茶叶化学、茶叶贸易、茶叶检验、茶树病虫害防治、遗传育种、茶厂实习等,设有茶叶研究室,内分茶叶生产部、化验部、经济部。

五、创建第一个国家级的茶叶研究所

1942年,中国茶叶研究所由浙江衢州的万川,迁址至福建崇安的赤石企山茶场。


《吴觉农选集》,晓德书号藏书

在当时战事紧张、条件艰苦、经费短缺等极为困难的条件下,吴觉农带领蒋芸生、叶元鼎、王泽农、庄晚芳等一批茶学家,同心同德,任劳任怨地在崇安赤石开展了茶树良种繁育、茶叶机械加工和制茶化学等研究工作,同时还编辑出版了《武夷通讯》、《茶业研究》等茶叶学术期刊。

六、最早提倡并在农村组织茶农合作

吴觉农在1932年参与成立祁门茶业改良场,并任场长,指导主持实际工作。



《在祁场一年》记录吴觉农尝试农村组织茶农合作社记录,首发于1934年《国际贸易导报》,晓德书号藏书

在此期间,倡导茶户合作,在祁门地区农村组织茶农合作社。

七、主持翻译世界茶叶巨著《茶叶全书》

《茶叶全书》的译序和书目提要本书系威廉•乌克斯( William F•Ukrs)的茶叶专著《 All About Tea》的汉译本。原书于1935年出版,为英文版,译本由吴觉农主编,中国茶叶研究社集体翻译。1938年开始翻译,经校订、出版,辗转11年,于1949年5月出版。这是一本世界性、综合性的茶叶巨著,全书60余万字。


1945年刊登于《茶叶研究》的《世界茶叶大全》(今译《茶叶全书》)征订广告,晓德书号藏书



东方出版社版《茶叶全书》,晓德书号藏书

《茶叶全书》的编著出版是“中国茶叶改革途上的一个里程碑”(冯和法语),《茶叶全书》一书“凡茶叶的历史、栽培、制造、贸易以及社会、艺术各方面,都有丰富详尽的记述”(吴觉农语)。

八、组建新中国第一家国营专业公司一一中国茶叶公司


吴觉农担任中国茶叶公司经理(1949年至1955年),资料来源《中国茶叶进出口公司经营史录》,晓德书

1949年12月1日,中国茶业公司在北京东安门大街29号,正式办公,经理由农业部副部长吴觉农兼任。

九、主编“20世纪新茶经”《茶经述评》

陆羽所著《茶经》总结了唐代的饮茶方式,成为茶学经典。而吴觉农先生的《茶经述评》是茶学又一里程碑式著作。

吴觉农借《茶经》,整理古代茶文献,呈现中国三千年茶史全貌,总结古代茶经验,又立足于当时茶业发展现状,继往开来,承上启下,是集大成之作。


后浪版《茶经述评》,吴觉农编著




中国农业出版社版《茶经述评(第二版)》,吴觉农编著

《茶经述评》多层次、多角度地体现了吴觉农的茶学精神,重叠了文化的、文学的、民俗的、政治的、经济的、国际的、国内的、植物学的、生物学的、药物学的、茶学的知识,是国人评论《茶经》的首部专著。

吴觉农用现代茶学理论,立足于当下茶业发展,一分为二地认识古代茶经验,古为今用, 让传统焕发了新的现实意义。

十、倡导建立中国茶叶博物馆

1989年以吴觉农为首的28位全国茶人签署《筹建中国茶叶博物馆意见书》,有力地促进了中国茶叶博物馆地建成。


中国茶叶博物馆,本图源自网络

中国茶叶博物馆自1991年开馆以来已发展成为中华茶文化的展示中心、茶文物收藏的专业场所、茶文化研究与普及的重要平台和未成年素质教育重要基地,是目前中国唯一一家国家级茶文化专题博物馆。

“希望喝茶的中国人都能记住吴觉农这个名字。当我们捧起茶杯时,不要忘记,那里面有他散发的馨香”(王旭烽语)。

参考书目:

1、《吴觉农选集》,中国茶叶学会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茶经述评》,吴觉农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3、《茶的故事》,王旭烽,浙江摄影出版社

4、《茶叶全书》,威廉•乌克斯,东方出版社

5、《复旦农学院史话》,洪绂曾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6、《中国茶叶公司进出口史录》

7、《民国茶文献史料汇编》

8、《云南茶叶》1980年1月刊

9、《中华茶叶五千年》,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中华茶人联谊会编著,人民出版社出版

《茶经述评》,吴觉农主编,后浪图书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茶书,欢迎访问淘宝店铺“晓德书号”

欢迎大家分享,让更多的喜欢茶文化的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