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胜利:浅谈观日本大河剧《真田丸》

深夜无事,像往常一样打开b站,随意浏览着视频。忽然发现已经消失匿迹多年的日本大河剧《真田丸》又可以看了。雅人叔演的《真田丸》虽然不如李狗嗨要出名,但是仍然可以称之为一部良心之作。

《真田丸》主要是讲述日本战国时期传奇人物真田信繁的一生,这部剧并没有过多渲染主角的个人英雄主义,反而突出的是主角所在的真田家:老谋深算,纵横捭阖却又一生挣扎的父亲;见识短浅,喜欢华美服饰自称是京都公家之女的母亲;德高望重,识得大体,温柔慈祥却又意志坚定的祖母;像男人一样勇敢的姐姐和虽然优柔寡断、胆小怯懦但又时时刻刻心系家庭的姐夫;以及老实稳重的大哥和自幼喜欢调皮捣蛋的主角,他们一起构成了这样家庭,就像一艘飘摇不定的一叶扁舟,游荡在日本战国这一狂风骤雨的大海上。

相比起日本战国时期的豪雄织田信长、德川家康等世家大族,真田家就像是一只毫不起眼的蝼蚁。但相较于其他家族,这个小家族为了生存,却异常团结。被丰臣秀吉称之为“表里比兴之者”的父亲真田昌幸,用尽自己的所有智谋,不停游走在刃间,只求保全自己的家人。这种家人至上的传统,可以说是真田家的立足之本。这种传统在日本动漫《夏日大作战》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夏日大作战》女主角的家族“阵内家”即是以真田家为原型)。

在战乱年代,对于像统一天下的英雄来说,征战杀伐攻城略地才是唯一追求。但对于像真田家这样毫不起眼的小领主甚至广大百姓而言,守护好自己的家庭,让自己的家庭能在乱世中生存,才是最后的胜利。因此,相较于主角真田信繁,其实我个人更欣赏信繁的父亲真田昌幸,他在最后德川家康与石田三成矛盾已经不可调和即将开战的时候,他没有立即选择加入任何一方,而是理性分析。当他分析出虽然石田三成的实力大于德川家康,但战争经验却远远弱于德川,因此在无法判断出谁会取得最后胜利的情况下,他让长子真田信幸带领着一部分家臣加入德川一方,而自己和次子信繁加入实力略强一些的石田一方,并且相互约定,无论哪一方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胜利一方的真田族人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保全战败方的真田族人。

结果,虽然真田昌幸和二儿子信繁在第二次上田合战中以数千人的兵力成功阻击了德川秀忠三万八千人的部队,但是石田三成却在关原以绝对优势的兵力败给了身经百战的德川家康。战争结束后,石田一党被赶尽杀绝,真田昌幸和真田信繁大胜了德川家的大公子德川秀忠,秀忠决意要将真田家全部斩首。幸得当时在德川家屡立战功的真田信幸拼死求情,才得以保全真田家的所有人。虽然昌幸和信繁最终被流放高野山,但真田一族也算是迎来了太平。至于真田信繁后改名真田幸村参与大阪冬之阵和大阪夏之阵,且最终战死沙场,更多是真田信繁自身的情感驱使,毕竟石田三成是他的挚友,丰臣秀吉是他的伯乐,大谷吉继是他的岳父。为了这三个人,他也要和德川家康拼命一搏。虽然最后饮恨疆场成为悲情英雄,但他也在人生中的最后一战里大放异彩,甚至差点杀了当时已年过七旬的德川家康。即使他失败了,但也成为了日本人心目中的英雄。“日本战国第一兵”的形象,也不断出现在后来日本的文学作品以及影视、动漫、游戏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个身着赤铠,手持十文字枪的青年武者形象跃然纸上……

那么真田昌幸让信幸、信繁两个儿子分别加入两个敌对阵营的决策是对的吗?不能说完全是对的。因为这个决定其实就是一场赌博,稍有不慎,最后的结果很可能保不住父亲昌幸和二弟信繁的性命,甚至会连累到大哥信幸。这个决定存在在着极大的风险,但这个决定可以说是最理性,风险最小的决定。真田昌幸的心中始终都坚信着,无论是德川家康胜利,还是石田三成胜利,都不能让真田家灭亡。因此才会在对立双方各埋一颗种子,最后终究会有一颗生根发芽,从而使真田一脉得以延续。

日本战国时代,无数的家族都随着历史的尘埃一同覆灭,其中不乏织田、丰臣、北条、武田等这样的大家族,像真田这样的小家族瞬间覆灭的更是数不胜数。真田氏在真田昌幸的智谋下得以在乱世中保全,并延续到至今,实在是令人感叹。

