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火英雄生前影像曝光 这首《童话》、这一段口琴再也听不到了

4月2日,应急管理部公布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3·30”森林火灾牺牲扑火英雄名单。这是一份悲恸的名单。3月30日18时许,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雅砻江镇立尔村地区发生森林火灾。3月31日下午,扑火人员在转场途中,受瞬间风力突变影响,突遇山火爆燃,包括杨达瓦、邹平、捌斤在内的30名扑火英雄牺牲。经统计核实,有27名同志系凉山州森林消防支队指战员。

视频截图

牺牲的这27名森林消防员,均来自凉山州森林消防支队西昌大队三、四中队。就在三个月前,在元旦晚会上,有战友用不算清楚的镜头录下了他们的歌声,其中,也会跑调、也有破音,不过,每个人都是很开心的样子。

也只有这种时候,才会让人想起,他们都是青春正好的年轻人。

唱《童话》的少年

来自山东的张成朋、张帅,和来自贵州的杨瑞伦,在今年的元旦晚会上,唱了一首不那么“糙汉子”的《童话》,扯着嗓子,找不到调,让大家笑得东倒西歪,不过,他们三个依旧很认真,如同他们做很多事的时候一样。

张成朋刚刚20岁,是个性格内向的男生,但是也有自己的主义。向往军营,他便从老家山东来到四川,想像个“爷们儿”一样去战斗,他便一次次背着器材,扎进密林深山,扑灭山火。

作为家中独子,他想为家里减轻负担,在新兵连时,一个月850元的津贴,进入西昌大队后,收入有所增加。但几个月后,他就给家里一口气汇了5000元钱。

今年年初,原本已有回家想法的他,还是留下了,因为想为家里做得更多点。

相比内向的张成朋,来自贵州的杨瑞伦,会尽量多的将自己的生活工作告诉家人,每周一个电话,已经成为杨家人的习惯。就在3月30日下午10点,杨瑞伦还在跟父亲视频聊天时说道,“爸爸,山上又起大火了,不跟你聊了,我们马上要上山救火。”

只是这一次,他没能再回来。

老班长的《送战友》

相比张成朋、张帅,和杨瑞伦,老班长高继垲喜欢唱歌,应该说,他会很多。乐器、运动、阅读,这个陕西小伙子,将自己的生活安排得充实丰富。

遇难后,一段高继垲7秒的口琴演奏在网上流传。其实,他还会架子鼓、吉他,会在新队员周末想出去上网游戏时,把人揪回来学习吉他,看见谁头发不对,拿起剪刀就是一个利落的小平头。

今年,高继垲刚回老家,把亲姐姐送出嫁,偶尔,他也会告诉伙伴,关于自己和女友的一些打算,“是要有个家了。”

另一边,坐在一边鼓掌的,有退役后打算读大学的90后消防员赵耀东,还有热爱着自己的职业,每次回家都会将家里打扫得干净妥帖的汪耀峰,刚刚结婚的张浩……

戛然而止,他们的青春永远定格在烈火中。

【延伸阅读】

有人侮辱救火英雄!网友气愤不已 警方也出手了

四川凉山州30名扑火队员不幸殉职的消息让人心痛不已,无数人含泪送别。然而有网友发现,竟然有人公然诋毁救火英雄…… 在30位救火英雄牺牲的当天,

一则网友举报让人气愤不已!

有网友举报称:

“木里县发生大火牺牲了20多人,

居然还有人在发表这样言论!

到底要如何才能报警把这个人找出来啊!”

并@多个当地媒体及公安的微博账号。

网友发布的截图显示,

一名叫“龙卷风等你”的账户竟在

转发扑火人员牺牲的消息时,

公然加上了

“四川人作恶多端”、

“去大凉山吃烤全人”等言论……

看到这则消息,

许多网友气愤不已:一定要找到他!

@凉山日报 还@凉山网警巡查执法 称:

该出手时就出手!

4月2日下午,

@泉州网警巡查执法通报

涉嫌恶意侮辱救火英雄的网民

尹某云(男,30岁,贵州毕节市人)

因涉嫌寻衅滋事罪

已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

救火英雄牺牲,我们心疼哀痛,更应思考如何“如果不”

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直冲云霄的火魔面前,他们用铮铮铁骨和血肉之躯,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筑起一道坚实牢固的墙。那些逆火而行的坚定身影,标注着责任,诠释着担当,支撑着国人心底沉甸甸的安全感。

据统计,我国目前每年因火灾死亡人数为2100人,是美国的四分之一,印度的十分之一。如果算人均火灾死亡率,中国是全球最低的国家之一。这显然与365天不间断备勤、24小时随时出警的消防官兵们密不可分。

此次事故的“元凶”——轰燃,属于瞬间爆发威力极大却又无法准确预测的灾难,由此也再次让人看到火灾现场的危险性和复杂性。当我们在感叹消防员的“最美逆行”时,可能未必能够意识到,置于真实的灭火现场,他们面对的危险其实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毫无疑问,应急救援是当前最危险的职业之一。统计显示,和平时期,牺牲人数最多的“兵种”就是消防救援人员。十余年来,中国消防救援人员牺牲人数已经超过300人,像2003年的衡阳大火、2015年的天津爆炸事故,单次事故牺牲的消防救援人员就达数十至上百人。

我们或许无从设想,面对火龙,他们是如何义无反顾地舍身前行;更无从设想,在战友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们经历了多少痛苦和煎熬,我们只是单纯地知道,当危险的警报拉响,那些“穿着橙色战衣的英雄”必将第一时间赶来。

有一种信赖,让国人始终心安。而很多时候,我们还来不及看清他们的脸庞、记下他们的名字。这些天,连发的火情之外,我们都在被这样一组照片感动:经过连续转战已然被水泡得发皱发白的“大脚”;刚下火场席地而坐把馒头握出黑印的“大手”;因太过疲惫而和衣睡着的“最美睡姿”……脸上衣上挂满炭尘,写满疲惫,但这就是他们对“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坚定回答。

泪别英雄,致敬英雄!他们理当配得上社会最高的尊崇。在近年来的灾难事故中,人们开始将目光越来越多地投向“最美逆行”,这既是生命价值被珍视的一种自然体现,也展现出社会对于应急救援职业更多的关注。

但需要看到,这份尊重不应只停留在看到救灾现场时的“心疼”,或是遭遇人身伤亡后的“哀痛”,还应该深入到更多的社会具体场景之中。比如,普及消防减灾知识与技能,夯实防火防灾责任;再比如,遇到赶往救援途中的应急救援车辆,每个人都能够自觉让路。而除此之外,对这个群体的尊崇,还应该体现为对他们生命安全的更多庇护上。

据统计,1987年以来,全国共发生71起特大森林火灾,其中六成在春季,九成以上是人为原因引发。就最近来看,3月30日,密云区发生山火并蔓延到平谷,起因是6位村民在修水管时,不慎将杂草点燃。同一天,河北省元氏县因为村民祭祀引发山火。此前,3月29日,山西长治市境内也发生重大森林火情;3月25日,因为村民吸烟,河北省涞源县发生山火。

清明就要到了,每年此时都是山火高发期。时时绷紧消防安全这根弦,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我们身边的每一位守护者负责。

来源:综合中国青年网、北京日报客户端、长安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