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告诉您“牛市”长啥样儿?

二月下旬的华夏大地,仍然显得有些寒冷。但在这广袤的土地上,却有一个地方格外火热,那就是证券交易大厅!在那里,人们各个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苦了三年多的中国股市,终于迎来了盼头!投资者们竞相追问:牛市真的来了吗?历史上的牛市又都有什么特征呢?本文来告诉您,“牛”到底长啥样儿!

一、反弹行情,气势如虹

春节以来,A股走出了一波气势如虹的反弹行情,先后攻破了半年线、2700点、2800点等多重阻碍。而本周一,沪指更是以跳空高开的方式继续暴力逼空,一脚油门下去,沪指不但突破了年线,还将大盘直接送到了3000点关口前。

我们简单地近期市场做一下复盘。从技术上看,沪指近期一直围绕5日均线攀升。上周沪指走出了标准的N字形上涨结构,即周初收出光头光脚阳线,周中三个交易日接连收出十字星线,随着震荡加剧,大盘在此完成了一次洗盘过程,周五大盘再次放量拉升收出光脚阳线,具有着非常强的突破意味。

而周末消息面上又给本已火热的大盘浇了一层油。华盛顿传来中美贸易谈判更进一步的消息,高层在学习会议上提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资本市场的作用得以进一步强化。

于是我们看到了周一大盘的逼空行情。沪指高开后一路走高,盘中稍有调整,立刻就涌现出入场接盘的资金,从而将指数进一步推高。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投资股市的热情被完全点燃。截至收盘,沪指大涨5.60%。两市成交四年来首破万亿元,三百余家个股涨停。

二、多重征兆,大牛有形

我们通过观察发现,近期大涨过后,许多投资者都在高呼“牛市来啦!”牛市是否已经降临我们姑且不论,我们需要知道这牛市到底都长啥样儿啊!快跟随我们回溯一下历史吧!

通过对比过往的牛市,我们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在牛市启动之初,人们对宏观经济和股市的态度都是极度悲观的。换言之,牛市往往发源于“无形”。等当人们意识到牛市真的来临的时候,小牛已经飞奔到眼前了!

那么具体到微观层面,我们发现过往的牛市都有以下因素的影子。

第一,政策的大力扶持。众所周知,A股受国家政策影响较大。细数过往牛市,2006-2007年波澜壮阔的大行情得益于股权分置改革政策的推出,2009年的反弹得益于四万亿投资的刺激,而2014-2015年的上涨,除了“杠杆”的助推外,国家对于战略新兴产业的扶持也是重要因素。

第二,宽松的货币政策。市场若想走好,就必须要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流入股市。资金从哪里来?需要流动性的注入。牛市往往诞生于宽货币的环境下,无论是降准还是降息,都会对让市场获得“源头活水”。

第三,券商往往都充当了反弹“急先锋”的角色。我们常说“春江水暖鸭先知”,股市如果回暖,最先体现出的便是交易量增加,证券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大增。因此,牛市启动之时往往都伴随着券商板块的异动。

最后,其他一些现象也可作为牛市启动的征兆。比如,公私募基金配置股票的仓位大幅提升,又比如新闻中常看到的证券开户人数增加等等。这些我们也可以作为辅助的判断依据。

三、但行好事,把握反弹

说完历次牛市的特征,我们回到这个终极问题上:牛市真的来了吗?

从目前的行情走势来说,已经初步具备了上述牛市的特征。政策方面,从去年10月下旬起,高层对于股市的态度出现了一些变化,一些稳定市场的政策也陆续出台,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定位被进一步明确;货币方面,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量都创下历史新高,货币政策逐渐转向宽松;券商板块自2018年10月下旬触底反弹以来,迄今已上涨超70%,成为了此次反弹最耀眼的明星。

但是我们要说明,反弹虽然强劲,但此时说“牛市”仍然言之尚早。什么是好的市场?能够为投资者带来稳健盈利的市场就是好市场。投资者大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牢牢把握住此轮难得的反弹行情才是当务之急。

操作上,短线我们建议投资者可以关注5G、柔性屏等热点,以及次新股、超跌低价股的机会。中长期投资者仍可关注大消费、大基建、大金融等板块。

重要提示:本文内容仅为投资顾问个人观点,不代表公司立场,仅供参考。文中个股不作为推荐,不构成具体投资建议。股票历史走势也不能代表未来趋势。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