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睡前给你们讲个《鬼故事》

Ghost Stories

鬼故事

2017

解毒指数:7.5/10

导演: 杰瑞米·德桑 / 安迪·尼曼

类型: 剧情 / 恐怖

主演: 安迪·尼曼 / 马丁·弗瑞曼 / 保罗·怀特豪斯 / 埃里克斯·劳瑟 / 保罗·沃伦 /

后台经常有小伙伴问,为什么解毒很少做恐怖片?

我翻了翻,确实。

那么问题来了,是因为没资源吗?是因为不够热门吗?是因为质量不高吗?

不,是因为我不敢看。

胆子小也是错吗?!

当然,读者的需求还是第一位的

,葛格为此也是义不容辞。

于是我挑了太阳最艳的时刻、编辑部人流最密集的地方,调低了音量、提前查好高能时间点、全程咬着后槽牙,打开了这部“英国年度最佳恐怖片”。

不得不说,选择这部电影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潮爷那张人畜无害的小脸,但…大意了

光影、色调、表演、音效、节奏……都是[鬼故事]用来吓人的凶器。

必须承认,好几个场景,都让我在37度的天里哆哆嗦嗦披上了外套。

一个普普通通的桥洞,拍得都跟地狱入口似的

但仅有“吓人”,不足以让它算得上“年度最佳”。

真正的精彩,在于“吓人”背后,还有个融合了惊悚、悬疑、剧情、的故事。

一边害怕,一边好奇,一边哆嗦,一边津津有味…

我终于知道为什么你们喜欢看恐怖片了。

提示:本文有高能图片,考验你们胆量的时刻到了

01 营造气氛 鬼再不出来我就要吓死了

[鬼故事]开局就是一个典型的恐怖片套路,主角去作死。

如一帮人跑废弃医院搞直播啊,进入闹鬼的老宅子探险啊,费这么大劲,鬼不出来接客都不好意思。

男主角古德曼也是如此,他失踪已久的偶像突然出现,请求他去调查三个自己无法解释的“灵异事件”。

偶像以前也是“打假”的,但因被这三个案件困扰,导致他只能相信超自然的存在

古德曼和曾经的偶像一样,也是个压根不信鬼怪的无神论者,他的工作就是拆穿那些装神弄鬼的“骗子”。

古德曼在通灵大会上拆穿主持人的伎俩

偶像分配的这三个“灵异事件”,也就自然成了古德曼的打假对象。

他相信,一切怪力乱神都是纸老虎,背后肯定是人为恶作剧,或者是某种巧合,再不然就是当事人有精神病。

重头戏来了,古德曼开始依次调查这三起事件。

(高能开始)

第一个当事人叫托尼·马修斯,事发时他在一个工厂当守夜人。

按照惯例,这个工厂往上推几百年,肯定没少出过幺蛾子。

果然,托尼的工厂,以前是一所女子精神病院,住过各种疯癫的女性,还包括孕妇和被遗弃的新生儿。

事发当夜,托尼正在值班室里喝着咖啡听着歌,结果诡异的事就发生了

房间反复断电,物品莫名其妙的移动、急促的敲门声层出不穷。

托尼发觉不对,拿起对讲机问同事,是不是他在搞恶作剧,结果对讲机里传来一声稚嫩的女孩声:爸爸。

托尼的女儿其实瘫痪在医院多年,无药可治

托尼吓急眼了,跟着脚步声一路跑到地下室,刚进去大门就自动关上,手电筒也迷之没电。

一个黄衣服小女孩的身影,在黑暗中慢慢走了出来……

各位读者不要怕!抱紧我!这都是假的!化妆的!

第二个当事人叫西蒙·里夫金德,是个有点神经质的男孩。

他的家庭气氛诡异,大门上了六七道锁,爹妈一动不动地站在厨房,墙上还贴满了各种魔鬼妖怪。

当然这些都不如他诡异的笑容恐怖

西蒙曾经在半夜一个人开车回家,由于正在电话里跟父亲吵架,不小心撞上了一个人。

与其说是个人,不如说是羊头怪物

随后车子无法发动,还有神秘人突然出现在了车子后座上,当西蒙害怕地跑出去后,周围的树突然变成张牙舞爪的恶魔把他包围…

骷髅形态的大树人,不知道是不是格鲁特一族

第三个当事人叫迈克·普里德尔,是个有钱人。

他妻子四十岁才想要孩子,做了试管婴儿后,在第七个月发生了出血现象,住进医院保胎。

迈克独自在家时,怪事就发生了

婴儿床发出小婴儿的声音、桌上的瓶瓶罐罐自动叠了起来、玫瑰花瞬间凋零,应该正躺在医院的妻子突然出现在卧室,张着血盆大口扑向了他……

显然,妻子如今的处境和迈克脱不了干系

最诡异的一幕是,迈克给古德曼讲完自己的故事后,就用猎枪崩了自己的脑袋。

迈克刚说完“生活还要继续”,就举枪自杀

[鬼故事]最吓人的地方,并不是这些鬼啊怪啊出现的时候。

而是在他们出现之前,长达数分钟的情绪渲染中。

当事人摸索在黑暗中,镜头像一双不怀好意的眼睛锁定着他,所有人都知道事情马上就要发生,但又不知道具体什么时候发生。

显然导演深谙此道,在[鬼故事]中这样要命的等待贯穿了全片,那些恐惧感也呈几何级放大。

以至于鬼怪真正露脸的那一瞬间,反而成了观众的解脱。

可算憋出来了…

02 坐稳扶牢 我要开始剧透了

注意!本节涉及重大剧透!

