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小趴趴房里的惊人美味:羊汤馆,这滋味离了家乡就吃不着


弟弟傍晚约上他从前的工友老一一块儿喝羊汤,这家小店真心不起眼儿,从外头看不大点儿个小趴趴房,像低配版童话小房子,弟说这是他心目中最好喝、最有良心的羊汤,我信,通常,好吃的东西都隐匿在最不显眼的角落里,像故意的一样,引人探秘。


羊汤来了,哎妈这么大一锅,首先量着实镇住我了,拿个大勺子打捞下,看有啥好料,嗬,对我口味儿,下货多,肉少,尤其我最喜欢的羊血,真舍得往里放啊,而且切成小拇指粗的细长条,匀乎,瞅着就舒服,改刀的老板娘应该是处女座。
羊汤的滋味儿需要自己动手调配,这也是它的魅力之一,一碗上好的汤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定义,因为调出来的口味不同,像我呢,会往里头先加点盐,喝半碗原汤,再加醋和辣椒油,口味由轻到重逐渐过渡,免得舌头失灵,也糟蹋了好汤。

真正花时间熬煮的羊汤,它不一定奶白,但滋味儿藏不住,只加一点儿盐和胡椒粉,喝着不膻不臭,回味有淡淡羊味儿,最重要的标准是,喝完一整锅,回家也不口渴口干,那说明这鲜味儿是吊出来的,不是兑出来的。
四面八方的朋友,请把掌声送给这一大盘子水爆肚吧,走了这么多地方,我依旧觉得它太出彩了,无论是从量还是质上,都足以秒杀我吃过的绝大多数大饭馆,咱单和首都的比,这一盘顶三盘,滋味儿更是吊打多数“招牌菜做得并不招牌”的店。
老一和弟弟一样都是矿工,吃饭粗犷,哪来那么多繁文缛节:“哎呀,咔一下子倒上就完了,豁了豁了,这多带劲……”就是,这种小馆子里,喝着小烧酒,吃着完全不讲究品相的硬菜,抛开一切包袱,大口吃菜,大口喝酒,别提多爽了,这才是百姓真实生活该有的样子。

羊肉炒酸菜,这道菜应该配大米饭吃,能下饭,最好再浇点儿辣椒油就更美了,只可惜,我们为了吃羊肉蒸饺,没给米饭留配额,最后吃了不点儿,都打包了。
吃了羊汤里的羊血还觉不过瘾,于是蹬鼻子上脸再点一个“辣爆羊血”,味道够了,火候稍欠,我最向往的炒羊血,应该是煸得干爽爽的,外头有一层嘎巴,在糊与没糊的边缘,滋味儿险中求嘛,一咬有点干巴脆,然后贼辣贼辣的,越辣还越停不下来那种。
羊肉蒸饺来了,要了一斤,硕大两盘子,肉馅儿真实在,就用了一点儿大葱调味,却半点不膻气,皮薄肚大,趁热端上来,先在尖尖咬个口,撒撒热气,因为贪吃再把嘴烫起泡就丢银了……虽然也没少丢。
来,上醋、蒜泥、辣椒油里游个泳吧,蒸饺的皮是烫面的,特别软乎,薄厚也适中,不会过分轻薄,皮太薄容易腻,而且烘托不出来羊肉味道,必须是三分之一皮,三分之二馅儿的组合,为最黄金。
老一,来,你们瞅瞅像不像一个女演员?尤其那嘴唇?我就觉得他特别像男版的余男,眼睛往下搭拉,嘴老嘟嘟地撅着,像不太高兴,其实性格可好了,抿着小酒,把井下工作的繁重和辛苦都化成段子飞出来,值得敬佩。
喝到半锅时,贴心的老板娘拿个大水舀子来给添汤,还免费加,能喝多少加多少,喝饱喝足为止,你说,仗不仗义?
吃完算账,一共216,朴实的老板娘只收了200,啊,忘说了,中间还赏了一个粉皮拌黄瓜,挺大一盘子,用来解腻,我们家这里的饭馆基本都有赏菜,通常根据你点的菜价来赏,有的店你点四个菜,能再赏俩菜,一下变六个,贼热情,吃不完的都打包了,这顿羊汤吃得真是回味无穷,虽然撑得直打嗝儿,但给再给我半盘水爆肚,还能战斗好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