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刘备凡事问孔明:把事情留给最合适的人来做

刘备是按照中国人的方式来做领导的,跟西方人不太一样。西方人的脑筋是直的,要把事情讲透,才觉得是沟通良好;中国人的脑筋转来转去,很多事情都是点到为止。为什么有些人跟老板说话,会惹老板生气?因为他把所有话都讲完了,让老板没话说了。可是说话的时候,对方有呼应,才有成就感。尽量留些话给对方,才是有效的沟通。

我在台湾交大念书很多年,同学们智商都很高,知识也都很丰富。有一次,老师问学生们:“如果周末,爸爸叫你一起去看电影,你会怎么回答?”他们说:“先问爸爸要看什么片。”老师说:“你爸爸听了这话以后会怎么样?”他们说:“爸爸听了以后经常是很生气。”因为爸爸觉得孩子是在跟他讲条件。

这就是不懂中国式沟通。我读大学的时候,有一次爸爸说要一起看电影,我马上就说好。但是又怕万一是我看过的片子,怎么办?那么先问问妈妈好了。得知要看的电影我已经看过了,我跟妈妈说:“难得爸爸有兴趣去看电影,我们一定要一起去。不过我回来还有很多作业要写,可能要一两点才能睡觉,你们先睡,不用管我。”妈妈说:“你有那么多作业,干吗还看电影?我跟他说不让你去就行了。”这样事情就圆满解决了。

刘备跟诸葛亮旗鼓相当,但也互相“设计”。有一次刘琦问刘备:“我爸爸想让弟弟刘琮当继承人,继母更是可怕,我该怎么办?”刘备说:“这是你们家的事情,疏不间亲,我不能管。”然后又提醒他“你可以去问问诸葛亮”,因为他知道诸葛亮会处理的比自己更好。

把事情留给最合适的人去做是最聪明的做法。现在很多人太热心了,什么事都想自己做,结果把事情搞得一塌糊涂。

跟老板说话,一般说到差不多就行了,让老板有兴趣去补充,表现出老板也很有智慧。如果你把所有的话都说完了,老板心里会想:你怎么比我还厉害,什么都想到了?跟同事说话也是点到为止就好了,让同事感觉到参与感,说不定他的想法比你的想法还好。

刘备与诸葛亮,他们虽然是主上与臣子的关系,但他们也互相学习,我想这一点很重要。

不把话讲透有几个好处:第一,让每个人都参与谈话,大家都有参与感。第二,可以让其他人得到成长。把话讲得很清楚也会让跟你的人不动脑筋,这是在害他,这样他不会成长。人最大的成就是让跟你的人有成就感,而不是自己有成就感。第三,这样说话会留下弹性。因为未来是会变化的,把话讲死了,就没办法适应未来的变化。

刘备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宽容仁德很好,但是最要紧的还是权宜应变。随机应变不是投机取巧,投机取巧的人不会有好结果,当然不会随机应变也没有好结果。是投机取巧还是随机应变只有当事人清楚,外人很难断定。外人只能看变的目的是什么:是为公而变,多半是随机应变;为私利而变,多半是投机取巧。在中国社会里,公与私是非常重要的指标。

刘备自己才能不足,但是他很尊重别人,才能不足又要表现自己是最麻烦的。才能不足不是缺点,有时候反而是优点,因为这样可以吸引更多有才能的人。

我常常劝一些总经理不要认为自己有能力就是最好的,可以把各部门经理找来说:“各位都是专业人士,张经理是财务专业,李经理是生产专业,我因为没有什么专长,所以才当了总经理。”有这样的认识,才能做得更好。当总经理的时候要把自己的专长忘记,这样部门才会产生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