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大图欣赏古代玉器巅峰之作 曾侯乙玉16节镂雕龙凤玉挂饰

前两期分享的是南越王的龙凤配和玉组佩,每件都可堪称中国古代玉器的稀世珍宝。本期给大家分享的是这件古玉更是刷新了中国对古玉认知的巅峰之作,曾侯乙玉16节镂雕龙凤玉挂饰。

曾侯乙玉16节镂雕龙凤玉挂饰

首先,这件玉器选材是新疆和田玉子料。当然我查阅的资料并未说明是子料,但是从油性和颜色的变化上可以推断是和田青白玉子料。另外,在东周时期,人们应该还不会使用开采难度超大的山料。整件玉挂长48厘米,宽8.3厘米,厚0.5厘米。整体是一个条大龙的形制,上面又雕刻了37条龙、7只凤和10条“蛇”。

曾侯乙玉16节镂雕龙凤玉挂饰 局部

整条玉饰采用了分雕连接法,也就说把一块玉做成两件或者两件以上又互相套在一起不可分开的玉器。这件玉饰就是由用5块玉做成5组玉佩再由三个榫卯结构的玉环和一个玉钉相互连接组成的十六节玉挂。

曾侯乙玉16节镂雕龙凤玉挂饰 局部

这种用分雕法的玉器成品,从石器时代开始包括整个商周、汉唐、宋、元、明一直到乾隆以前,仅此一件。长期以来人们都以为这种分雕法从乾隆时期开始出现的,所以我们很难想象早在东周时期人们就已经能做出这种超级复杂和反复的玉雕作品,可见当时的琢玉工艺的高超程度。

曾侯乙玉16节镂雕龙凤玉挂饰 局部

琢玉琢到前2000年无古人后2000年无来者的作品仅此一件了。制作这件作品的难度有多大呢?即使是现代人用最先进的雕刻机仿造这么一件玉器所花费的时间也是要按月计甚至按年计的。何况古人用麻绳锯玉,用青铜和沙子琢磨,并且古人做这种玉器只能在光线好的白天才能做,所以根据我的推测,这件玉佩很有可能穷尽了玉雕师傅一生的精力。

曾侯乙玉16节镂雕龙凤玉挂饰 局部

更有意思的是,整件玉饰长度只有48厘米,因为出土的时候放在头部的位置,所以考古学者就猜想是头部的挂饰。但是我认为作为头部挂饰存在很多疑点。

连接部位的榫卯结构

1、如果是挂个半米长的玉饰在头上并不是很美观。 2、其他墓葬出土的头饰也未见如此繁复的玉饰。3、一般人的头部活动比较大,挂在头部对这种玉饰的连接部位伤害极大。当然学术界对此也有很多争论,所以到目前为止这件玉挂的作用仍然是个谜。

分雕连接局部

也有学者推测这是一条玉腰带,那为什么这么短呢,因为没有完工曾侯乙就升天了。由于这件玉器做了很多年,曾侯乙又非常喜欢,所以陪葬的时候就放了一条半成品的腰带。由于是半成品,曾侯乙又很喜欢,自然就放他的头部旁边了。

局部破损

当然,从情感上,小编更喜欢这位学者的推断,用一生的时间做一件玉器,玉未做完人已归天,留下的遗憾也是一种美。

局部白化

我们也可以从这些细节图中学习一点古玉鉴别的小技巧。玉石的白化现象是高古玉的一个特征,我们看看这件玉器局部的白化是很自然的,跟酸蚀出来的完全不同。经常用手盘古玉,这些白化的地方会慢慢变润。我亲自试过,的确如此。

雕琢的工痕

由于古人用沙子作为开玉和琢磨介质,所以这种锯玉和研磨、抛光的痕迹跟现在的也完全不同。后面我会写一些古玉鉴别的小技巧。

局部

每个细节都繁复细致,可以说360度无死角了。前面说了整件玉饰雕出37条龙、7只凤和10条“蛇”。

局部

放大观察,这是十条小蛇之一了。其实,这一点我认为这不是蛇。古人认为龙小的时候没有角和脚也没有翼,这就和蛇看起来没有什么区别。玉饰上雕37条大龙+10条小龙肯定比37条大龙+10条蛇更符合逻辑,你说呢?

4节龙凤玉佩

同一墓中出土的4节龙凤玉佩可以通过榫卯结构和玉挂饰相连,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似乎能说明此玉挂式一件未完成的作品。你怎么看呢?欢迎给小编留言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