(另外说两句:真田昌幸可谓是日本战国时代第一智将,他的智慧不仅用于权谋,更在战争上发挥的淋漓尽致。他指挥的第一次上田城合战,以不足一千的兵力战胜了德川名将鸟居元忠带领的八千德川军。而第二次上田城合战更是以数千兵力打赢了德川秀忠的四万人。在日本战国时期能和这两场战役媲美的我个人认为只有织田信长的桶狭间之战和北条家臣成田一族的忍城之战。桶狭间之战不用说了,织田信长成名战,早已彪炳史册。但这个忍城之战可以说一说,当时的双方:攻城方是石田三成、大谷吉继、长束正家等名将,带着两万七千人马将忍城团团围住,而忍城一方既没有名将,也只有区区五百人马。但是就是打不下这小小的忍城,甚至忍城的主家北条氏的主城小田原城陷落了,这个忍城还是依然靠着几百兵马坚守着,可谓是奇迹。如果想了解这段故事,可去看日本电影《傀儡之城》。)

说了这么多题外话,继续回归主题。对于像丰臣秀吉、德川家康这样的强者,猎取天下才是最终目标。对于真田昌幸父子这样的弱者,或许保全自己的家庭才是最重要的事。孟子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同实力的人所拥有的追求和责任也是不同的。或许以真田昌幸的智慧,完全可称雄一方,也可抛弃家庭参与乱世的豪赌。但他始终没有那么做,也许是在长蓧的战场上他的两个兄长的死警醒了他,残酷的战争并不能带来无上的荣耀,只会带来家族的毁灭和生灵的涂炭。于是那个在战场上竭力厮杀的武藤喜兵卫(真田昌幸在长兄真田信纲死前曾被过继给武藤家,故得名武藤喜兵卫。后来在长蓧真田家的长男真田信纲和次男真田昌辉战死,才改名为真田昌幸以继承真田家家督。)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那个用自己的智慧与权术保全所有家人的真田昌幸。

元代文学家张养浩曾发出过“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感叹。其实真田家也是如此,无论兴亡成败,能在乱世中得以生存,在盛世中得以延续,才是最后的胜利。此点说来,中国三国时期也有一个家族,也许用了和真田家一样的策略,但结局却和真田家截然相反,实在是值得人们思考。

这个家族便是琅琊诸葛氏。诸葛家有兄弟三人,诸葛瑾出仕吴国,官至吴国大都督;诸葛亮不用说,众所周知的蜀国丞相;而另一人诸葛诞,在魏国官至征东大将军。按照逻辑,无论是哪个国家最后统一了全国,诸葛氏都能够很好的延续下去。然而他们的结局却又是那么的不尽如人意。

诸葛瑾死后,儿子诸葛恪官拜吴国丞相,权倾一时。但却因独断专权,被小人在宴会上所杀。诸葛亮死后,儿子诸葛瞻、孙子诸葛尚与邓艾战于绵竹,最后双双殉国。诸葛诞因反抗司马师、司马昭两兄弟,起兵谋反,最后被夷灭三族。原本万无一失的保全策略,却落得如此悲剧收场,实在是令人惋惜。而被成为“龙虎狗”的诸葛三兄弟,也随着历史的尘埃随风消逝。

为什么琅琊诸葛氏和日本真田氏用了同样的策略,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结果呢?我认为有以下两点原因:

第一,时代差异导致结局差异。三国时代虽然表面上是魏、蜀、吴三国争霸,但最终的赢家却是司马氏,诸葛氏完全没有预料到司马氏统一全国这一可能性,因此下得三注都是错的。而真田家面临抉择时,真田昌幸心中早有定论,除了德川家康和石田三成守护的丰臣家,不可能有第三个人再跳出来统一全国。

第二,家族至上的观念高于君主至上。纵观诸葛三兄弟,尤其是诸葛亮。哪个不是摆出一幅“士为知己者死”的状态。诸葛亮能为刘备的三顾茅庐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恪能为孙权的知遇之恩打出东乡大捷,而诸葛诞能为曹魏起兵反抗司马氏。在他们心中,曹、刘、孙三家的地位远远要高于他们诸葛氏。而真田家不一样,真田昌幸早年就为了自己家族,斡旋在织田、上杉、北条、德川等大族之间,不断地背叛、归顺为的就是自己真田家族的生存。各个大族对于真田昌幸而言只是一颗颗比较大的棋子,真田昌幸用自己的智慧操控着这些棋子,以求家族的生存与延续。

第三,真田氏的宽厚与隐忍。真田昌幸的长子真田信幸是真田家一颗重要的棋子,大哥信幸不同于二弟信繁,他隐忍,识大局且没有野心。因此即使在德川家也是平稳生存,不求贤达。但反观诸葛三兄弟,诸葛亮、诸葛恪还有诸葛诞哪个不是独揽大权野心勃勃,但最后都是亡于权谋,没能真正明哲保身。

因此,对于胜利而言,没有唯一的标准。对于帝王将相,最后的胜利是统一全国,登上皇位,君临天下,四方来朝;而对于像真田家这样无数的小角色,最后的胜利,是家族的生存与延续。谁当皇帝谁做天下,我并不关心。我只关心的,是自己的家人,与浓厚的亲情。只有家庭延续兴盛,才是最后的胜利,否则最终也不过只是“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