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习俗:“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是啥讲究?现在已少有人知

传统习俗:“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是啥讲究?现在已少有人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时光的脚步中,2019年的清明节又要到来了,大家都忙活着回家祭祖和扫墓。作为中国传统节日的清明节,一直以来都被赋予了怀念亲人的意义,无论路途多远都要回家祭祖,而老祖宗也流传下来一句俗语“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其实关于清明节插柳树有好几种说法,每一种说法也都十分有趣,小编给大家盘点了一下。

1、古人认为柳枝有驱邪避害的作用。很多古籍中也有记在,古人对于柳树能遏制百鬼的传说深信不疑,所以后人们一直将插柳树作为驱邪避害的宝物。

古籍中记载说,传闻有两个职业为捉鬼的神仙,他们分别是神荼郁垒,他们在捉住危害人间的鬼以后,为了消灭鬼,就用柳枝作绳子捆住他们喂老虎而柳和留谐音,有留住的意思,可以使家中疾病缠身的家人不被鬼带走,还有

留住金钱之意。

2、和农业的始祖神农氏有关了,传闻,当年神农氏在农业方面的造诣很深,所以被人们崇拜敬仰。而神农氏在教农民农耕的同时还会教大家如何插柳树,来通过柳树来判断天气,柳树易成活,生命力顽强,对护理农作物有很好的作用。

3、传闻晋文公去祭拜介子推时,发现枯树重新生机盎然,而这枯木逢春的树就是柳树,于是晋文公就为这柳树赐名为“清明柳”。以示对于介子推的一种怀念之情,现如今人们大多是为了怀念逝去的家人。

端午插艾也有很多的寓意。

1、大家都知道现如今端午节也代表了一家人的团圆,大家一起聚在一起吃粽子,赛龙舟,欢聚一堂,其乐融融。而在古代,艾草表示情人之间的思念。

2、端午节大多都在春末夏初的时候,那时候蚊虫开始出没,扰的人心烦意乱,欲哭无泪,

艾草具有驱蚊虫的作用,当然除了这个用途之外,艾草也可用作药用,用来祛毒和招来福气。在我国医药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本草纲目》中,艾草更是具有驱除宫寒的神奇效用,也可用来泡澡

其实我国的传统节日数不胜数,可能广为流传并没有遗失的却屈指可数,节日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体现,更是中国文明的象征,每一种节日都有自己存在的意义,虽然现在国外的节日流传进了我国,但我们还是要理性对待,毕竟我国的传统节日才是自己民族的特色,勿忘初心,方得始终。希望大家都能够尊重我国的传统节日,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