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尔善《封神三部曲》概念海报出炉,天朝神话史诗终于拉开序幕

泛娱乐顶尖自媒体 只说真话和笑话

在中国神话体系中有两座公认的史诗级高峰,一座是《西游记》,另一座就是同为经典IP的《封神演义》。观众对于后者改编的期待不言而喻,乌尔善对于此类影片的不断探索,对于中国神话史诗具有开创意义。

同时,作为涉及人、妖、仙三界,横跨两个朝代的故事,《封神演义》的影视改编在视效的呈现、世界观的架构、时间轴的推进上的确存在不小难度。

10月15日,凝聚了众人目光的《封神三部曲》发布首款概念海报“阴阳之战”后,中国史诗级神话篇章的神秘面纱初露真容。这一次乌尔善或许会再给人们一个惊喜。

概念海报解读:独一无二的封神世界、极致的中国古典美学

概念海报作为影片宣传的前导物料,传达了影片最重的基本信息,塑造着观众对影片的“第一印象”。

《封神演义》既然是讲述属于中国人自己的英雄神话史诗,那么东方哲学的观念与文化自信,成为电影最重要的底色。《封神三部曲》首款概念海报所诠释的中国美学与哲学气息,让观者眼前一亮。在有限的画幅中,勾起观众对于影片的期待。

此海报创意由导演乌尔善提出,由著名概念设计师、概念艺术画家徐天华精心绘制完成,其曾为《寻龙诀》等多部影视作品进行概念设计。在“画面是为表达与服务内容”的创作理念下,高度凝练出刚柔相济的电影内涵。

“阴阳之战”的概念海报名称名副其实,在象征阴阳、正邪的黑白两色的流转中,令人感受到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压迫感。

另外从整体来看,首款概念海报像是一幅巨大的太极图,充满中国古典哲学的神秘气质。让人一眼望去,便激起心中对于封神世界的窥探欲。

“气”为整幅海报的基本元素,所有视觉要素均由气幻化而成, 天与地、正与邪、善与恶的战斗姿态始终对应着画面中的阴阳二气。古代道家思想“(阴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的宇宙观,也正是经典名著《封神演义》的哲学基础。

如果将海报的局部放大,还能发现更多能够传递影片信息的细节。《封神演义》原著中,众人耳熟能详的正反面人物及经典故事片段逐一呈现。

少年姬发迎战来势汹汹的纣王,姜子牙与闻太师遥相呼应;云端之上,元始天尊携昆仑众仙俯瞰战况;乱石丛中,九尾狐妲己率各路魔怪作乱;灵气十足的哪吒、长发飘逸的杨戬、性格不羁的雷震子、女中豪杰邓婵玉……

人物众多神形兼备之余,却又井然有序。整张海报不仅将人、仙、妖细节之处勾勒得清晰准确,还巧妙地将《封神演义》原著中令人津津乐道的九曲黄河阵、诛仙阵、十绝阵等化用在构图之中,令人拍案叫绝。

从海报整体呈现的效果来看,乌尔善已经初步搭建起了自己脑海中的封神世界。在高度浓缩下的中国古典美学与哲学世界中,一个独特并充满着东方魅力的中国神话体系呼之欲出。因此,我们对电影给予厚望与期待,也是情理之中。

为什么说《封神演义》是中国神话史诗的代表作?

人们对于中国神话体系影视改编作品的印象,长期停留在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上。广泛的观众基础,让这部中国神话经典IP小说的变现能力惊人。

据统计2013年《西游降魔篇》公映以来,6年共有9部西游题材院线电影上映,累计票房84亿。而作为同类经典IP,也拥有不少拥趸的中国神话史诗《封神演义》,却鲜有人尝试改变。

编纂于大约五百年前的《封神演义》,讲述了发生在三千多年前“武王伐纣”这一真实历史事件,在漫长的时间跨度中,大量历史典籍、宗教文化和民间传说被不断填充到故事当中,最终使其构建成为一个宏大的充满想象的世界,而构建这个神话的全部素材,是中国本土深厚的历史和文化。

其实,《封神演义》在整个中国神话体系构建过程中的作用,并不逊于《西游记》。单论法宝、人物、法术的系统设定,此作更像后世中国仙侠小说的开山鼻祖。

就像《希腊神话》重要性之于西方神话体系,《封神演义》也是中国神话庙宇中的镇殿之宝。此书形成了较为健全的中国神话体系,与创造西方神谱的《希腊神话》遥相呼应。

《封神演义》对于中国神话体系建设的最大作用,在于对中国古代神话人物以及宗教神祗的来龙去脉和关系秩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和设定。

