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实战,看临沭脱贫攻坚“绣花”功夫

聚焦实战,看临沭脱贫攻坚“绣花”功夫

为全力打赢打赢打好新时代脱贫攻坚战,临沭县立足实际、着眼长远,巧施对策,聚焦实训实战,用“绣花”功夫“做活、做细、做精、做强、做巧”脱贫攻坚工作,实现了多方聚力、众家聚智、质效多赢的良好局面。2018年10月,临沭县荣获全省扶贫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做“活”,谋篇布局脱贫攻坚全盘棋。突出“三级书记”抓扶贫、全县上下齐聚力工作态势。临沭县把脱贫攻坚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今年先后召开专题研究扶贫工作县委县政府常务会6次,召开调度会议15次,出台方案文件4个;在全市率先实施了“三级联包”工作,完成33名县级领导、236名科级干部和3550名机关干部“县级领导包镇、科级干部包村、机关干部包户”精准帮扶全覆盖;“三级遍访”工作中县委书记、镇村党组织书记、包户机关干部全部进村入户遍访;在全县9个镇街设立扶贫办和扶贫理事会,创设孝善养老基金,从政府、社会和民间团体层面齐抓共管、众人一心真扶贫扶真贫,撸起袖子一起干,打赢新时代干群扶贫大会战。

做“细”,精细精准脱贫攻坚诸环节。用心做好扶贫工作,精细化对接精准扶贫细致末梢,抓细抓精不遗漏一处。在问题整改中,临沭县聚焦中央省市关于扶贫领域存在问题反馈情况和任务安排,精细化整改,以训促整,以学促改,先后分6期对县、镇街分管领导、包户干部,第一书记及村两委共计5300余人进行全员培训。动态调整中,临沭县创新实施了“县级领导包镇街、科级干部包村、机关干部包户”“三级联包”工作,实现了9个镇街、236个行政村和所有贫困户的信息采集见人见事,民主评议公开公正,信息比对真实准确,精准定位识别全覆盖。

做“精”,力量前倾基层一线出靓点。点上突破,线上延伸,基层面上强势推进。2018年, 临沭县创新举措和模式实施了“四联八建”贫困村整体提升工程,与美丽乡村建设、全域旅游、乡村振兴相结合,先后投入2.73亿元,实现177个行政村点上整体提升,建成沭河滨河大道、青石路、225省道等县内重要主干道的沿线村庄提升带;打造出青云周官庄、郑山埠前、石门大官庄片区等成方连片“四联八建”示范区,建设农耕文化馆、村史馆、孝善文化讲堂25处,创新了临沭“四联八建”贫困村居整体提升齐鲁脱贫攻坚新样板,实现了扶贫工作量的突破、质的飞跃,走在了全市前列。

做“实”,实事求是持之以恒抓落实。“咬定青山不放松,不到长城非好汉”。县里建立完善了定期督查推进机制,定期召开脱贫攻坚推进会,形成倒逼机制,促进党委、政府责任共担、工作共推,促进干部作风深入务实;建立督导考核常态机制,依托考核办法,“周调度、月通报”,把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以“精准问责”助推“精准脱贫”。在问题整改中,为改的实、做的真、查的严,县里抽调135名同志组成9个互查组创新开展乡镇互查,进村入户、见人见事全方位互查督导,对问题整改、动态调整、信息核查和三级书记遍访贫困户工作进行再核查、再落实,确保各项工作落实无缝隙全覆盖。

做“巧”,激发内生动力输血更造血。立足脱贫攻坚实际,临沭县从贫困对象实际出发,析穷因、研福策、拔穷根,聚焦优势项目,扶智扶志,开渠引流、发掘源头活水。一方面,坚持扶志扶智先行,把沂蒙精神作为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的强力引擎,大力实施精神励志、教育增智和文化暖心工程,通过培树新时期扶贫沂蒙六姐妹王洋、贫困残疾人刘晓华创业带动、第一书记文毅等扶贫脱贫模范,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培训致富带头人、贫困群众工作,引导群众宁愿苦干、决不苦熬,自力更生、自主脱贫;另一方面,构建长效脱贫机制,探索实施“一村多业、一户多策、一人多岗”精准扶贫模式,在柳编、绒绣等150余家劳动密集型企业设立“扶贫车间”和居家式加工作坊助力脱贫攻坚。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2018年,临沭县先后承接了全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视察精准扶贫、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建设暨开发区发展推进、乡镇驻地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和四联八建贫困村整体提升等观摩现场会,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倡树了具有临沭特色的齐鲁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