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陽澄湖大閘蟹帶著“新家”亮相央視直播,背後有哪些故事?

昨天下午

陽澄湖上央視啦!

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CCTV-13

《直播長江》特別報道

大家都觀看了嗎?

錯過了也沒關係

小沈周帶你來回顧一下

相隔千里

卻能在同一時間裡看到同一片天地

這樣的現場直播

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呢?

且看小沈周來為你揭秘

↓↓↓

直播前三小時

進入最緊張的準備階段

各種高大上的設備、儀器

被搬到了現場

經過多番調整、測試

直播前五分鐘

人員、設備都一一就位

多角度、多機位

只為給大家帶來最直觀的視覺體驗

我們的“特邀嘉賓”——

小螺螄、幼苗大閘蟹

也已經準備就緒

將隨美女主播一起出鏡

5,4,3,2,1

隨著一聲令下

咱們陽澄湖鎮的標準化蟹塘

就正式登上央視

和全國的朋友們見面啦!

相信大家也會有疑惑

陽澄湖鎮的標準化蟹塘

為何會受到央視的關注?

相較於過去的圍網養殖

它又有什麼稀奇之處呢?

事實上,這都在於……

為改善養殖面積過大而帶來的陽澄湖水質下降問題,自2007年至2017年,陽澄湖養殖圍網面積減少了2.4萬畝,從原有的3.2萬畝減少至8000畝。

為促進陽澄湖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減少農業面源汙染,實現養殖尾水達標排放,截至2017年底,陽澄湖鎮完成養殖池塘標準化改造2.1萬畝。通過物理方式淨水、合理設置養殖密度、科學投放餌料等辦法,大閘蟹的產量和品質明顯提升,每畝利潤可達1.5萬元。

未來兩年,計劃對具備改造條件的約7500畝養殖池塘進行標準化改造,形成一批標準化、設施化、信息化、生態化的規模養殖基地。

此外,陽澄湖鎮在現有標準化池塘的基礎上,進一步升級改造,建成一期300畝的高標準生態養殖基地。利用原位生態修復技術,按照“863”養殖模式(即畝投放800只、回捕600只、畝效益3萬元)。

怎麼樣?

陽澄湖大閘蟹的這個“新家”

是不是還不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