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2018年利润预降九成合资品牌“拖后腿”

近日,重庆股份有限公司对外发布了关于2018年的业绩预告。公告预计长安汽车在2018全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区间为5—7.5亿元,相较于2017年同比下降92.99%—89.49%。此外2018年基本约0.10—0.16万元,而2017年的基本则为1.49元,预计公司整体的经营业绩为同向下降的状态。

在此业绩预告中,长安汽车表示:在报告期内公司整体业绩的下滑,主要原因是来源于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减少造成。在此前长安汽车官方披露的产销数据显示,集团2018年共销售213.78万辆,其中长安系中国品牌汽车累计销量149.97万辆,同比下跌23.5%。

从数据上看,长安系中国品牌累计销量占比有得到一定的提升,其中原因之一则是长安汽车在去年对产品加速了的更新换代的脚步,并先后推出第二代逸动、逸动DT、新CS75、第二代逸动XT、新CS55、CS55蓝动版、CS35PLUS等车型。

在合资企业方面,从长安汽车与合资成立的官方产销数据来看,2018年长安福特累积销量为37.77万辆,同比2017年的82.80万辆下滑了54.37%。对于长安汽车与福特汽车而言,无疑是双方目前最为重视和着力发展的关键。

▲福特汽车公司全球副总裁、福特汽车中国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陈安宁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福特车型在华业绩出现下滑后,福特总部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大大提升。并根据福特官网资料显示:2018年10月,福特汽车公司宣布将重新定位其在全球业务范围,其中中国与北美市场将并列为公司的两大核心市场。此外福特公司还任命陈安宁为集团副总裁、福特汽车(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并负责在中国市场的相关业务。而在福特的规划中,计划到2025年底,将在中国市场推出超过50款新车型,其中包括了8款SUV车型,以及15款福特和林肯品牌电动车型。

此外,长安马自达方面也呈现出销量下滑的趋势,2018年累计销量同比下滑11.29%至154762辆。为此马自达还将继续与其合资伙伴长安汽车加强合作,根据中国喜好进行本土化车型开发并推出“中国特供车型”。

不过,在公司业绩利润不佳的背景下,长安汽车正加快向新能源和出行领域转型的脚步。

长安汽车在扩展与公司合作的广度之外,也在持续挖掘着与合作伙伴们的合作深度。长安汽车与华为在LTE-V及5G车联网展开合作后,同年7月又在与新能源领域签署了新的战略合作协议,达成全面深入合作关系。

在“第三次创新”的引导下,2018年的长安汽车在智能网联与新能源领域也取得了不小的进展。据统计,2018年长安新能源汽车累计售出4.24万辆,同比增长约40%。而这与2018年全年先后推出长安CS75 PHEV、逸动EV460、CS55蓝动版等新能源车型不无关系。当前,长安汽车已形成了一个基本完整的新能源产品矩阵布局。

长安汽车公开资料显示,在2017年10月长安汽车发布的“香格里拉计划”中,提出将在2025年全面停售传统意义燃油车,并计划实现全系电气化。2018年8月,长安汽车推出了“北斗天枢”战略,核心是将企业从传统的汽车制造路线向智能出行科技公司转型,并计划到2020年不再生产非联网车型。为此,通过全产业链投入1000亿元的开支,则将是一项向新能源以及出行服务转型中开资占比较大的资金流向。

在车市下行的影响下,长安汽车2018年的成绩单并不十分好看。但从2018年全年的步伐来看,已开始为更加长远的发展未雨绸缪。处于调整周期的长安销量不振尚且情有可原,更加重要的是其长远规划能否奏效。不过,2019年的销量对长安来说依旧是一层巨大的考验,能否在接下来的产品潮中顺利提振销量,或将成为能否继续“保持淡定”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