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印象团队:纵然一路风雨,唯信念绝不可变

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献礼剧集中霸屏,几乎承包了所有观众的视听。而一部承载着时代变迁、人情冷暖的年代剧

《外滩钟声》,却能突出重围,用短短36集,收获了观众的口碑和收视,它是如何做到的呢?

如果说《外滩钟声》中上海外滩的变迁是整个时代的缩影,那么梧桐里的几家人则是千万生活在那个时代的普通人的缩影。

这部剧将镜头聚焦于旧上海一条充满温情的小弄堂,讲述了在动荡的年代下,一群平凡人的成长故事。不少网友感慨这部剧对从前那个年代的生活风貌堪称“神还原”:一瓢一碗都是人间烟火,一街一巷全是历史风情。




艺术品格:一辈子,只做好一件事

《外滩钟声》是由管虎总导演,费振翔导演和7印象团队共同打造的年代剧。

费振翔师从管虎多年,传承了管虎对作品的那股子“执拗”的劲儿,对作品品质有着极高的要求。即使是电视剧,也要呈现出电影的质感,随手一截,都是有年代感的精美大片。

其实在转行做导演之前,费振翔曾经是个演员。

出身于梨园世家的他,身上始终有着梨园人的那种坚韧。当同龄人还在玩乐的时候,年幼的费振翔就在练功房苦练。

年少即参演《霸王别姬》,在电影中的表现可圈可点。后来还陆续参演过不少电影和电视剧,留下了许多精彩作品。后因缘分使然,受到管虎导演的点拨,最终听从了内心,成为了一名导演。

对费振翔来说,过往大量的演员经验并不是一种浪费,相反是他导演路上一笔宝贵的财富,是他成为一名优秀导演的奠基石。

“我们要做一件事情就做精品,而不是今天想做这个,明天想做那个,后天又想干别的,你一辈子只能干好一件事。”费振翔深谙管虎之道,并始终践行。


“只做一件事”就是费振翔的初衷,“只拍精品”则是他坚持的创作态度。就像《外滩钟声》里面的守钟人一样,一辈子都在努力并坚守。

创作之魂:精雕细琢,方出精品


管虎和费振翔师徒二人执着、敬业的精神,也时时刻刻影响着他们身后的团队——7印象。

这个由著名导演管虎,著名演员、制片人、出品人梁静,导演费振翔,著名制片人朱文玖等人组成的团队,曾凭借《老炮儿》《杀生》《斗牛》等多部作品,收获了金马奖、金鸡奖等多个奖项。

每一部影视作品都凝聚着7印象团队的心血,他们对内容品质的把控已经到了近乎“苛求”的地步。

拍摄《外滩钟声》时,为了还原出六七十年代上海弄堂的真实面貌,他们没有采用场景搭建,而是寻遍上海,找到了最后一批即将拆迁的老弄堂来拍摄。

费振翔接受采访时说“搭的景再好都不如实景,因为它有岁月的气息在,所以《外滩钟声》这部剧我们坚持拍实景。”

类似这样把事情做到极致的例子还有很多。7印象团队就像一位专注的匠人,“N年磨一剑”,细细打磨每一个作品,斟酌每一个细节,才交出了他们心目中最满意的答卷。

亦师亦友亦家人:赤子之心,未来可期


管虎和费振翔二人“亦师亦友亦家人”的情谊也体现在7印象团队每一个成员身上,大家既是伙伴,也是家人,因为相同的创作态度而相遇,又因为相似的人生信条而相亲。聚在一起用开心享受的心态来搞创作,不盲从市场而强求内容,遵从本心,那么好作品的出现自然水到渠成。

7印象的作品众多,题材和风格跨度很大,但每部作品中呈现出的那种人物的血性和人性的光芒是相通的。他们有着对人物角色敏锐的刻画能力,直截了当的剥开现实表层的外壳,露出人物深处最动人的璀璨。以人物反观时代,从微小彰显宏大。

一切创作,要用自己的心贴近人物的心,以人物哀乐为自己的哀乐。事实上,能够凭借《斗牛》《冬至》《生存之民工》这些叫好又叫座的作品走入观众的视野,他们的功力不证自明。

在行业市场不断向多元化发展的今天,7印象团队就像一个全面发展的“多栖艺人”,在电影、电视剧甚至超级网剧等领域都有着不俗的表现。

据悉,7印象团队的新作《鬼吹灯之怒晴湘西》,现已进入后期阶段。从目前曝光的预告中可以看到高度还原的墓室,逼真的巨型蜈蚣和白猿,过瘾的打斗戏份。

团队深入湖北恩施的深山拍摄,只求高度还原小说中的山林奇景,加之由潘粤明、高伟光、辛芷蕾等实力派演员倾情演绎,相信又是一部独具匠心的系列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