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旅行,徒步中国日记第五十八日,马哥,深藏不露的赤脚傣医

本来很早就醒来,但是整个屋子关得严严实实,自己也不便随意走动,初来乍到,我不想让主人产生任何误会。

当然,这只是我自己的内心世界,大哥他们或许根本没有不好的想法,要不也不敢随意留宿一个陌生人。

“哎~哟”一声声的哀呼声从楼下传来。

我被声音吸引,赶紧爬了起来。

走出房门,只见来者是一位当地的村民大哥,马大哥正和他说着些什么。

“大哥,早。”我向好心的主人问候。

马大哥抬起头来看着我说了句好,又继续和村民继续交谈,随后走进内屋,不一会儿抱出一个小箱子。

这时村民伸出脚来,露出脚背,马大哥便开始给这位村民的脚背涂抹起什么来。

尽管我不知道他弄的是什么,但抹在脚面上看上去黏黏糊糊的,我猜测应该是当地治伤的一些土方,没想到马大哥还有这一手。

“来,吃饭了,小伙子。”阿婆在厨房里叫我。

我走进到厨房,阿婆已经将饭菜盛好,为了储存体力,我也不再客气,狼吞虎咽地开始进食。

“阿婆,那个马大哥那是擦的什么啊?”我还是很好奇。

“那是我家儿子自己调配的方子,可是治了很多半瘫痪的人呢,而且他还对肝硬化等病症特别有研究,他可是当地的名人哦。”阿婆对于他的儿子满是骄傲。

真没想到,马大哥竟然有如此的医术,在这样的边境小村庄里,用土方治愈就能治愈那么多病人,也算是个世外高人了吧,这也让我见识到了所谓的无所不能的神奇土方一说,心中即使惊讶也是佩服。

不过,这只是道听途说,我无从考证,毕竟肝硬化有那么好治?但,好像也说不准。

我吃饭的时候,阿婆也一直在忙活着,不断地在锅里搅拌着,那是在制作凉粉。

阿婆说,凉粉的制作需要先把米泡一个晚上,然后再倒入锅里开始加水煮三个小时,最后出锅冷却。但是在煮的期间得不断搅拌,这样的凉粉才更细腻,爽口。

“那这么麻烦的工序得卖多少钱一碗呢,阿婆?”我吃完碗中的最后一口饭,坐下来和老人聊了起来。

“五毛钱。”阿婆依旧笑呵呵的回答。

“那么便宜?那这么大一锅也卖不了多少钱嘛。”我很诧异。

“我都是卖给小学生,也不会赚很多钱,一个月也就几百块钱,补贴家用还是够了。”阿婆说话随时都是很灿烂,给人很亲近的感觉。

真是不错的傣族老人,朴实善良,并没有过多的计较,这正是我们现在的人所缺乏的。由于马大哥一家一会要去寺庙,我也不得不先行告辞,合影留念之后马大哥一定要将我送到昨天接到我的地方,坳不过他便领了情。

昨天那位妇人正坐在院内,虽然没有被留宿,我还是乐呵呵地打了个招呼:“大姐,您好啊。”

“进来坐一会儿吧,昨天还真不好意思,因为我家男人不在家,确实不方便,老马家还住得习惯吧。”大姐竟然很激动地向我解释昨天没有同意我借宿她家的原因。

我正在感慨这里人民的善良,大姐很快又告诉我:“你可得小心点,由于吸毒的多,这还是有很多抢人的,我家由于临路,所以院子里的粮食都被偷过好几次呢,现在这不才锁起来的吗。”

这话给我放松的心理又上了个紧钟,不免有些担心起来,谢过大姐,继续上路。

过了这个村子,路边已经少有村庄的影子,只是偶有的路牌指点出山上还零星地生活着一些村落人家。行走在这样青山绿水之间,陶醉在悠闲的自我世界里,也算是一种欢乐。

这些天来,我一直有个心病,就是没决定好在双江与沧源两个边境县之间该做何选择,而此时我已经来到了这个岔口,。一是沿国道214继续前行到达全国唯一一个以四个民族命名的县城双江,二是转向省道314向着另一个佤族之乡沧源进发。

在选择面前,我多少会有些恐惧症,也可以说有些优柔寡断,但是路必要选择其一,立刻马上,而这个选择将引导我今后一段时间的旅行,

好吧,抛硬币吧。双江为菊,沧源为徽。

随着银光坠地,那是菊花盛开,好吧,双江。

或许,我的选择并不是最理想的一条路线,也不是我内心偏向的一条路线,首先是离开了边境地区,再次是离开少数民族更为聚居的地区,而这两者却都是我旅行所追寻的意义所在。

虽然讲旅程的选择对自己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因为任何的线路都是对于未知的探索,但是从心里来讲依旧有一些遗憾吧,不过这也是日后的后话罢了。

人生总是会遇到很多选择,而命运也许都已经提前安排。

既然已经决定,那就走吧,也许双江这条路线也挺好的,谁又笃定不会有其他精彩?

前往双江的路上也要通过边防检查站,而这里的战士格外的认真,之前路过多个边防也没有被检查过的我,在此也被要求出示了身份证,不过配合战士们也是应该的,毕竟我不是一个坏人。

到达县城已经是傍晚,这并不是一个城市建设特别好的地方,在昏暗的路灯下我没有了方向,就在河边的小公园落了脚。

时间渐晚,在散步的居民悉数回家后,我找了片稍微隐蔽的空地搭起了帐篷,尽管夜里不时也能听到外面有人议论着我的帐篷,但这么多天的磨练,我的心里多少也有一些抗性,都累成狗了不睡哪有体力继续行走。

徒步旅行,简单,纯粹,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