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圈的“莎翁”和“海青”,吃过玩过看过又随遇而安的奇人

昨天写相声皇后回婉华的时候笔者提了一嘴沙广森,得,今天就聊聊这位相声圈的“莎翁”。

说到沙广森就要提到两件事,第一件就是他在《100年的笑声》里精神矍铄的接受采访,《雷雨》的台词张口就来,几十年前的外国衣服品牌记忆犹新,用网友的话说,那一看就是年轻时吃过看过玩过的人。

细看一下资料,人家沙先生早年在北京是唱流行歌曲的红人,更是排练文明戏和话剧的导演,能唱能导能演,正经的文化大师,还曾被北京市文化委员会授予特殊贡献奖。

然后第二件事,就是沙广森逝世前王声王玥波曾经去他家看望过这位世外高人,没想到这位曾经在北京城叱咤风云的才子晚年生活竟然如此潦倒,这让网友们颇为感慨。

对于沙广森的经历,网上的资料很少,有些地方也有谬误,笔者一一考证了一下。

1.网上有人说沙老是三四十年代的红歌星,这个应该是有问题的。因为沙广森出生于1930年,逝世于2018年,享年88岁。这个出生年月很难支持他在三四十年代就是京城红歌星的说法。

2,有些资料上说沙广森是师从于张杰尧张傻子,是寿字辈相声演员。这个也是有问题的。笔者也考证了一下。首先,沙先生会说相声,有老听户在北京听过他说《八扇屏》,基本功还是可以的。其次,沙先生虽为相声演员,却并不是相声族谱上的人。也就是说他的师承是不被承认的。

按照沙先生自己的说法,他是张杰尧的徒弟。但他和张杰尧的交集很少,能查到的只有五十年代一段时间,张杰尧当时定居西安,沙广森去西北大学上学。这个时间段双方是有交集的,其他时间张杰尧在北京呆的时间都不长,也许沙广森在大学期间或者在北京某个时段受过张杰尧指点,但肯定没有摆知。如果张杰尧承认他是徒弟的话,那他就不叫沙广森而叫沙松森才对。可能也是由于有一段在西北生活和说相声的经历,沙先生也算是西北相声的拓荒人之一。

其实辈分这个东西,就算张杰尧去世了无人证明,只要你人缘好也不是没有承认的可能。比如张文顺,相声圈对他是否拜师佟大方一直有不同说法,不过张文顺人缘好一直就没人做这个文章。再比如杨少华,其实他是否拜师郭荣起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但是他人缘不好,所以这事的争议一直都在。

沙广森先生呢,应该是比较恃才傲物那种,虽然他九岁就开始说相声,但是他大部分时间是以表演文明戏话剧和唱歌为主,只是到了晚年才又开始说相声,央视导演在拍摄纪录片的时候把他也算到相声演员里,从职业上来看似乎也没毛病。但是相声界就未必承认他的师承了。用马贵荣先生的话说,他和张杰尧的关系更像是刘德华和他的川剧变脸师傅关系一样。所以,沙广森先生可以说是是不折不扣的海青。

当然也有网友对张杰尧的师承提过异议,认为张杰尧才是相声史上最大的海青。这个吧,虽然张杰尧曾经不被相声界认可,但最后还是和解了,起码在相声谱系上张杰尧的师父名正言顺是高闻元,也就是说张杰尧是德字辈的。同样,在相声谱系上,张杰尧的徒弟名单里没有沙广森,那这就盖棺定论了,也不会有哪个寿字辈的人去代拉师弟给沙先生一个辈分。

来,开始蹭WIFI了。沙广森和郭德纲王玥波他们也是有点儿渊源的,那就是京味茶馆。早在冯建华先生开设京味茶馆的时候,王世臣沙广森这些老头还过去喝杯茶顺便说一段,后来王玥波张伯鑫孙越徐亮李菁也加入进来,然后就是小黑胖子参加。而且后来沙广森还偶尔去广德楼演过几次。如果非要把德云社开始时间算成1996年的话,那沙先生没准儿还是德云社的奠基人之一呢。

沙先生有句话特别能体现他的性格:“说着相声,死在天桥的舞台上,是我最大的心愿。”而天桥就是他从小说相声的地方。

最后还是用马贵荣老师的话概括一下沙广森:沙先生是一位享过大福见过大世面而又淡定随遇而安的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