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告诉了我什么?

书的封面便是比尔.盖茨和张瑞敏对《原则》作出了高度评价。此外,高西庆(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中投公司前总经理)也对这本书的意义和价值作了点评:

认识达利欧近三十年了,很少见到过像他那样充满济世理想情怀、始终如一地坚持自己诚实做人的原则,同时又能把金融战场上的逆市智慧和铁血规则结合得如此完美的人。《原则》极好地诠释了他这种罕见品质形成的过程和心路历程。非常值得一读。

在开篇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书的作者其人。

瑞.达利欧是全世界顶级投资家、企业家之一,对冲基金公司桥水创始人。桥水创立至今为客户赚取的收益远远超过历史上任何一家对冲基金公司。达利欧认为桥水的成功源自他所奉行的一套原则,而这些原则也是他一生中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

达利欧认为,我们要像看待机器一样看待生活、管理、经商和投资,并将其系统化为一系列原则。这本书阐述了他的原则的两大基石——极度求真、极度透明,并介绍了以此为基础的创意择优,以及可信度加权的决策机制。书中500多原则将帮助我们保持开放心态,看清现实,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从容面对做决策、打造强大团队等问题,更进一步深入认识自我,实现不断成长。

达利欧相信,自己的成功并非因为个人的特质,而是因为他从失败中学会了做人、做事的原则,而大多数人和公司都可以运用他的这些原则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书的末尾简单交代了作者所取得的成就。

对冲基金公司桥水创始人。他出生于纽约长岛一个非常普通的中产阶级家庭,26岁时在自己的两居室公寓内创办了桥水。经过42年的发展,桥水位列美国最重要的私营公司榜单第五位(《财富》杂志),他入选《时代周刊》世界100为最具影响力人物,并跻身《福布斯》世界前100名富豪行列。由于他读到的投资准则改变了基金业,美国CIO经理人杂志称其为「投资界的史蒂夫.乔布斯」。

接着,我将文章中部分精彩章节(打动我的地方)简单总结如下:

1、「我将分享我在心理学和神经科学方面获得的一些深刻见解,并说明我将这些见解应用于私人生活和企业经营。这部分是本书的真正核心,因为它将说明为什么几何任何人都可以将这些原则应用于几乎所有事情」

感悟:跨学科之间的学习在某些问题上的意义可见一斑。

2、在高中毕业纪念册上,我的朋友为我挑选了梭罗的一句名言:「如果一个人和同伴的步调不一致,也许因为他听到的是不同的鼓点。让他跟着他听到的音乐前行吧,不管节奏是迟缓还是激越」

感悟:当你身处逆境时,脑海中这样鼓舞人心、砥砺前行的话太重要了。

3、不断真切显现的最痛苦的教训是,没有任何东西是确定的:总是存在会给你造成重大损失的风险,即使在看起来最安全的押注中也是如此,所以,你最好总是假设自己没有看到全部。这个教训在很多方面改变了我做决定的方式,本书中我将反复提到这些改变,而且我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它们。但在犯下许多其他错误之后,我才彻底改变了我的行为方式。

感悟:痛苦+反思=进步。

回头来看,我的一败涂地是在我身上发生过的最好的事情之一,因为它让我变得谦逊,而我正需要谦逊来平衡我的进攻性。我学到了一种很好的恐惧犯错的意识,这把我的思维定式从认为「我是对的」变成了问自己「我怎么知道我是对的

感悟:失败者的思想深度也是他成长的速度。

4、基于这一理由,我坚持在桥水上下采用问题日志的做法。我的规则很简单:如果事情出了岔子,你必须写入日志,写明其严重程度,并写清楚谁为此负责。如果一个错误发生,写入日志,你就没事;如果没有记,你就会有大麻烦。通过这种办法,问题会被呈送到管理者面前,这比管理者不得不把问题找出来要好得多。错误日志(现在我们称其为问题日志)是我们的一项管理工具。后来,我明白了,管理工具在促使人们采用正确的行为方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感悟:对于公司员工,如果犯错之后,能够写个错误日志,而不是仅仅担心被老板炒鱿鱼,这是多么大的恩赐啊,老板的魄力与远见可见一斑。

5、但从20世纪90年代起,我开始认识到大多数人都有一定的情绪障碍,不愿坦率地面对自身的问题和弱点。他们不愿直面扑朔迷离的形式和艰难的挑战,在遇到这些情况时,人们通常会觉得不舒服。兼具常识、创造性和主动寻求改变等个性的人,简直是凤毛麟角。几乎所有人都需要他人帮助才能达到这个境界。

感悟:人们大多数喜欢接受他们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包括我也是,这一点,还是需要多体验错误,多经历失败才能逐渐改变吧。

6、在我看来,人生有三个阶段组成:在第一个阶段,我们依赖其他人,我们学习;在第二个阶段,其他人依赖我们,我们工作;在第三个阶段,当其他人不再依赖我们、我们也不必再工作时,我们就可以自由地体验生活了。

感悟: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人生三阶段,包括我也是。我理想的人生三阶段:第一阶段:学习;第二阶段:努力实现财富自由;第三阶段:回馈社会。

7、我做事的方式是试错:犯错,找出错误原因,总结出新的原则,最终成功。

感悟:大人物姑且都不怕犯错,所以犯错的时候不必慌张,要注意总结。

8、每当面对是实现自己的目标还是取悦他人(或不让他人失望)时,他们都会选择实现自己的目标。

感悟:「顾及他人」在奋斗者的眼中有时显得没那么重要。这一条我打个问号。

9、我逐渐认识到,成功的满足感并不来自于实现目标,而是来自努力奋斗。

感悟:幸福感来自与奋斗的过程,而非取得成功后。

10、真相(或者更精确地说,对现实的准确理解)是任何良好结果的根本依据。当真相与愿望不符时,大多数人抗拒真相。这很糟糕,因为好东西会照顾自己,而理解和应对不好的东西才是更重要的。

