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千万不要吓唬你的导师!

Jan.

9

灼见(微信号:penetratingview)

保护导师,从我做起;爱护博导,人人有责。

作者 | 爬树鱼

读博不易,当博导更不易。

如果说读博不易是因为毕业压力大,那么,博导的不易,则是因为做“博导”做的成不成功甚至并不完全由自己决定,其中一大部分取决于收了个啥样的博士生。万一遇到个看走眼的,考博时各种勤学肯干,录取后就放飞自我了,那么,这个博导可真的要欲哭无泪了。我自己不是博导,但是不止一次看到博导们欲哭无泪、相顾无言的场景。

因此,在此写一文提出倡议,博士生们,请从读博第一天起就养成这样一个意识:保护导师,从我做起;爱护博导,人人有责。

01 请千万不要吓唬你的导师

要说博导最怕啥,无过于自己的学生抑郁了。不信,你可以在半夜十二点钟给你的导师微信留言,内容是“老师,我感觉人生没有意义”,第二天,你一定会被夺命连环call叫醒,并且听到你导师欣慰而轻松的声音:“某某,你没事吧?还好还好!”

因此,如无紧急事件,请千万别大半夜的跟你的导师聊理想、人生等话题。如果一定要聊,也请务必把你的问题说的具体一点。“老师,我最近有三篇文章被退稿了。您能不能帮我分析,选题有没有问题?”这个聊天方式,绝对要比“老师,我最近一直被退稿,我想退学”更加能够激发你导师帮你的欲望。

02 请一定把你导师的心血放在心上

除少数极品导师之外,绝大多数博导都是真心希望自己的博士生学有所成的。不然,一个博导出门做个讲座,既扬名立万,又有银子可拿,为啥非得花那时间非得跟你的论文过不去?因此,博士生们,在面对导师时,请务必表现出珍惜他老人家的心血。比如,收到你导师给你改的论文初稿,你应该怎么做?

A.回邮件,且在邮件第一段表示感谢。

B.邮件第二段,写你对修改的哪些内容表示认同。例如:“您对标题的修订我非常同意,的确比原来更能揭示论文的主题。”

C.邮件第三段,写你对哪些修改内容仍然不大明白或者感觉不应该那么改,不过,语气一定谦虚一点!或许你导师改稿子的确没考虑到你的特殊用意,但是,直接说“我觉得此处不需要修改”无疑会鼓励导师他老人家下次真的觉得你的论文统统不需要修改了。

D.慢点改,仔细琢磨下导师他老人家的修改意见。第一遍改完,放那儿扔个一两天,回头再看看,很可能又有新的体会了。这样做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会让你导师高兴。举例来讲,某女教授曾经抱怨来着,“自己改稿三小时,学生三十分钟修改完毕”。你自己多琢磨琢磨,也显示修改的认真,是吧?——当然,更省事的做法,是花三十分钟改完稿子,然后搁置三天再发回你导师手中。但是,这样做的后果很可能是让你的导师认为,你不仅行动迟缓,而且也不大聪明。不然,为啥改了三天还跟没改一样呢?

03 请一定要让你的导师知道你在干啥

博士生当然不需要每天跟博导见个面,但是让导师不担心你的日常方法,是让他老人家经常知道你在干啥。出去玩,没问题;打个工,也没问题。但一定是出门前先发个信息“老师,我去日韩五日游了,明天出发,回来给您带好吃的”;而不是导师给你发信息之后才回复:“老师,我在济州岛看泰迪熊呢,啥事?”

04不要在外人面前公开抱怨自己的导师

跟爸妈抱怨导师要求太高,没问题;同门之间抱怨项目太难,没问题;但是,千万别让外人听到你的抱怨!正所谓家丑不可外扬,外扬之后,极有可能会应了另外一句俗语:“隔墙有耳”。到时候你导师得多伤心啊?

那么,心情真的不好了,想跟闺蜜或好哥们叨咕叨咕,咋整?也不是不行,只不过,别说“这项目简直不是人做的”,说“我的底子还是太薄,做起来太吃力”不行吗?

喜欢,就给我一个“好看”

灼见 2019

☀本文选自女教授跟生活的死磕(ID:meilinvjiaoshou),绘图:爬树鱼。灼见经授权发布。

MORE

灼见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