人物关系、世界观基础框架更为清晰,使得《封神演义》更易用镜头语言表达,而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般毫无章法而言。此外,在中国神话的人性表达方面,封神世界展现地更为完整、更接地气,改编起来观众更易理解。

当下华语电影的神话系列故事里,观众对于《西游记》系列影视作品逐渐进入审美疲劳期。中国神话史诗的影视改编,还有着很大空白的市场空间和创作可能。

《封神三部曲》的出现,将会为“贫血”的中国神话电影市场注入新鲜血液。在类型探索过程,影片对于中国电影工业体系的提升,更有可能为整个行业带来全新的标杆。

顶级幕后团队为制作助力

机遇和挑战并存

IP也好,演员也好,其实制作水准才决定一部影片最终能达到的高度。

作为《封神三部曲》的导演,乌尔善对于中国神话魔幻主义的表达处于行业金字塔顶端。

一路走来,对于影片的坚持与艺术追求,似乎是乌尔善创作过程中一贯坚持的节奏。迄今他已完成拍摄4部电影,并不算高产。从《刀剑笑》到《寻龙诀》,不断攀升的票房与观众口碑中,都能看出观众对于导演作品的不断认可。

其中,《寻龙诀》不仅创造了中国奇幻影片的最高票房记录,更是中国电影工业化的一次成功探索。对于中国电影工业体系的搭建,具有里程碑意义。

作为华语电影工业领域的拓荒者,乌尔善导演为了打造不同于西方魔幻世界的中国人自己的英雄神话史诗,为电影召集了业内顶级资源。

诸多国内外行业大咖纷纷加入此片幕后工作团队。江志强先生出任此片监制,杜扬担当制片人,这都是不用过多介绍的业内著名人士。此外,曾帮助彼得·杰克逊打造《指环王》三部曲的好莱坞资深制片人巴里·M·奥斯本出任制作顾问。

编剧方面,则是曾与乌尔善导演合作《画皮Ⅱ》的著名编剧冉平、冉甲男执笔创作,并且还请来了剧作家芦苇,以及李安导演多年的老搭档詹姆士·沙姆斯出任剧本顾问。

冉甲男在接受采访时曾透露,“在剧本正式开写之前,剧组曾邀请了北大、社科院的教授进行深度讨论,然后编剧团队根据各方角度整合方案再次进行讨论,这样的准备工作就大概经历了半年的时间。”

视效方面,摄影指导王昱曾获得第34届香港金像奖最佳摄影、特效指导道格拉斯·汉斯·史密斯凭借《寻龙诀》拿下53届中国台湾金马奖最佳视觉特效。

影片构思之初,为了更加准确诠释中国传统经典美学,乌尔善导演曾率领概念设计团队和美术设计团队走访了河南、陕西、山西等地的博物馆和寺庙古迹。

集结众多行业顶级大咖的幕后制作团队,为中国神话史诗的打造保驾护航,也让我们对影片的制作水准保持信心。

目前,作为中国首部采取三部连拍模式创作的电影作品,中国神话史诗巨作《封神三部曲》已于近期在青岛东方影都开机拍摄。

犀牛娱乐认为,顺利开机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对于《封神三部曲》来说,我们相信影片之后遭遇的挑战和面临的困难一点都不小,甚至更多。面对如此庞大而又复杂的中国神话体系,面对前人从未走过的这条新路,乌尔善团队能否交出令一份令电影行业和普通观众都满意的答卷?所有人都在期待,也都在等待最终答案。

但这既是挑战也是巨大的机遇,在顶级的资源配置下,在天时地利人和都具备的条件下,在国人多年呼喊“中国神话”宇宙之后,这部作品或许真正会让梦想照进现实。

END

【合作 | 投稿 | 应聘 | 读者社群】

犀牛娱乐诚招记者、实习生、兼职若干名,要求对泛娱乐领域产业报道有态度、有热情、有文笔,善于观察和思考。有媒体经验者优先,财经和新闻相关专业优先,对影视、网生内容有较深入了解者优先。

简历或作品请投递至邮箱309795777@qq.com或加工作人员微信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