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界首警方远赴河南省,抓捕十几人

近日,界首市公安局网安大队、刑侦大队主动出击,远赴河南省荥阳市打掉一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窝点,抓获犯罪嫌疑人11人。

7月20日,界首市群众陈某报案称,其苹果手机丢失以后收到含有假冒苹果网站链接的短信后信以为真,个人信息被人非法获取。网安民警经过深挖扩线,发现了一个专门利用网络钓鱼攻击手段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团伙。

界首市公安局立即抽调网安、刑侦、巡防精干警力成立专案组,全力开展侦查。

专案组围绕涉案人员进行深入侦查分析,初步锁定该犯罪团伙的作案窝点位于河南省郑州市荥阳市。专案组民警远赴荥阳市循线侦查,在当地警方的大力配合下,经过连续多天的艰难攻坚,于近日打掉了该犯罪窝点,现场查获15人,后经过审查,对其中的11名犯罪嫌疑人依法刑事拘留。

目前,本案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泄露个人信息的严重危害

1,垃圾短信源源不断

这已经是非常普遍的事,无怪乎央视连续两个在3.15晚会上将垃圾短信进行曝光。最新听说的是,利用小区短信,可以基站作为发送中心,向基站覆盖区域内的移动用户发送短信,这一发短信系统每十分钟可以发送1.5万条。

2,骚扰电话接二连三

本来只有朋友、同学或亲戚知道的电话,会经常被陌生人打过来,有推销保险的,有推销装修的,有推销婴儿用品的。你不找他们,他们就自动找上门。你可能还在纳闷他们怎么知道你的电话之时,孰不知你的信息早被卖过多少回了。

3,垃圾邮件铺天盖地

个人信息被泄露后,你的电子邮箱可以每天都会收到十几封垃圾邮件,也是以推销为主,而且还是些乱七八糟且没有创意的广告。所以许多用户每天打开邮箱的第一件事就是删除垃圾邮件,多羡慕国外对垃圾邮件的重判,一封就罚一百多美元。

4,冒名办卡透支欠款

有人通过买来你的个人信息,办个你的身份证,在网上骗取银行的信用,从银行办理出各种各样的信用卡,恶意透支消费,然后银行可能直接将欠费的催款单寄给了身份证的主人,你说可恶不可恶,别人冒你的名花的钱,还要你来上。

5,案件事故从天而降

不法分子可能利用你的个人信息办个什么身份,干些坏事,如果犯了什么案或发生什么事故,公安机关或交通管理部门可能会依据身份信息找到你的头上,你可能还觉得这是哪跟哪啊?可是,这些案件事故的烦心事就来了,就算查清楚也会把你搞得精疲力竭。

6,不法公司前来诈骗

最可恶的是不法公司到你的门头上来诈骗你。因为他们知道了你的个人信息,编出来些耸人听闻的消息,甚至对你的哪个朋友、同学或亲戚知根知底,还能报出姓名与单位,在你心神不宁之时,可以做出错误判断,在慌乱中上了骗子的当。

7,冒充公安要求转帐

这就是胆大妄为的不法分子,敢于冒充公安局的名义,报出你的个人信息,然后说最近经常发生诈骗案件,提醒你某个帐户不安全,要你转帐,还告诉你一个公安的咨询电话,你一打那个电话还会得到确认,然后你信以为真,转帐了。虽然上当人不多,但时有耳闻。

8,坑蒙拐骗乘虚而入

因为知道了你的个人信息,那些躲在暗处的人会费心心机地想法子坑你、蒙你、拐你、骗你。有道是“明枪易躲,暗箭难防”,稍不留神,可能就会落入坏人的圈套。因为,他们可能会冒充你的朋友、你的亲戚或你的同学,甚至以假乱真,有时的确得非常小心。

9,帐户钱款不翼而飞

有些人不敢在网上消费的最大障碍就是怕信息被泄露;还有些不法分子办一张的你的身份证,然后挂失你的银行帐户或信用卡帐户,然后重新补办你的卡,再设置个密码,如果你长时间不用卡,里面的钱款说不定已经不翼而飞了。

10,个人名誉无端受毁

个人信息被泄露后,出的任何事都牵连上你了。本来就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别人冒用你的名义所干的一切坏事都归到你的名下了,那怕最后费心周折得个清白,但再怎么说你的个人名誉还是受到了破坏,至少不会提高你的声誉。

加强个人信息安全防范意识

对此 , 界首警方提醒广大市民在日常生活中要增强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意识,养成良好上网习惯,注意以下事项 :

1、不轻易提供个人信息,防止个人信息被不法分子侵害造成损失;

2、身份证复印件要写明用途 , 复印完成后要清除复印件缓存;

3、谨慎点击各种不明链接;

4、快递收货地址不用太过详细 , 可填写附近代收点;

5、调查问卷等资料不要贸然填写真实信息 , 要先核实对方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