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女儿过于“懂事”:出生顺序,对一个孩子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吉米妈说

今天的文章来自公众号“慢成长”(ID:manchengzhang123)。这是一个二胎妈妈在成为全职妈妈后创办的。3年多来,她把接地气的带娃经验和好方法都沉淀在这个公众号上。

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这位二胎妈妈,吉吉。她是香港浸会大学硕士,本科浙大,曾在金庸大神创立的香港著名媒体工作7年。

成了全职妈妈后,吉吉也曾迷茫过,却从未放弃努力。虽然她是全职妈妈,我们三个是在职妈妈,但是在用心陪娃,坚持学习这点上,我们都是一样的。她现在是正面管教美国认证讲师,还师从国际教育学者,和心理学大师们,不断取经。

吉吉说,“没有坏孩子、坏妈妈,我们缺的只是好方法。”她希望用温暖治愈的文章,让更多妈妈不焦虑,淡定从容地带娃。

喜欢吉吉的精彩文章,想要和她一起成长的宝妈们,快来关注她的公众号吧!


之前看到小S在节目里,谈起了自己的育儿心得。

三个孩子中,她说老二最懂事贴心,比如她有睡前准备温水放在床头的习惯,使唤老二做的时候,老二总是照做,而且每次温度都刚刚好。

老二暑假去上儿童烹饪课,不但很认真,还坚持带一半的鸡排回家给小S吃。

老二还会给妈妈制作贴心的贺卡,写着“不管你老还是你年轻,你都很美,等你老了我会照顾你”,小S读着读着,感动到飙泪。

为什么老二这么贴心呢?小S其实很愧疚:因为自己经常冷落她。

手心手背都是肉,不是小S有意偏心,她自己分析了原因:

“因为第一胎、初次当妈妈,就觉得特别爱小孩。”然后很快第二胎,怕当姐姐的失落,精力放在大的身上,觉得老二反正是个婴儿,没关系;等到了老三,间隔得比较久,又是家里最小的,于是又重新燃起对小婴儿的那种热爱。

所以老二成了夹心层,既不像老大那么厉害,又不像老三那么招人疼爱,往往容易成为被忽略的那个。

小S的这番话,让我想到来聊一聊出生顺序这个话题。

出生顺序是个特别有意思、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孩子以及认知自我的视角。它也是影响人格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正面管教及阿德勒心理学里,都有相关的活动以及研究。

之前我在美国学习时,老师让我们按出生顺序划分小组:老大、排行居中、老小、独生子女,然后分别讨论这一类型的一些共性特征、优劣势等。

特别有意思,虽然同学们来自各个国家,年龄跨度也很大,但真的在各自的组别中,找到了很多共鸣:

比如老大们发现,他们通常很有规则意识、是领袖人物,很喜欢“说了算”,“争第一”,也最有责任感;

排行居中的,普遍认为自己的位置“不太舒服”,既没有老大的特权、又没有弟弟或者妹妹们可爱,所以往往在大家庭中,会感觉失落或者被忽略,为了得到想要的公正与关注,他们或随和、或反叛;

老小呢,规则感不强、相对来说比较少受到束缚,富有创造力,喜欢操纵人、习惯被照顾……

小S和许老三

而作为当时全班唯一一个独生子女的我呢,听了大家的讨论,觉得自己有点另类和孤单

因为我的成长过程中,只有表兄弟姐妹,是没有亲生手足的,所以我的确没想过,还要和其他人分享来自父母的关注是什么滋味,我反而觉得,

注意力都在我身上,好有压力好烦啊……

这句话很找打,我的一个排行老二的朋友就和我说,“爸爸妈妈都关注你,你还嫌烦?!你知道吗,我们家3个孩子,逢年过节就一个鸡腿,我妈一定是直接给老三,这件事我到现在都觉得很受伤!”

