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童玉女与周公桃花女

古人有诗云:“金童擎紫药,玉女献青莲。”这金童玉女照道教的说法,凡是神仙所住的洞天福地,皆有得道的童男童女来伺候他们,叫金童玉女。玉女本指仙女,后来仙人的侍女也叫玉女。

神仙们虽说生活过得逍遥自在,可还是不能没人伺候,而且听差越多越好,这当然得跟级别挂钩。高级天神如三清之一的太上道君,身旁有金童玉女各30万侍卫。真不知他怎么使唤!据《玉皇经》讲,头号天神元始天尊竟有灵童玉女9000万人之众!太上道君与之相比,可谓小巫见大巫了。

武当山许多宫观中真武大帝的两旁,常塑有一金童、一玉女,二人捧册端宝。他俩的身份是听差加秘书《真武本传妙经》说,金童、玉女是分掌威仪,书记三界中善恶功过的小神,还有那么点权力。这两位,在民间又常俗称周公、桃花女。

有趣的是,金童玉女大量出现在宋元以来的戏剧中,成为神仙戏中的重要角色。剧中的男女主角常被说成是天界的金童玉女下凡,最终也差不多都以大团圆结局。

至于金童玉女又是周公、桃花女的说法,源于元明戏曲和小说。桃花女故事在民间流传久远,在元代就已有《桃花女破法嫁周公》(又称《破阴阳八卦桃花女》)杂剧。戏的剧情是:有个算卦的周公开业30年,从无差错,一天有位婆婆前来算命,周公掐指一算,说她的儿子石留柱出门在外必遭横死。石婆婆痛心彻骨,回家途中遇见了一个姑娘,就是桃花女。桃花女见她满脸戚容,了解了内情,便教给她禳解之法,救了石留柱。石婆婆见儿子活了命,便去找周公退卦钱,说他的卦不灵。周公又给仆人彭祖算命,说他将不久于人世。彭祖很着急,便偷偷去找桃花女,桃花也教给他破解之术,彭祖便依法祭拜北斗,得以延年益寿。周公一见彭祖越活越精神,十分诧异,问清原委,顿生妒意,由妒生谋,便让彭祖作媒,要娶桃花为儿媳。

桃花进门后,周公屡次三番费尽心思要害死她,但都被她识破,反而差点害死自己的女儿。桃花后来还使周公一家死而复生。周公复生后,真武大帝出场,说明周、桃二人是金童玉女转世,业障已满,应复归天位。《桃花女》的戏曲一直流传至今。

桃花女故事也被吸收进小说中,《西游记》和《平妖传》中,都提到过“桃花女先生”。清代还出现了几种专写桃花女的小说,其中以《桃花女阴阳斗传》(简称《桃花女》十六回)最有名。小说博采历代里巷传说,突出了桃花女向“人之死生大数”(“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舍命抗争的形象,在众多神魔小说中独开生面。

书中不少描写,再现了古代婚丧习俗,颇有民俗学价值。桃花女所用的镇破凶神恶煞的道法、器物,有些已成为风俗,传至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