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金宝成龙的师弟,动作设计被质疑“没有风格”,杜琪峰这样回应

谈到“七小福”戏班,相信很多人都会产生一种膜拜心理:它因走出过大名鼎鼎的洪金宝,成龙,元奎,元彪和元华而极具传奇色彩。其实“七小福”是个泛指,其成员并非只有七个人,此外还有元庭,元泰,元德,元武,元秋等另外十几位师兄弟(妹),只不过历经岁月变迁,有人泯然于众,有人却在影坛光芒四射,为人牢牢所记。其中还有这样一位人物,平日里因他为人低调,极少受到人们关注,但同样为华语动作电影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他就是香港著名武指元彬。

相信常看港片的朋友,对元彬一定会有印象:像《古惑仔3》里出来阻止洪兴东星两方火并的警官牛雄,《龙城岁月》开头的香主就是元彬。由于他不太喜欢像师兄洪金宝,成龙,元彪,元华那样常常在台前露面,即使“出镜”也几乎都是客串,“施展拳脚功夫”的机会也并不多,以致很多观众并不会特别关心他到底是谁。

元彬本名陶周坤,原籍南京,香港出生。因家境贫寒,元彬8岁时被酷爱京剧的父母送往于占元的中国戏剧学院学戏,与洪金宝,成龙,元华,元彪等人成为师兄弟,后来在韩英杰的引领下进入香港电影圈,一开始从事的也是武行和替身,多在电影里扮演一些虾兵蟹将的小角色。当年,他同样和师兄们一起参与了李小龙《精武门》以及《龙争虎斗》的演出,主要是替片中的演员们完成他们完成不了的高难度摔打动作,因此当时他和元华也被并称为功夫片里的“替身王”。

由于元彬做武行时表现突出,得以与当时如日中天的邵氏公司签约,与胡金铨、楚原、孙仲和鲍学礼等大导演都合作了个遍。在此期间,他还跟随刘家良和唐佳等人学习如何设计武打动作,有这么多优秀的导演和优秀的武指为之传授经验,再加上勤奋肯学,所以使他快速掌握了武侠功夫片的拍摄技巧。

随着功夫片和武侠片在九十年代进入了又一个兴盛期,有拍戏经验和武术根基的元彬加入了程家班成为程小东的副手,并参与了《笑傲江湖2之东方不败》,《新龙门客栈》和《倩女幽魂3之道道道》的武打设计。在这几部电影里,程小东主要拍局部威亚戏,而需要动用大量群演的大场面则交给元彬负责。由于其现场调度和协调能力强,拍出来的大场面效果也颇为理想,因此又被徐克看中,在《黄飞鸿3之狮王争霸》里终被提拔为“正武指”,其中那些群狮起舞的大场面就是由元彬所完成。随后他又被徐克委以重任,独立执导了《黄飞鸿4之王者之风》,同年又仍以主力武指的身份参与了《黄飞鸿5之龙城歼霸》的设计工作。

由于以上两部《黄飞鸿》要秉持前三部的动作风格(威亚动作戏),这决定了元彬只能去模仿程小东或袁和平,发挥空间十分有限。直到1995徐克开拍另类武侠片《断刀客》时,终给了元彬以真正大放异彩的机会。因本片跟徐克以往任何一部的武侠片都不同,其质感更粗砺也更厚实,对武打设计的要求也更趋向于写实。为了拍好片尾处定安和飞龙那场旷世的“快刀决斗”,元彬可谓挖空了心思,最后运用少量威亚特技表现出人物出招时和移动步法的“快”,又不乏对“见招拆招”的细微展示,最后做出了能让人拍案叫绝的效果。

元彬虽然参与过大量古装武侠片的幕后创作,但不同的是他又不甘于只做一个传统的武术指导,为了突破桎梏,能够适应时装动作戏的要求,他还下功夫研究如何能将枪战戏,爆破戏甚至是飞车戏拍得好看,所以当后来武侠片渐渐走向式微时,他便可立即“转型”动作特技师,以保证自己不被淘汰。

元彬担任特技指导的时装戏,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他与杜琪峰,与银河映像合作的那些黑色经典。两人于电视台时期便已结识,待1995年杜琪峰在拍《无味神探》时便请来元彬设计枪战场面,自此开始,两人开始了默契十足的合作。十几年来,元彬已几乎成为银河映像的“御用动作设计”,像《非常突然》里的街头混战,《柔道龙虎榜》里的柔道较量,《真心英雄》里浪漫且残酷的枪战戏,《大事件》里的七分钟长镜头,《文雀》里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的“扒窃”场面,无一不是元彬武指功力的体现。

在上世纪功夫武侠片极易“出彩”的年代,武指们拍出的“名场面”越多,知名度当然就越高。为此,当年元彬还受邀远赴美国为洪金宝主演的《过江龙》第一季担任副导演。由于不习惯美国拍摄制度的缘故,元彬又回到中国,不过他与很多去美国“镀金”归来,武指风格变得“不再纯粹”(即武打设计兼顾东西方观众口味)的武指不同,此次美国之行却愈加坚定了他要大力弘扬中国武侠文化的决心,于是当他为张纪中监制的央视版《笑傲江湖》做武戏导演时,其武打设计不仅保留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但节奏却比以前更快。

“在动作设计上不固步自封,勇于不断开拓创新”一直被元彬当作自己的座右铭,这也是近十年以来,他仍屡屡贡献出“视觉奇观”的关键所在:譬如《龙门飞甲》中那场惊天动地的暴风眼中的对决,《智取威虎山》里203小队围剿座山雕老巢的压轴大戏,还有《一个人的武林》甄子丹王宝强在车来车往的马路中间的决斗,都可算是元彬的“创新性杰作”,特别后者还让元彬和严华一起拿到了金像奖最佳动作设计奖,可谓实至名归。

有很多人说,元彬的武指风格并不算明显和突出,甚至是“没有风格”——他不像洪金宝,成龙,袁和平或程小东一样,人们一看电影,就能猜到这些动作设计大概会出自谁的手里。因为在元彬看来,武打动作不能脱离于故事本体,有时候为了整部电影的大局,武指个人化的东西可以被扔掉,导演想要什么就给他什么。像杜琪峰便曾这样评价元彬:他绝对服从导演,绝对能够辅助导演去做到他们的要求。而刘德华也以“他做到了李小龙所说的水的哲学”来形容元彬的武指特点。

能帮助导演将其想法完美地呈现于大荧幕,再加上参与过大量的现代戏和古装戏,已累积了丰厚的动作设计经验,这是元彬至今仍能站在华语影坛武指行业顶尖位置的重要原因。有道是“重剑无锋,大巧不工”,用这句话来形容元彬恐怕再合适不过了,期待未来的他还能为我们屡造惊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