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洲的“将来”

南极洲冰量急剧减少,会慢慢消失吗?


大家应该知道,在太空地球是一片个蔚蓝的水的星球。地球表面积的百分之71%是海洋,约3.61亿平方公里。海洋包括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海洋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 ,陆地淡水只占总水量的2.53% ,冰川水又占陆地淡水的68.69%,地下淡水占陆地淡水的30.06%。而南极洲永久性冰川占全国冰川的95%以上,占全球淡水资源的72%左右。在南极圈内的南极洲和北极圈内的格陵兰岛,几乎被冰雪覆盖,所以称之为大陆冰川。而分布在各大洲大洋上,零零散散的发育在高山上,所以称这种冰川为山岳冰川。看到这些数字是不是有些吃惊呢,小编感觉很惊讶。


南极洲,由围绕南极的大陆、陆缘冰和岛屿组成,其中大陆面积1240万平方公里,陆缘冰面积158.2万平方公里,岛屿面积7.6万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长约24700千米。南极洲分东南极洲和西南极洲两部分。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都为冰川所覆盖,几乎看不到土壤,海拔2000多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洲。海拔5140米的文森山地是南极洲最高点。气候特点是酷寒、烈风和干燥,被称为“白色荒漠”。由于地球公转原因,南极洲有极昼极夜现象,还能看到美丽的南极光。南极洲自然资源丰富,但是各国签署了《南极公约》,南极洲属于全人类,不允许任何国家开采资源,为人类保留了最后一片净土。它的真正主人是成千上万的企鹅家族,一直在默默的守护着南极洲这片大陆。


众所周知,永久性冰川在急剧减少,南极洲、格陵兰岛,还有中国的三江源地区的永久性冰川,面积在不断缩小,让人堪忧,将来有一天会不会消失殆尽。导致冰川融化缩小原因很多,主要是人类活动的加剧,人口急剧增长,为了经济发展破坏环境,过渡伐木怕坏森林,过度发开资源,抽取地下水,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加重,固体废弃物排放量过大,垃圾包围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蔓延,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沙漠化,草原退化,生物物种加速灭绝,水资源日益匮乏等,导致废水、废气、废渣的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气体增多,绿色植物减少,“光合作用”功能衰减,人类大量使用的氯氟烷烃化学物质,比如:空调,冰箱等产生。在大气对流层中不易分解,当其进入平流层后受到强烈紫外线照射,分解产生氯游离基,游离基同臭氧发生化学反应,使臭氧浓度减少,从而造成臭氧层的严重破坏。臭氧层本来在大气平流层,吸收大部分太阳紫外线照射,对地球起到保护作用。臭氧层空洞的出现,导致全球出现“温室效应”,温度增高,气候异常,出现许多极端天气,像“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的出现。冬季本来是永久性冰川修复的最佳季节,但是温度的增高,加上降水的减少,气候的异常,很难得到“修养生息”,长此以往,在不久的将来,估计全球的冰川将会消失的无影无踪,包括南极洲的冰川也会融化消失。

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