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百氏,国产品牌重新回归,能否再次登上“王者之路”!

提及乐百氏,作为曾经风靡一时的饮品,可谓贯穿了许多80后,90后成长的回忆。曾经一句“每一滴水都经过27层净化”的经典广告,更是深入人心。这个1989年由何伯权自一手创立的品牌,鼎盛时期能与娃哈哈这种行业大佬一较高下,却好景不长,正在发展的风生水起之时突然销声匿迹。

在30年的发展历程中,2000年是乐百氏集团命运发生重大转折的重要一年。这一年3月乐百氏集团被世界500强企业、国际饮用品行业巨头——达能集团大举收购。达能集团以巨额资产,一举收购乐百氏92%的股权,成为该公司最大的股东。原本以为背靠大树好乘凉,投靠达能就能更好发展的如意算盘,却成了乐百氏发展策略上最大的错误。

达能收购乐百氏后,不但没有帮助乐百氏做大做强,而是采取收购竞争对手以降低市场风险的发展策略。此前乐百氏品牌支柱产品中乐百氏奶、AD钙奶、乐百氏纯净水、矿泉水逐一被雪藏,淡出市场。曾经乐百氏集团的管理层一度动荡不安,企业原本以何伯权为代表的一众元老级管理人物,也于被收购的第二年选择离开。自此乐百氏出现滑铁卢,集团发展全线溃败。2005年出现巨额亏损,2006年起大幅裁员。自此,乐百氏作为曾经风靡全国,备受消费者青睐的民族品牌,在选择投靠达能后,也真正迎来了命运的分水岭。

达能在收购乐百氏后,逐渐将自己的发展野心实现后,也逐渐放弃乐百氏。最终在2016年全面抛售乐百氏,从品牌到工厂再到员工,全面资产整体低价转移给盈投控股有限公司。乐百氏从1989年到2001年历时12年达到巅峰,又从2001年到2016年从巅峰跌入低谷度过了漫长的16年,从民族品牌到外资企业,最终又被迫回归,命运似乎跟乐百氏开了个极大的玩笑。

纵观如今国内饮品行业发展现状,可谓百花齐放。据尼尔森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瓶装水实现销售额增长近20%,销量增长超10%。瓶装水产量增长同样迅速。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包装饮用水产品产量为9000万吨左右,相较于2012年的5000万吨,大幅增加。2018年上半年产量为4500万吨,同比增加近9%。纵使犹如达能这种外来企业,在国内饮用品行业占有一席之地,但诸如娃哈哈、康师傅、农夫山泉等国产行业劲旅,行业地位仍然十分稳定,难以撼动。加多宝、王老吉后来崛起,健力宝、北冰洋等老牌也都相继复活。乐百氏,在2016年回归后,也在不断做出尝试。“乐百氏AD钙奶”的重新上市,就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

作为曾经的知名品牌,“乐百氏AD钙奶”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广大80、90后消费者的关注,作为一款主打情怀的产品推出,这招回忆杀不仅复活了80、90后作为家长的心声,同时也笼络了不少00后、10后的新一代消费者,可谓别有用心。但仅仅一款产品的付出,还远远达不到乐百氏重回发展的巅峰的美梦。在如今国内饮用品行业发展日趋成熟的今天,消费者的需求也是越来越新潮与多样化,想要真正博得消费者的眼球,绝非一招一式、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问题。据相关消息称,在被达能抛弃三年后,乐百氏决定于今年集团成立30年之际,重回瓶装水市场。乐百氏集团相关负责人透露,乐百氏瓶装水业务将率先从华南、西南地区展开,目前在北京、天津、广州、成都、重庆5地建设的自有工厂。供应区域围绕工厂附近开展,重点以北京、天津、成都、重庆和广东省为主。

乐百氏回归后再推情怀产品,能否再续前缘?对于这种做法,是情怀回归,还是炒冷饭,相信产品出来后消费者心中自有定数。作为老牌民族企业,乐百氏历时30年经历了从辉煌到落寞,如今又重新振作回归的品牌,相信不少消费者对于它的重新崛起还是充满了期待。至于能否成功,笔者认为,除了成功的营销策略之外,乐百氏更需要决绝的是新产品的开发、资产的运作与分配等方面的工作。最终,笔者希望这一品牌能够再一次得到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