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乔家大院

始建于1756年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整个院落呈双“喜”字形,分为6个大院,内套20个小院,313间房屋,建筑面积4175平方米,三面临街,四周是高达10余米的全封闭青砖墙,大门为城门式洞式,是一座具有北方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的古宅。

乔家大院为全封闭的城堡式建筑群,三面临街。外围是封闭的砖墙,高10余米,上层有女墙式的垛口,还有更楼、眺阁点缀其间,显得气势宏伟,威严高大。全院布局严谨,设计精巧,建筑考究,砖瓦磨合,彩饰金装,砖石木雕,工艺精湛。各个院落门庭挂有楹联、匾额,内容多为儒学的修身治家警句,亦为家训,如“慎俭德”“书田历世”“百年树人”“为善最乐”等,既有书香的浓郁,又有艺术的雅致,被誉为“北方民居建筑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乔家大院的历史,要追溯到乔家的第一代掌门人乔贵发。乔贵发活跃于乾隆年间,本是一贫苦农民,背井离乡去谋生,存了点积蓄去开店,结果一炮而红,让“复字号”的旗号遍布包头。乔贵发一生共育有三子,乔全德、乔全义、乔全美。兄弟三人长大后分了家,各自建立宅子,老大乔全德为“德星堂”;老二乔全义为“宁守堂”;老三乔全美为“在中堂”。

三堂之中,“在中堂”的发展是最好的,也是乔家大院的前身。乔全美的次子乔致庸当家后,为光大门庭,继续大兴土木,扩大建筑范围。乔致庸是经商的奇才,此前乔家主要经营茶叶。但乔致庸敏锐的发现了票号这一行业的发展前景,掌管家族产业后以票号为主,茶叶为辅,由此奠定了乔家此后几十年的江湖地位。有人估计乔家的资本有四五百万两白银,而据乔家子孙回忆,乔致庸曾经为北洋水师捐赠一艘军舰,按照当时的价格,至少几十万两白银,乔家的财力可见一斑。

乔致庸十分注意家风,治家极严,定下了六不准:不准吸毒,不准纳妾,不准虐仆,不准赌博,不准男女出外同游,不准酗酒。在他的引领下,乔家族人之间互敬和善,加上诚信经商,名声越来越大。

1938年,抗日军队一个连来到乔家堡村,乔致庸的孙辈乔映奎、乔映璜,把刚买来的护院武器全部捐给抗日志士。另一孙辈乔映庚,大义凛然支持长子乔倜从军救国,为晋商乔家的德、义、忠、信、善,增添了感人的一笔。

新中国成立后,乔家大院和乔家已经没有任何关系。由于战乱,乔家子孙四处逃难,乔家大院算是被收归国有了。乔家大院便成为了祁县政府的办公地,后来先后做过人民医院、粮食仓库和晋中地委党校。1985年,祁县人民政府利用乔家大院成立了祁县民俗博物馆。并于1986年正式对外开放,2014年乔家大院正式入选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在山西省的晋商宅院中,乔家大院是唯一的国家文物保护单位,乔家后人现在已传至第九代,未回山西,大多居住在北京,多为公职人员。在乔家后人的努力下,乔家大院的故事搬上了电视荧屏,他们也一直恪守着祖先留下的规矩,诚信忠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