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节后综合症!告别“小确丧”~这波收心之旅让你满血复活

今天是上班的第三天

(我是谁,我在哪儿)

大部分小伙伴都跟小游一样

猝不及防的就回到了工作中

可是犯困精神差、工作效率低

依旧沉浸在山水田园阳光中出不来

节后综合症来得简直太强烈

别慌

小游已经为你准备好了治愈节后综合症的良方

周末计划一次随性的南通唐闸之旅

从喧嚣的过节心情中找回一份安宁~

在工作中也能看到诗与远方!

唐闸古镇游

唐闸,旧称唐家闸,位于港闸区,南靠长江,东临黄海。这里早先是通扬运河之畔的荒僻乡野,而在百年之前的1895年,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张謇先生在唐闸这座老镇酝酿并发起了一场工业变革,开始了他实现“实业救国”梦想的漫漫征途。

张謇放弃了将相的梦,靠十年的经营,将一个荒凉的中世纪城市,变为一个繁荣的近代都市了。一株树,一度桥,一个茅亭,都能看出他的精神来。

唐闸的风景是水汇成的,她的精神也由水而浸润。

古往今来,唐闸的先民把所有的时光都沉淀在这水的造化里——唐家闸里水映月,北川桥头夜听涛,大生牌楼说往事,白龙庙里写梵音……

此时正值新春佳节,南通唐闸新年气息浓郁。这里张灯结彩、年味甚浓。锣鼓喧天、舞龙表演正在进行,那高高挂起的红灯笼,预示着对新年的期盼与祝福。

汤家巷

唐家闸通扬运河东、河东闸港桥南堍有一条小巷,名叫“汤家巷”。巷子的规模并不能算大,但却因巷内几家清朝末年建造的高规格民居群而变得小有名气。

如今汤家巷经过规划修复,已经成为可供大家旅游的特色小镇。这儿有关于张謇实业兴镇的历史陈列,有唐闸过去人们生活的旧家具展,一件件旧物件,诉说着一段段被岁月尘封的历史,人们在这抚今追昔,回首过去。

走在石板路上,望着两侧旧民居,让人仿如隔世,有穿越的错觉。

汤家巷内有一处尚书苑也很值得逛逛。

不同于连锁的概念书店,这里没有咖啡的浓郁香气,只有茶水的淡淡清香。

于这处品茗看书,拾起长久以来不再握着的笔,体验一下文房四宝的古韵,静下心来,书写一段文字,感悟时间一点一滴的流逝,便能缓解节后的点点焦虑。

漫步小巷,遇见美好。于汤家巷的水色染坊遇到非遗技艺,也是惊喜。

这是一家古法手工染色作坊,里头的染材都由染坊主人自己种植,还有老师授课染布的知识。如果你想亲自体验蓝印花布的制作过程,可以来水色染坊一探究竟。

一匹匹布料,染色、晾晒,如此反复,才最终成为最天然的织物。在崇尚自然、舒适、环保生活的今天,一起来体验一下,探寻植物的奥秘与神奇吧。

1895文化创意产业园

1895文化创意产业园以油脂厂等张謇创办的早期工业企业旧址为主体。在保持当年工业生产、社会生活等旧时风貌的基础上,加强了博览、旅游、休闲等公共服务功能的建设,历史空间推陈出新,工业老镇焕发全新活力。

这里是保存最完整,最真实,最集中的中国早期民族工业遗址。如今,它华丽变身,厚重破旧的厂房不在,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崭新的文化创意集中地,成为城市休闲生活的一部分。

一个个文创项目在此落地生根,怀揣艺术梦想的年轻人将之奉为寻梦的热土。这里碰撞出了现代艺术潮流,也带来了一系列创意玩法。各种文艺活动,创意市集带来了不凡的时尚体验,无论是制作陶器,还是绘制版画,都能让你在体验旧工艺中享受慢生活。

废旧的工业机器设备,现也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徜徉其中,感受不同画风带来的视觉冲击力,甚是有趣。

唐闸夜色

如今,唐闸古镇经过政府这些年修旧如旧的改造与保护,韵味越来越浓厚。当夜幕降临时,老镇就似被巨大的天暮笼罩,而傍依通扬运河之水修建的河东、河西古式民宿和商店,已开始“盛妆”待客。

屋檐、走廊已全被霓虹灯晕染,古镇宛如夜里的一颗明珠,熠熠发光。彩色的霓红灯与红彤彤的大灯笼几乎覆盖了整座老镇,家家店面张灯结彩,灯火通明,让老镇夜色尽收眼底。

在这里可以尽情的释放自己的孤寂。摆脱白天工作及琐事的困扰,渐渐地让心灵从生存的沉淀中浮起。砖木结构的老工房,见证着唐闸这座百年工业老镇的荣辱兴衰,斑驳的墙面,留下一年又一年的印记。

唐闸老镇,通扬河畔的老镇里,人们不再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无论你是在老码头欣赏落日,还是和当地朋友围坐在大排档,品茗听曲,与五湖四海的朋友相遇。只要你静下心融入老镇的夜晚,一天的24小时总会流逝得如此美好。

节后第一波散心游,不如就去唐闸走一走吧~

苏小游的Tips

地址::南通市港闸区西市街18号

门票:免费

公交路线:23/101路唐闸古镇公交停车场下

本文为江苏微旅游原创内容,图片来自:@燕遇良人。仅作分享之用,文章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如需转载请联络江苏微旅游授权,并在文章头部完整标注以下信息,否则视为抄袭。若微信内容发现错误,请第一时间私信“江苏微旅游”或联系小编电话:025-84600921-8155,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