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心,而后“事上磨” 将物我之间的隔阂磨合为一(阳明心学)

那些说教式的话我就不多说了,什么理论联系实践,什么到生活中去磨炼,这些东西只要有一张嘴的人都会说,而且都能说,说得刚入门的小白们一个个前拥后簇,如同发现了新大陆一样。

会说,不等于会做。这是大家共同的通病,说与做之间,仿佛一座笔直的山峰,想要爬上去其难度可想而知,所以每一个时间节点都有成片成片的人往下掉下去。

每一个生命都是上天给的,但上天允许我们每个人进行自我塑造,他不会干涉丝毫。而只有那些真正觉醒的人,或者已经走向觉醒的人,才有资本向上天换取这世间无上的密码,开启另一种生命的运作模式。

觉醒,不是靠嘴,而是靠“行”,因为“觉醒”两字,是从另一个梦境里面穿梭到另一个地方。仿佛一觉醒来,周遭的耳濡目染皆焕然一新,从此你不再想回到过去,一心只想往前走。

静心,就像是把你从梦中叫醒的心灵晨钟,叩开梦境,声声清脆。你在慢慢被唤醒,你内在的污垢渐渐往下沉,沉到深渊,最后消失无影,在“无常”中演绎着无常。

但这种要求对于你我这些整天在柴米烟火里游荡的人来说,太过于苛刻了,所以我们此刻要解决的是,如何处理好与这个世界的关系,不累于物,不累于情,脚踏实地的走好脚下的路。

故此,必须“事上磨”,达到事我相系于“一”。这个“一”非常非常重要,理不通此“一”,则一切皆枉然。有悟性的朋友,应该很清楚,此“一”即是我一直强调的“心外无物”的那个“心”,也是良知,良知为何物,是怎样的一种体验,已经阐述过,不再重复。

要通此“一”,必需先在“静”的状态中才能找到发力点。王阳明的心学语境里,事者即是“物”,是格物之物,事上磨,也是物上磨。

把“物”拉到你的觉知意识空间里面,顺着此“物”找到“意”,因为“意之所在即为物”。如此,你与物之间的隔阂已经打通了,你有那么一瞬间感觉到“物我合一”。

注意,不是“无物无我”,这个很关键,因为这一步如果做得不好,那么极有可能流入“空门”,这个结果我相信你也是不想看到的。

以上内容,能理解更好,不能理解就要学会放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别轻易曲解写作者的良苦用心,自悟自得,瓜果是苦是甜只能自己品尝,从来都不可能别人替你消化。

当止则止,多言数穷,更多分享,请留意微头条,或者后续文章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