每个人都想要归属感和价值感,手足关系,反映了兄弟姐妹间为了能在家庭中寻找到位置,而进行的合作或竞争。

如果孩子不相信每个人都在家庭中拥有自己的位置,或者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他们就会努力竞争,甚至以相互损害为代价:一个人的成功,就是另一个人的失败。

所以这不难解释,为啥咱们生了二胎,都期待看到岁月静好、手足情深,但是很多时候,孩子们却是彼此“敌对”、“不那么友好、有爱”的:

他们会打架、拌嘴、看上去很讨厌对方;

他们会争宠,明明知道妈妈没法分身,就是要“作”到逼妈妈妥协;

他们还会行为倒退,尤其是小婴儿出生后,老大就像是“被拉下王位”的孩子,原来自己可以独享的一切资源、一切特权都变了样!

他们会观察到,一个没什么技能、只会哭只会喝奶的婴儿,竟然能获得那么多的无条件的关注,我也来!我也试试什么都不会!看你会不会一样温柔的伺候我!

夏天时在月子会所,我家小叶子看到弟弟被月嫂怀抱,也要奶奶“婴儿抱”

而这些,其实都是孩子们在发出信号,而且是连他们自己都无意识的“求救”信号:

“嘿!我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了,Ta(兄弟姐妹)抢了本该属于我的关注和爱。”

知道了孩子在出生顺序中的位置,只表示孩子存在成为某种类型的可能性,比如长子长女可能成为支配型,最小的孩子可能成为可爱型。

但这不意味着,我们就要把孩子贴上某个类型的“标签”,可能性,不等于确定性:

一个人之所以成为他自己、有着怎样的生活策略和模式,是受到很多因素影响的,而且即便是同样的出生顺序,相差几年、是男是女、社会文化环境不同,看待手足和自己的视角也会不一样。

我觉得它的可贵之处在于,会更好地帮助我理解和支持孩子:

有了小鱼儿后,很多朋友问我,他会不会很像他姐姐啊?这么小,除了长相,其他当然看不出来啥。

而我唯一知道的是,如果姐姐在某一方面很擅长、有自己明显的特质和风格,作为弟弟,很可能他会选择“和姐姐不一样”。

比如如果姐姐学习成绩特别好,弟弟可能也想拥有好成绩,但不会是和姐姐在同一个领域和学科,他可能会引以为傲自己制作机器人格外厉害、是个游泳高手等等……

我会更理解,这是孩子的选择,给他位置、看见并且尊重孩子想要的“独一无二”。

另外,出生顺序也没有所谓的“好与坏”,每个位置,都有相应的优势和劣势。

因为“老大”的位置很可能与责任心、高成就者有关,我家小叶子现在就是,很喜欢“争第一”,这是她的优势,但与此同时,她也可能很害怕犯错误、或者过于追求完美,让自己挺累。

所以我要做的,不是阻止孩子继续做她自己,而是可以通过出生顺序这个视角,去看看孩子还有哪些体验可能需要被加强,哪些体验可能是无益处甚至可能造成困难的,去帮助孩子做些准备。

比如我会注重在小叶子还小的时候,就帮她培养抗挫力和平常心:“不当第一也很好啊”、“犯错是可以的”、“你也可以做个小孩子,不用事事都很厉害”……

有句话叫,“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血浓于水,我本能地希望,两个孩子能够相亲相爱,同时我知道,他们如果没那么喜欢(甚至讨厌)彼此、有很多看对方不那么顺眼的时候,也是很正常、被允许被接纳的。

出生顺序是一面镜子,它告诉我们,从内心真正看见孩子并回应他们的需求吧——爱孩子,如孩子所是。

在我眼里,当妈就像打怪升级,是个不断学习成长的过程。老大的出生为我开启前所未有的当妈之路,选择二胎则让我这个独生子女又多一重人生体验。

小编发布了很多李玫瑾老师家庭教育的讲座!关注我,点开【视频】一栏即可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