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波旅游第一人竟是一名水利工作者

在荔波旅游火爆的今天

你知道它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吗

一起看本期【荔波轶事】

荔波旅游第一人的故事

来了解荔波旅游的“前世今生”吧

在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已成为国家AAAAA级风景名胜区、荔波创建第一批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县已成为全民共识、荔波旅游已成为全省全国热点亮点的今天,我们来回顾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冷到热的发展历程,不得不让我们自然而然地想起一个人,一个平凡而又非凡的人——艾福田。如果没有他,荔波旅游开发有没有是问题,凭什么有是议题,怎么有是难题。这些问题今天都明朗了,他犹如一抹阳光,点亮了荔波旅游开发的开山之路。正因为如此,我们不得不承认,他是荔波旅游第一人,是荔波旅游的鼻祖。

荔波县政协原主席李德余撰写的《小七孔景区开创者——艾福田》收录在荔波县政府文史委员会主编的《风采荔波人》一书中。文章这样记述:“为了使荔波人民尽快走上致富之路,1984年,艾福田回四川老家探亲,自费考察了四川风景名胜区——九寨沟,受到很大启发,坚定了他开发小七孔风景旅游区的决心。他又象当年探矿寻宝那样,亲自带上年轻人,爬陡壁、攀悬岩、探溶洞、钻密林、涉河水、识草木……。通过他五年的工作,小七孔风景区已初具规模,在艰难开发旅游风景区中,他大胆创业,广泛宣传,多方联系,四方筹款求援。他既是旅游服务部主任,又是导游。在中共荔波县委、荔波县人民政府以及黔南州委、州政府及有关部门重视和支持下,经过艰苦努力,旅游设施从无到有,服务人员、管理人员逐步增加,并投资10万元新建了天钟洞——蝙蝠洞——鸳鸯湖的旅游专线887米,新建了龟背山、水上森林游览步道1250米,加固加宽公路6.4公里,进行水改等工程;在鸳鸯湖景点建立了简易码头,购置了游览小船,新建简易停车场;同时投资30万元,完成了1699平方米风景区房屋建筑,并设立旅馆、餐厅、会议厅,购置放像机、音响设备、电视差转机、闭路电视等文化娱乐设施。1990年8月,小七孔旅游区由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自开放以来,已接待了国内外游客数百万多人次,大大提高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艾福田被人们誉为小七孔风景旅游名胜区的开创者。”作为艾公的同事和战友,李公对艾公的评价是实事求是的,普遍得到官方和社会的认可。

笔者在采写《荔波第一家旅游公司》时曾经感慨:艾福田,一个地地道道的水利工作者,直到今天,我都搞不明白,为什么一个所学专业与旅游毫无相干的人,在那个年代就会想到要利用自然资源发展在旅游?而且是作为一大产业来发展的现代旅游?

事实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在深度开发小七孔水利资源的时候,这位基层水利工作者在建设小七孔梯级水电站时慧眼识金,看到了这里自然风光的旅游价值。在电站建设中,他竭尽全力保护一草一木。他踏遍了这里的山山水水,登山峰、进溶洞,穿密林、过山涧,带着一帮年轻人,一边建电站,一边“游山玩水”,小七孔的那山那水迷住了他,他迷住了那山那水。是他首先提出开发旅游的思想并向外界宣传推荐。“天钟洞”、“野猪林”、“鸳鸯湖”、“水上森林”、“卧龙潭”一个个美名被他们忽悠而出,他向所有人说美,向所有人谈奇,为这里的山水画龙点睛,他自愿寻宝,竭力保护,自愿导游,逢人就推,在他的鼓动下,各方人士纷沓而至,乘兴而来,尽兴而归。在他的陪伴下,一个叫王巩汉的老人撰写的《荔波风光天下奇》成了第一本宣传荔波旅游是书籍。多少个艰苦奋发的日日夜夜,不知何时,在小七孔一级电站建设的指挥部内,悄然出现了“旅游服务部”的招牌,他自任主持兼导游。经过几年的努力,他的呼吁终于有了结果,荔波旅游序幕终于拉开。

