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粤港澳大湾区之东风 碧桂园蓄势再出发

日前,筹备多时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重磅出炉,粤港澳大湾区这个涉及“一国两制”,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有着7000万人口,经济总量达到1.5万亿美元的庞大市场,迎来了相互“拆墙”、深度融合的契机。

正如人们所关注的,粤港澳大湾区不仅连接基础设施和交通,而且还连接贸易、金融与技术。如何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如何实现大湾区内人流、物流、资金流等互联互通?两会代表委员纷纷支招。

1、两会热议粤港澳

大湾区粤港澳三地之间的联动成为两会期间大家关注的焦点。

在今年两会上,香港特区工联会4名代表委员带来的12项议案提案,均拿出了与大湾区建设有关的具体意见,其中包括完善港人内地就业保障,促进大湾区内人流、物流、资金流及信息流更加通畅。

当前,世界上有三大国际一流湾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都具有开放性、创新性、宜居性和国际化等重要特征,湾区内以其开放的经济结构、高效的资源配置能力、强大的集聚外溢功能和发达的国际交往网络,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引领技术变革的领头羊。

珠三角向来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几十年的发展,广东形成广佛肇、深莞惠和珠中江三大城市群。但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参与世界贸易竞争的深入,中国需要有更大规模的城市参与形成更高能级的世界级城市群。在这一背景之下,珠三角和香港、澳门两个实行“一国两制”地区的联动被纳入考量,最终形成粤港澳大湾区的大手笔规划。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组长、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原副司长陈宣庆认为,“城市群的目的主要是解决人口大国城镇化推进进程问题。因为城市群是城镇化人口最大的载体,但对于香港、澳门来说,没有农村人口,也就没有城镇化。”

多位代表委员和相关人士认为,香港是目前全球经济自由度最高的经济体之一,珠三角可以作为香港的腹地,在高科技、先进制造业、金融、青年创业、养老医疗等诸多产业上形成支撑和联动。

全国政协委员、深圳海雅集团董事局主席涂辉龙建议,深圳应在发展空间相对较大区域规划建设一个规模较大的、配套比较完善的、专门引进港澳青年创业者的创客中心。

祈福集团副董事长孟丽红提议,推进三地养老服务合作。孟丽红建议,在大湾区内地城市建立粤港养老服务合作试点地区。比如,佛山、肇庆等地区毗邻港澳,高铁可达,交通便捷,自然环境好,具有良好条件,可以试点建设区域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

在行动上,不少企业已经抢先一步,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公开资料显示,目前碧桂园已在大湾区落地潼湖科技小镇、新能源汽车小镇、思科广州智慧城、顺德机器人谷等多个项目,以高科技产业为核心打造新型城镇,发挥科技创新的示范辐射作用。并相继同清华大学、浙江大学、香港科技大学、西湖大学、东北大学等多所知名高等院校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研发等方面达成战略合作。

2、如何布局大湾区?

当前全球经济体都在争夺高端制造业的话语权,高端制造,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人工智造、5G等都是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

2月18日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在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发展,在智能机器人等重点领域培育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其中之义是推动科技创新,发展先进制造业基地。而粤港澳三地如何联动,又如何落地产业结合?

《纲要》指出了方向:发展特色城镇。充分发挥珠三角九市特色城镇数量多、体量大的优势,培育一批具有特色优势的魅力城镇,形成优化区域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建设智慧小镇,开展智能技术应用试验,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探索未来城市发展模式。

当前,中国城镇化进入到以城市群为核心的城镇化阶段。产城融合的特色小镇成为差异化发展的升级之路。早在2016年,碧桂园就提出产城融合战略,大力拓展以科技小镇为代表的产城融合项目,其构想是要建造以产业为核心,以项目为载体,以产带城、以城促产、产城互动。

这个两年前的战略构想,在今日粤港澳大湾区的框架下去评估,让人感慨碧桂园战略眼光的前瞻性。两年的实践,碧桂园提前布局,悄然打通了湾区发展产城融合特色小镇的路径。

位于广东顺德的机器人谷即是碧桂园布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产业基地的具体实践。

碧桂园起家于顺德,顺德是广东乃至中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拥有美的、格兰仕、海信家电、万和、万家乐、联塑等一大批知名家电和制造业品牌。而机器人产业是“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被视为工业革命4.0时代的代表,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粤港澳大湾区纲要中重点培育的产业项目。

作为世界500强企业,碧桂园拥有产城融合的建设和运营能力,有足够的资金实力和团队能力。珠三角是制造业重镇,发展机器人产业,既有完善的产业链支持,又有巨大的市场。

碧桂园自身就有大量丰富的应用场景,就是机器人的需求者,内需市场巨大。目前,碧桂园地产板块拥有超2000个项目,每年建造几十万套房子,建筑机器人将有巨大的潜在需求,例如砌砖机器人、铺地砖机器人、外观质量检查机器人等。

从盖房子到建设产业基地,对碧桂园来说,是开辟了一个新战场。碧桂园的目标,不只是作为一个房企建一个园区,简单招商引资让企业进来,而是跨界参与、下场参赛,对接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人才资源,连接机器人行业的核心企业,最终搭建一个“大而全”机器人产业链平台。

对这个10平方公里的机器人谷,碧桂园寄予厚望。碧桂园计划五年内投入至少800亿元,预计在2023年建成。顺德机器人谷将引进上万名全球顶级机器人专家及研究人员,形成引领世界先进机器人技术的研发团队,为推进新一代智能机器人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与技术储备,成为中国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表示:“我们期望与来自全世界的高校和科研机构携手,打造世界一流的机器人研发基地,为国家智能制造做出我们的贡献。”

碧桂园的实践,或许将为其他企业提供一个粤港澳大湾区构架下三地校企联合的样本。

对于双方的合作,香港科技大学校长史维表示,“香港缺乏工业、也没有应用的框架,但是在珠三角有大量需求。在地产、建筑领域,像杨主席这么有决心的人,我还没有看到第二个,所以我们的做法也是希望有一个全盘深入、大规模的合作;我们有决心,希望能够用碧桂园的平台,与碧桂园有一个全方位的教学研究、实践应用的合作。”

在全球三大湾区的旧金山,上个世纪中后期,硅谷聚集众多IT电子产业高端人才,迅速崛起成为全球科技创新圣地。

在对标世界的粤港澳大湾区,碧桂园布局湾区的样本——机器人谷,整合粤港澳湾区校企人才及资源,打造珠三角乃至中国的机器人产业高地,未来是否会成为中国湾区的一颗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