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女皇”,在醜聞上的交鋒


提起凱特·布蘭切特,很多人可能都會脫口而出三個字:

大魔王

從《魔戒》裡一秒變臉的精靈女王。

到《雷神3》裡徒手捏爆雷神錘的死亡女神海拉。

凱特塑造了許多霸氣側漏的女王形象。

但真正讓她“大魔王”人設深入人心的,還是2015年那部《卡羅爾》

畢竟只有遇到自己的“小白兔”,“大魔王”才完整。

不過,凱特·布蘭切特在成為“大魔王”前,其實也演過“小白兔”。

能hold住凱特的“大魔王”,當然也不簡單。

她便是手握八座奧利弗戲劇獎的老戲骨,007裡的M夫人,朱迪·丹奇

她在《莎翁情史》中所扮演的伊麗莎白女王,只出鏡8分鐘,就斬獲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女配。

有意思的是,凱特布蘭·切特也曾憑藉扮演伊麗莎白女王兩度提名奧斯卡,不過均未獲獎,而是靠《飛機家》和《藍色茉莉》抱走的小金人。

也難怪凱特遇到朱迪會變成“小白兔”了。

雖說都是“大魔王”與“小白兔”的故事,但和《卡羅爾》完全不同的是,本片是一部極其“致鬱”的電影,沒有有情人終成眷屬,只有在慾望囹圄中掙扎的可憐又可恨的人們……

醜聞筆記

Notes on a Scandal

朱迪·丹奇飾演的芭芭拉是倫敦一所公立學校的歷史老師。

雖然一教就是三十餘載,但她既不熱愛自己的工作,也看不上這所非重點的中學,更不喜歡學校裡的孩子們。

用她的話來說,他們不過是“未來的水管工、售貨員,甚至還有古怪的恐怖分子。”

當然,芭芭拉的滿腹怨恨也是有原因的。

年過半百,獨居至今,沒有感情的滋潤,只有壓抑的慾望,讓她成為了一個古板、嚴苛、刻薄、孤僻的老處女。

這樣的她,既不受學生待見,也沒有什麼知心同事。

唯一的朋友,便是她的日記本

每晚一篇一絲不苟的日記,沒有生活的溫暖與感動,只有偏激又荒謬的冷嘲熱諷

在她的日記裡,領導、同事、學生統統都是傻X,不是她不討人喜歡,而是她根本不屑與這幫凡夫俗子為伍。

哪裡是日記,分明是赤裸裸的“醜聞筆記”。

高傲冷漠的她,卻被一位新來的美術老師徹底改變了。

那便是凱特·布蘭切特飾演的希芭

年輕、漂亮、溫柔,光芒耀眼卻不自知,老師們變著法親近她,學生們也愛慕她。

在芭芭拉眼中,希芭也和那幫烏合之眾都不一樣。

她的日記裡,難得出現了褒義詞

“她聲音純粹到彷彿嘴裡空洞清潔。”

“她面如白桃,連呼吸都是甜的。”

芭芭拉開始刻意接近希芭。

在學生鬧事的時候,主動幫她解圍。

收藏她偶然掉在自己身上的頭髮。

甚至像小女生一樣,每當兩人的關係有任何進展,她都會在日記本里貼上一顆星星。

那本“醜聞筆記”,就這樣冒出了粉紅色的泡泡。

是的,芭芭拉不僅是個老處女,還是個拉拉老處女

希芭眼中的友情,在芭芭拉看來早就變了味。她從一開始,就不止想和希芭“做朋友”,而是想一步一步地“

引誘”她,與自己廝守終生。

她耐心地教她如何在學生面前樹立威信,如何在學校立足。

當希芭邀請她去自己家共進晚餐時,她嘴上說著不要,私下卻又是買衣服又是剪頭髮地精心打扮了一番。

當她發現,希芭的家人和自己幻想中的完美家庭相去甚遠,當她看到希芭的丈夫和自己差不多年紀,當她看到希芭還有個智障兒子時,她沒有同情,反而覺得,自己的機會來了。儘管,這一家人明明幸福又和睦。