1997年出版《荔波县志》载:“1987年县成立旅游开发领导小组,指定专人负责,聘请旅游业专家亲临风景区调查、选景、规划。1988年省建设厅规划设计院为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作出了总体规划。1989年1月6日至8日黔南州委、州政府在荔波小七孔风景区召开樟江水系旅游资源开发工作会议。州委书记邱耀国同志亲自主持会议,并讲了州委、州政府对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旅游开发工作的意见和总的设想方案。州直16个部门的负责同志和中央、省驻都匀个部门、企业的书记、经理等都一致表态大力支持,会上共报了40多万元,解决旅游区的基建和设施项目、文本修改等。1988—1989年,新华社、中央电视台、贵州电视台、光明日报、贵州日报、贵州经济报、黔南报等宣传单位相继播放、登载了小七孔景区新闻报道,进一步引起中外人士瞩目,美国、英国、日本、法国、澳大利亚游客及港、澳、台同胞纷纷慕名而来观光旅游。”

为抢抓发展机遇,1989年荔波县委、县政府决定成立旅游开发办公室,由艾福田同志负责,抽调精兵强将,按照省州要求,全力开展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省级风景名胜区申报工作。同年三月六日,荔波县人民政府以荔政通(1989)4号文件《关于要求成立荔波县旅游局的报告》向州人民政府报告,要求设立荔波县旅游局。不久获得批准,荔波县旅游局正式挂牌成立,办公地点在县外事办,县外事办主任周涛兼任第一任旅游局长。据查,这是黔南州第一家县级旅游局。

现年70多岁的周涛老人告诉笔者:“我当旅游局长是兼职,旅游工作都是“老艾”具体抓,后来旅游局从外事办分出来,他当了局长。县政府安排旅游局在政府大院外一栋木瓦房开始独立办公。但创业初期的荔波县旅游局办公条件简陋,专职人员很少。”

1990年8月贵州省人民政府以黔府(1990年)58号文件批准荔波喀斯特风景名胜区为省级风景名胜区。1991年黔南州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以黔南编办(1991)03号文件,批准同意建立“荔波喀斯特森林风景名胜区管理处”,为副县级机构。1994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该景区晋升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定名为“中国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

人们怀念:精巧的构思,精心的安排,电站处处都是景,处处美景都凝结了艾福田一行拓荒者的心血和汗水。据当时一起参加电站建设的原技术员、现已从荔波县水利局局长职务上退休的黄益丰回忆,当时的小七孔还不通公路,峡谷两岸只有悬崖峭壁和原始森林。路是靠着这帮拓荒者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吃的东西要到离工地三十多里的小镇上买,靠肩挑人抬搬进来。住的则是借用当地老百姓简陋的民房。即便如此,大家每天都是生活在兴奋之中,保持着开朗与乐观,工作效率非常高,因为大家都对水电开发和旅游的前景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不幸的是,1995年积劳成疾的“老艾”过早离世,告别了他一生衷爱的喀斯特森林,但荔波县蒸蒸日上的旅游业让荔波人民和喜爱这里风光的人们永远记住他的名字,并铭刻在心。

千百年来,“村姑”藏在深闺人未识。小七孔因水而妩媚,游客们因水利人的发现才有了眼福。第一次踏入这片土地时,艾福田就被大自然在这里所展现的鬼斧神工深深地震憾了,从此与小七孔的山山水水结缘,一生致力于小七孔水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被当地人称为“喀斯特森林之子”,还先后获得全国民族团结先进个人、贵州省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

艾福田是个不想当第一人的第一人。“老艾”来自民间,来自与他朝夕相处的父老乡亲,来自喀斯特原始的水水水水。我们深信青山不老,深信荔波旅游今天的辉煌能给“老艾”送去永远的慰藉,以激励更多的荔波第一人的无穷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