注意!本节涉及重大剧透!

注意!本节涉及重大剧透!

[鬼故事]最后的反转告诉我们,电影里其实是没有鬼的。

这样处理的恐怖片有很多,但对于“见鬼”的解释要么是当事人精神病,要么是幻觉,无论哪种,都避免不了陈词滥调。

[鬼故事]的主线是古德曼破案,期间种种超自然现象都可以理解成线索或者假象,再加一个计量十足的反转,影片的最后十分钟就变得相当有力。

同时,一个以“鬼”为噱头的恐怖片,也能变得烧脑,更有深度。

最容易注意到的,是影片中大量值得玩味的细节。

电影中出现的表,时间都是3:45。

迈克和西蒙家中的表

同一组数字也反复出现。

铁门和房车门上的数字

同一个塑料袋也多次出现。

海边和树林间的塑料袋

甚至,古德曼开场时遇到的两个小孩,转头就出现在了第二个当事人家中挂着的照片中。

这一切都在暗示,事情并不简单

片中三起看似无关的事件,和诸多细节都是紧密相连的。

将这些全部串联,才能窥见影片的真相:

整部电影都是古德曼的幻想和梦境,所有的事件都是他自己的亲身经历

古德曼小时候,因为不作为,间接导致了低能儿同学卡拉汉被坏孩子霸凌致死。

卡拉汉被要求进入桥洞找到第十个数字,但其实根本没有第十个数,焦急中卡拉汉死于哮喘发作

古德曼问心有愧,他始终无法摆脱卡拉汉死亡带来的阴影,因此他的心理问题日渐加重,

总会产生幻觉看见卡拉汉的亡魂。

卡拉汉的亡灵

而三位当事人遇见的灵异事件,其实也都是古德曼自己遇见的。

比如,成天被父母骂,导致夜间开车出车祸的小男孩,是古德曼。

中年时期,妻子错过了生育最佳年龄,最终一尸两命,充满负罪感的丈夫是古德曼。

还有守夜人口中,身患“闭锁综合症”的女儿,也是古德曼。

古德曼企图在车内窒息而亡,然而自杀未遂成了植物人

诸多细节也都一一对应。

3:45是古德曼入院时间;数字是低能同学进洞穴找到的数字;塑料袋是卡拉汉死前拎在手里的…

就连三个当事人,其实也是古德曼病房中的医生、助理和护工。

古德曼幻想中的一切,都和现实对应

[鬼故事]90%的情节,可以说都是古德曼的“濒死体验”。

也就是在濒死状态下,人体受潜意识影响,对生前往事的一次回顾。

只不过,古德曼的这次回顾,过分精彩了些。

03 恐怖片 也要有现实意义

恐怖片,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烂片的代名词。

不信你随便打开个视频网站,往下划拉三页,那种海报粗制滥造,画着流血字样的恐怖片都会给你答案。

区别于这类改编自网络小说或者都市传说的作品,[鬼故事]在来头上就不一样。

它改编自2010年伦敦西区上映的同名舞台剧,同时还是该剧场最受欢迎的惊悚类戏剧。

安迪·尼曼还在片中饰演男主角“古德曼”

导演杰瑞米·德桑和安迪·尼曼相识有年头了,两人在15岁时参加夏令营,被彼此身上的“恐怖细胞”吸引,成了挚友。

作为土生土长的英国人,这哥俩都对灵异故事极度偏爱。

从黑死病到开膛手杰克,从伦敦大火到地下墓穴,伦敦那些发生在阴雨里的故事,没有他们没听过的。

9年前,这些故事终于在二人体内发酵成熟,被写成了三幕式的舞台剧,后来又被改编成了电影。

电影中的舞台剧风格也非常明显

杰瑞米和安迪的野心,不仅仅是想做个一惊一乍吓唬人的恐怖片,更多的还有现实意义。

片中的古德曼,不是受害者,更不是加害者,是社会上人数最多的旁观者。

在低能儿同学被霸凌时,他没有阻止;在妻子拒绝生孩子,拖到过了适孕年龄时,他也没有阻止。

“回魂”的迈克对古德曼说过这么一句话:

“做过的每一件事,以及没做过的事都有后果”

真正罪恶的人,也许根本就不会有“良心煎熬”这么一说,比如那两个强迫卡拉汉进入隧道的坏学生。

很有可能他们长大后早就忘了这回事,或者把这条人命当作茶余饭后吹牛逼的谈资。

饱受煎熬的,只有那些良心尚存,又选择无动于衷的人。

童年时的古德曼,看着卡拉汉遭受霸凌却冷眼旁观

古德曼遭遇的事件,都可以归结为他的不作为和逃避,事后还会找一大堆理由为自己开脱。

这样做的后果是,把他的人生变成了一出“鬼故事”。

余生都要遭受,意识清醒但全身瘫痪的折磨

这样的处理,除了让[鬼故事]更具深度外,也能更好地传递“鸡汤”。

因为,如果是一部剧情片告诉你这个道理,你可能嗤之以鼻,转头去挑剧情里的硬伤了。

但用一部恐怖片告诉你,你只可能有一个反应:

怕了怕了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