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叔腹痛20余天皮肤黄染进医院,梗阻性黄疸活检难,怎么手术?

在温州工作的湖南桃源县的熊大叔,已年过六旬。

去年12月初的时候,他隐隐觉得腹部胀痛,过了段时间,熊大叔的皮肤、巩膜黄染,腹痛加重,遂于温州市人民医院就诊。

行腹部CT检查后,怀疑为胆管肿瘤,梗阻性黄疸,肝管扩张等

于是,上腹部阵发性胀痛20余天的熊大叔来到了湘雅常德医院

经院内专家会诊,考虑到熊大叔年龄及病情不适合外科大手术治疗,决定将熊大叔转入放射介入科行微创手术治疗。

汤金城医生主刀,李毅副主任医师和黄彬副主任医师共同在DSA引导下,于患者局麻后用穿刺针进行穿刺,送入导管后注入造影剂。

造影可见胆管肝门梗阻,随后引入胆道活检钳行胆道肿块(狭窄处)取出病理组织,最后植入胆道支架以改善胆道梗阻情况。

手术历时两个小时,术中患者无明显不适。

(胆道活检钳)

放射介入科主任胡康新教授介绍,梗阻性黄疸是由肝内外胆管狭窄或闭塞所致的一组常见疾病,病因众多。

由于其病灶小,位置深,周围结构复杂,无论是外科切除与切取活检、经皮细针抽取活检,还是经ERCP或经胆道镜活检,都难以获取合适的病变组织以明确病变组织的病理学特性,病理诊断率都较低。

(由活检钳取出的病理组织)

胆道活检术是梗阻性黄疸患者在接受经皮肝穿胆道造影(PTC),经皮肝穿胆道引流(PTCD)和胆道支架植入术治疗过程中,在影像监测下经皮经肝胆道穿刺,向胆道内引入活检钳并对梗阻段钳夹病理组织,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PTC下胆道钳夹活检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创伤小、无痛苦、敏感度高,更准确可靠,提高了梗阻性黄疸的病理诊断率。

关注 ,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