更別提她看到希芭的舊照,發現她曾經也是個朋克少女,卻在嫁做人婦後不得不塵封起自己叛逆不羈的一面,當一名賢妻良母時,表面上她耐心地聽著希芭傾訴,心理卻早已把自己當成了

救世主

她要拯救這個可憐的姑娘,雖然這個姑娘明明生活美滿,但她都選擇視而不見。

偏執的佔有慾、可怕的控制慾,讓她的眼中只有自己,和自己的獵物。

可惜她單方面的小算盤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進展,大直女希芭並沒有察覺到她的“良苦用心”。

直到有一天,她無意間撞見了希芭和15歲的學生康納利在畫室裡偷情

她沒有上報,也並非想幫希芭隱瞞,而是把這件醜聞當做要挾希芭最有力的籌碼

要挾她與男同學立即一刀了斷,雖然那個學生才是希芭生活的解藥。

要挾她陪自己帶寵物貓去看病,雖然希芭並不能體會她對貓的感情。

要挾她與自己“親密接觸”,雖然希芭並不想迎合她過界的行為。

甚至在希芭一家要去參加智障兒子的首次學校演出時出現,要挾她陪自己去參加自己寵物的葬禮。

一旦希芭違逆她,芭芭拉便兇相畢露:

“你欠我的,我可能會把你的醜事都抖出去!”

有智力缺陷的兒子人生中重要的表演錯過了就沒有下一次,好友寵物貓的葬禮不參加,也可以用別的方式來彌補,希芭毅然選擇了前者

這成了壓垮芭芭拉的最後一根稻草,她對希芭的信念轟然倒塌,雖然這段感情從一開始就是她盲目的一廂情願

,就是她陰狠的機關算盡

得不到她,就毀掉她

希芭的人生全線崩盤,芭芭拉也引火燒身。

具體如何發展,邪君就先不劇透了。

但面對一點點誘惑就無法自制的人,無論遁入的是多麼慘烈的地獄,都只能說是

咎由自取

15歲的康納利,對希芭就不是什麼真愛,而是青年人幼稚的虛榮心

“玩玩而已”,“睡到女老師,比睡女同學酷多了”,他與希芭的一切,不過是為了在他的撩妹履歷添上更有成就感的一筆罷了。

希芭對康納利,也只是出於

中年女性的空虛

自己貌美如斯,卻不得不陪著重組的家庭、年邁的丈夫和有智力缺陷的孩子一同慢慢老去,無論表面上看起來多麼平和,心裡絲毫不壓抑是不可能的。

可把自己的壓抑,投射到一個15歲學生的身上;作為一個成年人,收幾張小紙條就動了心;面對一點幼稚又輕佻的勾引,就把持不住,甚至不惜犯法,這樣的人,實在讓人同情不起來。

最可怕的,還是扭曲的芭芭拉。

其他人是墜入地獄,只有她,早已身處其中。

愛與性,她都渴望至極,卻又幹涸已久。

對芭芭拉來說,愛早已不是付出,不是成全,而是,毀滅

在希芭之前,芭芭拉還“愛過”另一位女老師珍妮弗,在那本醜聞筆記裡,寫滿了自己與珍妮弗真摯的感情,直到珍妮弗萬惡的未婚夫的出現,才拆散了她們這對“神仙眷侶”。

可事實是,珍妮弗也只是把她當朋友,她訂婚時,芭芭拉居然直接給她未婚夫寄了花圈,珍妮弗不得不把她告上法庭,最後法律規定芭芭拉不得靠近她500碼範圍內。

所以希芭也不是她的“真愛”,只是她壓抑慾望的又一個可憐的宣洩口罷了。

生而為人,有慾望無可厚非。

就像片中希芭的丈夫說的那樣,人人都愛年輕的肉體美好的容顏。

可大部分人都清醒地保持著理智、捍衛道德、擔負責任。

懂得剋制,恪守底線,不肆意放縱,也是生而為人,與野獸最大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