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影帝影后《地久天长》缘何轰动柏林电影节

北京青年报 记者 肖扬

都说柏林电影节是中国影人的福地,对王景春来说尤其如此。2014年他第一次以《白日焰火》参加柏林电影节,这部影片就获得了最佳影片和最佳男演员奖(廖凡),今年,王景春第二度以《地久天长》参加柏林电影节,最终他以此片获封影帝,咏梅以此片获封影后,这是继2011年《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2015年《45周年》之后,又一部电影同时拿下柏林最佳男女演员奖项的影片。

都说今年柏林电影节是中国电影的“大年”,影帝影后在手,不负众望。在颁奖礼后的官方晚宴上,柏林电影节评委会主席朱丽叶·比诺什透露,影帝影后评选几无悬念。

海外预售成绩本届最佳

《地久天长》讲述了两个家庭因为一次意外而生缝隙,甚至其中一家由北方远走遥远的南方,相隔三十年后再度聚首。时代洪流下,每个人都历经沧桑,秘密也终因年轻一代的坦荡而揭开。岁月流逝,生活向前。王小帅阐述自己创作初衷时表示,“生命只有一次,而告别竟如此漫长。”《地久天长》也是王小帅《家园三部曲》中的首部作品,与王小帅以前的作品相比,《地久天长》时间跨度更长,叙事背景也更为宏大。选取跨度三十年之久的时间横轴,根据导演阐述是因为“每一次的社会变迁,都会给每个人的生活,甚至一生的命运带来影响。”

在赛果公布前,《地久天长》海外预售成绩已经是本届主竞赛单元作品中最佳。除美国正在竞价外,全世界各国版权基本售罄,法国的版权销售远远超出了预计价格,在德国的拷贝发行数量也大大超出了艺术院线标准。

影帝影后评选几无悬念

王小帅导演的作品曾两次角逐柏林电影节——2001年的《十七岁的单车》获得了评审团大奖;2008年,《左右》荣获最佳剧本奖,在柏林电影节上本就有人气,加上张艺谋导演的临时退赛,也使得《地久天长》 成为唯一角逐金熊奖的华语片,备受关注。

在主竞赛单元的16部影片中,《地久天长》是压轴放映,这部催泪作品也在映后收获了一致好评,有媒体评价说:“王小帅将所有个人和社会政治的线索,整合在一个通俗易懂的故事中。”德国柏林勃兰登堡广播电台在评论中说:“3小时的电影一点不觉得冗长……王小帅奉献了一部杰出的、情感浓郁、条理清晰、技术上近乎完美的电影。”《银幕日报》评论称影片的野心点亮了柏林电影节。文章写到,影片的叙事达到了“在情感上动人,在历史层面又发人深省。这无疑是一部内容充实大胆而又引人深思的电影”。

王景春和咏梅两位主演的表现更是得到认可,《综艺》杂志夸赞说在咏梅的脸上可以读出许多细微的感情,而王景春展现了普通人的善良。

最终,两人分别拿下影帝和影后桂冠,也是众望所归,如评委之一德国女星桑德拉·惠勒(《托尼-厄德曼》主演)所说,银幕上几乎没有另外一对夫妻,可以有如王景春与咏梅演绎得如此自然。

王源:没给大家拖后腿

《地久天长》凝聚众多老戏骨,由此使得“流量明星”王源的加盟,备受质疑,王源塑造的叛逆少年刘星受到观众的高度认可。王源表示:“还行,没有给大家拖后腿”,他还自曝观影时哭得稀里哗啦。

此次是王源首次以演员身份受邀参加柏林电影节,他坦言这次是近期最紧张的一个行程,虽然是带着作品来,心里更踏实有了底气,但还是会慌,害怕因为自己演得不好,拖累别的老师。在电影开始幕布打开时,他紧张到可以听到自己的心跳声。不过,在完成首次观影后,王源给刘星打了及格的分数,且评论:“还行,至少没有拖后腿”,但是仍有进步的空间,有细节可以改进。

而对于王源,王小帅、王景春和咏梅等都给予赞扬,对于大家的夸奖,王源谦虚感谢了导演以及各位前辈老师的指导,让他对表演有了新的认识:“演一个角色不仅仅是说出台词,做出开心或愤怒的表情,是真的要融入角色中去,真正学到的”。

此外,以色列导演那达夫·拉皮德的《同义词》捧得最佳影片金熊奖,影片由法国、以色列和德国合拍完成,讲述一名以色列男子尝试忘却原来身份、融入法国社会的故事。弗朗索瓦·欧容的《感谢上帝》获得评审团大奖。

明年柏林电影节改在奥斯卡之后举办

2020年是柏林电影节的70周年,将改至2月下旬至3月1日之间举行,这意味将在美国奥斯卡颁奖典礼之后举行。

近年来,柏林电影节日渐星光冷淡,每年红毯都见不着什么大明星,无疑在欧洲三大电影节中最落寞的一个。柏林电影节紧贴奥斯卡之前,北美颁奖季已进行到尾声,借柏林来预热的意义已丧失。另外电影人和公众的精力这时候都放在奥斯卡上,也无暇顾及柏林。去年奥斯卡宣布,从2020年的颁奖典礼可能提前至2月9日举行,比往常早两周。显然,柏林电影节为此推迟2020年的举办时间,也是不得已的“自救”举措。

此外,在担任柏林电影节主席将近20年后,迪特·科斯利克今年将卸任,这意味着,在第69届柏林电影节落幕后,"科斯利克时代"也划上了句号。第70届柏林电影节将由卡洛·查特尔接任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