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没考好就“质疑”压分,这届考生不行?

随着各地考研成绩的公布,2019年290多万考研大军,几家欢喜几家愁,大家纷纷在网络上晒分数,有人400多分,欢天喜地,有人分数却徘徊在历年的国家线附近,纠结、忐忑又紧张,而有些低分的同学知道已经考研无望,要么开始准备二战,要么已经开始准备找工作了。

首师大回应质疑

不过,也有一些“没考好”的同学却在网络上“质疑”学校压分。早前多位同学“质疑”华东师范大学“恶意”压低考研专业课分数,后来又有多位同学“质疑”首都师范大学大学考研压分,认为自己的专业成绩与估分成绩出入较大,肯定是学校“搞了鬼”。

网友的质疑

首都师范大学回应称,首都师范大学考研专业课压分,经过核实,学校并不存在压分的情况。当然,很多同学表示理解,自己没考好就“质疑”压分,赖学校、赖老师,难道是这届考生不行?首师大今年因为报考人数多,硕士的总体上线率还是要高于往年的。但还有很多同学依旧“认定”学校压了分,自己辛苦一年,换来的却是这种结果。

首都师范大学

那么,考生为什么“质疑”学校压分?

实际上,每年考研都会有同学质疑学校专业课存在压分现象,例如去年中国海洋大学同样被“质疑”专业课压分。考生“质疑”压分的原因在于,一方面考研大部分属于学校自主阅卷,很多专业课老师在阅卷时比较严格,历年很多发达地区的学校或多或少都存在“压分”的现象,另一方面,考生估分成绩与实际成绩存在较大的差异时,往往开始寻求心理安慰,而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考生并不能了解试卷的阅卷结果,对学校压分“质疑”是必然的。

去年被质疑的中国海洋大学

当然,学校同样存在压分动机

其实,很多高校在硕士招考中确实存在压分的动机,尤其是一些发达地区比较有实力的大学,报名人数众多,通过提升阅卷的严格程度,能够将很多同学的考研分数压的比较低,这样这些同学就有可能因为没有通过国家线而失去调剂的机会,学校在没有招满的情况下,就有机会接收34所考研自主划线院校落榜的调剂生,在某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些调剂生的无论是第一学历还是学术背景都不错。高校考研“压分”,对于很多普通大学、二本大学的同学来说,并不公平。

前几天被质疑的华东师范大学

尽管考研“压分”现象是对考研公平性的一大挑战!但无论无论这种现象是否存在,只要自己足够优秀,相信无论报哪一所大学都不会心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