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手机“分手”七天,这份寒假作业你家孩子做得到么?

【全文共2313 个字,10张图片,预计阅读时长7分钟】

丽丽的寒假到了,一想到放假在家自己可以重新拥有手机,心里就美滋滋的,可在看到了自己的作业清单后神情又纠结了起来。

原来,作为广东佛山桂城外国语学校的学生,今年丽丽需要完成一份特殊的寒假作业——制定一个为期至少七天以上远离手机计划,实现后还需要提交一份活动报告

作业是假期的标配 让学生通过作业获得成长是老师的目标

为了让孩子们能够更多地走出家门,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培养自己的沟通能力,学校特意想出了这别出心裁的“寒假作业”。可离开手机,孩子们能够做些什么呢?

设计家庭户外活动、参加社区义务劳动、开展职业体验活动……学校的很多建议,都没有给手机表演的机会。

电子产品对孩子的诱惑力到底有多强?

国外曾经作过一个实验,在孩子埋头盯着电子产品的画面时,家人替换了家中各个地方的装饰,狭小的壁橱内钻出了陌生人,最后连坐在身边的家人都更换了

可孩子们的眼睛始终黏在面前那块小小的发光屏幕上,直到断掉了wifi,才发现身处的地方已经不是自己熟悉的家了。

男孩始终没有把头抬起来 而他的“家人”早已换了一轮

有时我们需要断开一些东西,从而连接上另一些东西。一味的依赖手机,可能我们失去的情感会比得到的快乐多得多。

手机,这块灰扑扑的小砖头,化作无法挣脱的“捆仙绳”,把孩子们美好的童年、丰富的想象、无穷的精力,都捆绑了起来。

半月“王者”,多年存款一朝无!

王阿姨这两天心情很低落,她说丈夫在外打工,辛苦多年才存了4万块养老钱,可就在短短20天时间里,十岁的外孙就花掉了35000块

“这些钱都是我丈夫在外面打工,一点一点挣起来的。”想起自己平日里的节俭和丈夫打工的辛苦,她在镜头前泣不成声

手机游戏“操纵”了大批的孩子

由于女儿和女婿工作繁忙,王阿姨一直把小外孙带在自己的身边照料。平日里是万般宠爱,从来不让外孙冻着饿着。外孙想要玩手机,自己也

不加阻拦,只求他平平安安、快快乐乐。

这般“捧在手心怕摔着,含在口里怕化了”的精心照料,外孙怎么还会如此不懂事呢?原来,他迷上了手机上的游戏,为了低价购买点券和装备,他连续加了三个陌生QQ账号为好友。

银行账单显示,从1号到20号,孩子分60多次转给了他们所有的积蓄。然而,传说中的游戏点券却从来没有出现过。对方还忽悠孩子恢复出厂设置,导致之前的聊天记录也全都没了

孩子直到最后也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

不玩是不可能的。又不充值!”“我自己用自己的钱!抢红包抢来的钱不心疼!”损失了这么多钱,外孙还是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面对记者的采访,他看起来有些气急败坏

看到此情此景,王阿姨流下了无奈的眼泪:“这么小的人,不能打又不能骂,只能好好跟他说。

她始终不明白,曾经聪明伶俐的小外孙,怎么就成了只会对着手机“杀杀杀”的“游戏奴隶”,自己做错的事丝毫不加悔改,对外人更是没有礼貌

可言。

​游戏世界让孩子沉迷其中 无法自拔

正要走进青春期的孩子,需要的到底是网络世界的光怪陆离,还是父母的悉心陪伴

是那块小“方砖”带来的“安静乖巧”,还是尽情奔跑过后

裤脚留下的污泥

是兴趣相投,“不识庐山真面目”的网友,还是嬉笑打闹,“共穿一条秋裤”的小伙伴?

孩子们的年纪小,很多时候他们无法判别一件事会严重到什么程度,手机在联接世界的同时,同样也鱼龙混杂,潜伏了很多未知的危害

一点点的诱惑,很可能就会让孩子失去自我。王阿姨的小外孙在游戏快感的浸染下变得脾气暴躁,而另一群小女孩,更为了一点点的虚荣出卖了自我

17年年末,微博曝光了美拍直播平台上存在小学生脱衣露体直播。在弹幕和评论的恶意引导下,年幼的小女孩对着镜头做出

挑逗性的动作,难以想象这样大尺度的画面出现在小学女生的身上。“我的粉丝在班级女生中可是最多的!”小女孩带着一丝自豪的语气令人咂舌。

不图钱财 仅仅为了一点粉丝量就出卖了自己

或许在未来的有一天,她会为自己现在的行为

感到后悔,可那时,一切都已经追悔莫及

两年“吃鸡”,“吃”伤眼睛无药医!

手机是把双刃剑,它带给生活更多新的可能,也产生让人意料不到的身心伤害

前段日子,杭州下了大雪。雪夜寒冷,小辛妈妈怕孩子睡觉踢被子着凉,摸黑进了小辛房间想要给他掖掖被子。可这孩子把头埋进被窝,还时不时有动静

妈妈觉得奇怪,一掀开被子,才发现平日里自己认为“学习劲头很足”的孩子正拿着手机玩游戏。一时间气上心头,骂了一顿孩子就把手机没收了。

在昏暗的灯光下玩手机会对眼睛造成巨大的伤害

手机没收后,小辛每天一看书写作业就喊眼睛痛得睁不开。本以为是不给玩手机闹了情绪,却没料到医生检查后吓了一跳:“这哪是一个11岁小朋友的睑板腺,五六十岁的人情况都比这个好!”妈妈这才慌了。平日里懂事乖巧的孩子,怎么会得了干眼症

呢?

问其原因,小辛吞吞吐吐。原来,两年多来小辛妈妈一直以为的“一回家就回房间背课文写作业,吃饭喊他都不应”只是把手机藏在课本里假装写作业,其实是在玩“吃鸡”游戏。晚上怕有光被家长发现,就在躲被窝里玩

孩子对手机游戏的沉迷往往会酿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最终,手机无法再还给小辛明亮的双眼,他的睑板腺功能恢复再无可能,只能靠治疗来缓解症状。平日里突然传来的刺痛和灼烧感,大概就是沉迷手机种下的恶果

学生和手机的孽缘该如何化解?

2017年,河南某所中学为了抵制学生将手机带进课堂,举办手机销毁大会,几十部没收来的手机当着所有学生的面被铁锤砸碎、扔进水桶的视频刷爆了朋友圈,引起全国近百家媒体争相报道。

有人称赞校方做法果断有效,也有人批评这样的惩罚太过简单粗暴。可是这样的做法背后,校方也有

自己的无可奈何。“可以把手机带来学校,但在学校不能用。要是不采取这么严格的手段,放在学生那,不知道什么时候又会拿出来玩了。”

老师用锤子将手机砸烂

老师将手机直接扔进水里

曾经,物质生活无法给予我们太多的快乐,童年的我们上山下水,看云飞过去,看鱼游过来。我们有一箩筐在夏夜里听到的怪谈故事,我们有草丛深处的谁也不让进的秘密基地,我们有满手的泥巴,我们有无限的快乐

没有太丰富的物质财富 小伙伴待在一起就是最大的快乐

而现在,太多的故事告诉我们,科技是越来越发达,但孩子们的快乐,似乎也日益局限,甚至被剥夺了。你瞧,那个专心致志盯着手机的孩子,玩着最爱玩的游戏,可他的脸上眉头紧锁还带有一丝的笑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