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迪顾问重磅发布:生物医药产业科创板首发潜力企业

随着科创板的设立以及注册制试点主要制度规则的正式发布,生物医药板块受到极大关注。2019年3月11日,赛迪顾问医药健康产业研究中心在解读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机会的基础上,重磅发布科创板生物医药板块首发潜力企业名单,并对企业及投资人提出策略建议。

赛迪顾问医药健康产业研究中心总经理宁玉强认为,生物医药产业正在成为各国战略焦点,技术进步、老龄化加深等因素推动全球生物医药市场规模稳步增长。2018年全球生物医药市场规模突破1万亿美元,同比增长5.5%。2019-2025年,全球生物医药市场规模将保持4%-7%的增长率,到2025年将达到约1.5万亿美元。在全球生物医药市场规模不断增长的大环境下,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市场占比不断提升:2011-2015年美国对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增长的贡献率达55%,中国仅占12%;2016-2020年美国贡献率下降至41%,中国达到19%。

中国对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增长的贡献率提升,受益于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十二五”规划、科技部“十三五”生物技术创新专项规划等均对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提出创新要求。在政策的引导下,中国逐步从制药大国走向制药强国,从仿制为主走向创新为主。

但我国生物医药产业仍面临创新能力不足、企业竞争力不足、医疗保障水平低等问题,严重制约产业发展。赛迪顾问认为,问题和机遇是并存的,随着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进入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新阶段,未来将带来六大机遇。

机会一:创新模式由封闭式到开放式,VIC模式将成为下一个焦点。未来随着知识产业化、资源资产化、资产证券化的转变,由资本助推、专利授权、研发助推的VIC研发模式将成为主流。

机会二:研发生产由工业化转向数据化,患者数据将指导药物研发生产。研发环节将从基于化合物、基于靶点的研发方式,发展为具备精准数据支撑、以病人为核心的研发方式。生产环节将应用数字双胞胎系统、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提升生产灵活性,模拟生产环境。

机会三:研发焦点由仿制药到创新药,CAR-T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国内在CAR-T领域的研究与美国并驾齐驱,截止2018年7月,我国在研CAR-T项目数量超过150例,仅次于美国。可以预见,CAR-T将成为我国医药创新的下一个风口。

机会四:药品功效从广谱作用到靶向作用,联合用药大势所趋。随着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技术的发展,个性化诊断、靶向药物成为可能。而联合用药能够缓解靶向药物耐药性问题,治疗效果突出,市场优势明显,将成为重要的给药方式。

机会五:医疗器械由仿制到自主创新,产业分工更加专业化。面对全球化医疗器械市场的竞争压力,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创新能力将不断提高,产业领域内部分工也更为清晰、专业。

机会六:诊疗方式由同病同治到同病异治,个性化医疗开启下一个时代。在新技术应用和消费观念转变的推动下,未来治疗将以患者年龄、性别、基因等数据信息为基础,发展个体化诊疗。个体化医疗贯彻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的全生命周期,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亿美元。

赛迪顾问医药健康产业研究中心在科创板主要制度规则的基础上,遵循科学、系统、客观、可操作、可获取、可对比的基本原则,从新药研发、知识产权、临床试验、融资能力、成长潜力五个方面,综合运用多种大数据分析方法对企业进行科学评价,围绕生物制品、高端化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四大板块,发布生物医药科创板首发企业名单。

生物医药科创版首发潜力企业名单一:生物制品

生物医药科创版首发潜力企业名单二:高端化学药

生物医药科创版首发潜力企业名单三:高端医疗设备与器械

生物医药科创版首发潜力企业名单四:医疗服务

最后,赛迪顾问医药健康产业研究中心总经理宁玉强对正在经历产业转型和产业创新的企业及投资人提出了三条建议:①建议关注国家长效监督机制构建,规避合规风险,谨慎筛选标的;②建议关注国家药品采购方式多样化趋势,创新估值体系;③建议关注企业生态圈建立,整合资源,探索长期高价值业务。

赛迪顾问是中国首家在香港科创板上市,并在业内率先通过国际、国家质量管理与体系(ISO9001)标准认证的现代咨询企业,直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公司总部设在北京,旗下拥有赛迪经智、赛迪经略、赛迪方略、赛迪设计和赛迪监理五家控股子公司,并在上海、广州、深圳、西安、武汉、南京、成都、贵州等地设有分支机构,拥有300余名专业咨询人员,业务网络覆盖全国200多个大中型城市。

(医药健康产业研究中心 张婉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