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小哥逆行撞宝马后竟称是“弱势群体”!交警:再弱也得讲道理

1月26日,在陕西太原,一外卖小哥在逆行过程中与一辆宝马车发生了碰撞,碰撞之后外卖小哥非但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拒绝进行道歉,还一口一个“我是弱势群体”,之后交警判定外卖小哥负全责的时候,外卖哥显得很委屈,还是那句话“他是汽车,我是电动车,我是弱势群体”,被临场处理的交警回怼:你就是再弱势,咱也得讲个道理吧,不能因为你一碰、一倒地就是你有理了,你不逆行谁也没事!最后还是宝马车主做出让步,愿意自己承担修车的费用

首先给交警点个大赞,不管最后结果怎么样,起码让人知道对就对,错就是错,在对与错面前没有那么多拐弯抹角;然后也给宝马车主鼓个掌,虽然我不赞同这个做法,但毕竟外卖小哥的收入在那放着,修个车可能就是他们一个月的收入了!

其实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弱势群体”这个说辞。行人和电动车碰了,行人是弱势;电动车和汽车碰了,电动车是弱势;老年人和年轻人起冲突了,老年人也理所应当的成为了“弱势”。在发生矛盾、进行处理的时候,往往会侧重“弱势群体”,但是这样做真的好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久而久之,会让一些人有所“倚重”,成为社会的一个“毒瘤”

拿老年人来说,广场舞扰民、公交抢座,在以前这都算“稀奇事”,会遭来指责,在今年却可以说是屡见不鲜,大家见得太多,都有点麻木了,甚至说都有点懒得去搭理了,因为指责有用吗?广场舞抢地盘、打年轻人受到惩罚了吗?没有,为什么?因为是老人,是弱势群体

再来看现在的交通意外,已经不是按照“对错”来判定责任了,而是依据“出行工具”,行人永远不会输给骑车的,骑车的也总是能赢下开车的。最早这样的依据是注重“人情味”,可时间一长,人们习以为常了,不管自己对错,只要对方比自己高一个层面,就必须对方赔偿。为什么?因为是弱势群体,起码是自认为的“弱势群体”

最后再来说一件最近发生的事,2017年某人在骑共享单车的时候发生交通意外,不治身亡,其后,家属将共享单车公司告到了法庭,理由很简单,家属认为如果没有骑共享单车,就不会有这样的悲剧。事情一直持续到这些天才有了最终判决:共享单车公司赔偿15万!像这样的事再生活中也不少见,商场抢购摔倒了,告商场;玩着手机上厕所摔倒了,同样是告管理方!这些看着都是“无理强占三分”的奇葩事还总是能赢,为什么?还是那句话,弱势群体

大家关心“弱势群体”是一种善良,更是一种美德,但是“弱势群体”这个词绝对不能成为一些人违规、违法的依仗资本,否则他们将失去对法律的敬畏。这也就是我为什么不赞同宝马车主自己修车的原因,你是出于同情心,但是,如果大家都像你这么做的话,外卖小哥不就不用为他的错误负任何责任了吗?久而久之,又一个“理所当然”就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