感悟:这莫名地让我想起阿里巴巴的蚂蚁金服前董事长彭蕾在招聘人才时说的八个:聪明、皮实、乐观、自省。其中对于乐观,她解释到:在充分认清了现实的真相后仍能保持乐观精神的人很可贵。

11、我逐渐意识到,我产生这些最初的反应,是因为我没有把事物放到大背景下看待,即现实的构造是让整体实现最优,而不是尽力实现我的愿望。

感悟:这一点或许能解释「生老病死」从某种意义上,只是为了让宇宙整体达到最优。

12、a)不要混淆你的愿望和事实。b)不要为自身形象担心,只需关心能不能实现你的目标。c)不要过于重视直接结果而忽视后续、再后续的结果。d)不要让痛苦妨碍进步。e)不要把不好的结果归咎于任何人,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感悟:「五不要」每一件都做好,我相信奇迹。

13、我定义的“可信”的人有两个特征:曾反复地在相关领域成功找到答案(至少成功过三次,拥有过硬履历);在被问责的情况下能对自己的观点做出很好的解释。

感悟:作者使用「可信度加权」法,对于「可信」给出了漂亮的定义,这为用对人和做好事打下了基石。

14、在我看来,人们在发生分歧时变得愤怒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大多数分歧与其说是威胁,不如说是学习的机会。在学到东西后改变想法的人是赢家,顽固拒绝学习的人是输家。这不是说你应该盲目接受其他人的结论。在我看来,你既要头脑开放也要坚定:你既应该考虑和思索各种相互冲突的可能性,也应根据了解到的情况,随时迅速地调整自己的想法,接受可能正确的东西。有的人能轻易做到这一点,其他人却不行。一种检验你做得好不好的方式是,把和你有分歧的人的观点,向对方复述一遍。如果他说你复述得对,就说明你做得很好。我还建议双方都遵守“两分钟法则”,两分钟内不许打断对方,以便对方有时间把想法说清楚。

感悟:「两分钟」法则,从现在开始执行。

15、我和一些全球最有钱、最有权势、最受尊崇的人打过交道,也和世界上一些最不起眼的角落里最穷、最弱势的人打过交道,我可以明确地说,在基本生活线之上,幸福水平和常规的成功标准之间没有任何联系。一个能从木工中得到内心满足的木匠,能轻松拥有和美国总统一样美好甚至比美国总统更好的生活。我希望你从本书学到的最重要的认识是,人人都有长处和短处,人人都能在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大自然塑造万事万物皆有目的。你最需要的勇气不是驱使你战胜别人的勇气,而是不管其他人对你有何冀望,你始终坚持做最真实的自我的勇气。

感悟:做自己,可是如何使自己不断完善、成长、成熟,这便是个难题。

16、很多惨痛的糟糕决定,都是由于决定者未能权衡后续和再后续结果,而当你最初做出的劣质决策印证了你的偏见时,决策的不良后果就会尤为致命。在提出疑问和探寻事实真相之前,永远不要看到一个选择就定下来,不管它看起来多么好。在过去,为了避免自己坠入这个陷阱,我习惯自问:我在了解相关情况吗?我已经掌握了决策所需的所有知识了吗?经过一段练习后,你会自然、心态开放地搜集所有相关信息,但你必须躲过不良决策的第一个陷阱,就是先在潜意识驱使下做一个决策,然后挑选与决策相符的数据。

感悟:这句话也解释了情急之中易出错。

17、独立思考并决定:(1)你想要什么;(2)事实是什么;(3)面对事实,你如何实现自己的愿望,而且要保持谦逊和心胸开阔,以便你能动用自己的最佳思维。

感悟:满满400多页的文字,字里行间都流露着作者谦逊的态度。

18、a)为最坏的情况做准备,以尽量使其不那么糟糕。b)若不想当面议论别人,背地里也不要说,要批评别人就当面指出来。c)如果你自己无法成功完成某件事,就不要想着指导别人该如何完成。d)一旦做出决定,任何人都必须服从,即便个人可能有不同意见。e)允许你下属的下属随时越级向你汇报。f)谁讲话有权威要看谁的逻辑站得住脚,而不是看谁的职位高。要让最好的点子胜出,而不要管是谁说的。g)不要纠结于一时的成败,要放眼于达成目标。

19、在其他方面不变的情况下,如果领导者在外形和行为方面更像技艺超群的忍者,就总是能战胜动作片里孔武有力的英雄。

感悟:优秀的领导力,需要智慧。

20、正如我在开篇所言,我的目标是把那些我认为有效的原则传授于你,而如何践行这些原则由你自己来决定。

感悟:我先明确我以后遵循的一条原则:听党的领导,但也要听老婆话。

21、当某个人在经历痛苦,那就是让他把经历什么样的痛苦记录下来的最佳时机,但还不是反思的合适时机,因为当时很难保持头脑清醒。

感悟:这条原则感觉是作者在最后送给我的礼物,一条棍棒,在我手心狠狠拍了一下,记住不忘。

关于《原则》,我的收获大抵如上所述,虽然2018年1月份发行出版,其价值还未经岁月真正的洗礼,但我个人认为,这是我自卡耐基《人性的弱点》之后,第二本最有价值的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