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回归课本”真的有必要么?

多年来,无论中考,还是高考,经常听到有数学学科专家建议,考前要有一个“回归课本”的过程.对此,我一直很困惑.这就涉及一个话题:课本的功能究竟是什么?

我不揣冒昧,谈谈我的想法. 假如有一位学生想请你将“平方差公式”帮他辅导一下,而你身边没有课本,你就不会辅导了?我想,所有人都会说:不可能!但假如这个学生想请你将某一章内容辅导一下,大概需要半个月时间.这个时候,你有苦恼产生了. 没有例题,没有配套练习,每次辅导都要自己辛辛苦苦地找例题,找练习,找作业习题,累啊! 但粗糙地讲,假如你有这样的材料(不是课本):每节课的例题,练习,作业习题,你肯定会说,可以辅导,没有课本无所谓的.

对比前面的说法,于是课本的功能出现了:

1.每节课的例题,练习,作业,有专家帮你遴选好了.甚至还有一章的复习题;

2.不但如此,基础知识也有相应文字帮你整理好了;

3.每一节课还有大概的教学设计,即建议你如何上;

4.尤其就三年初中知识而言,如果没有课本,你可能不清楚“知识体系”的逻辑先后,即先教什么,后教什么,…….如果要自己去理,可能极其费力.但现在有专家帮你设计好了,省得你去动脑筋.

我的粗浅理解,课本就是这些功能,没有什么神秘的.

就某一个教师而言,没有课本,不是不能教,只是教的非常吃力而已. 永远不要将课本看得很神秘.教材不是“圣经”,课标上也有类似意思的表达.

在考试复习中,有人坚持需要“回归课本”,其中一个重要的理由是:数学试卷上有从课本习题改编过来的试题.

在我看来,这是一个最无聊最好笑的理由!

命题者将课本中的习题改编成试题,这只是命题的一种方式.并非一定要这样做.这样做,我可以主动科学地理解成:那是希望教师平时用好课本,毕竟课本是教与学的一本最常用的材料.而并非是说,复习一定要回归课本.同时,说一句大白话,有时候命题人这样做是避免别人对他命制的试题产生争议.

假如命题人在去命题前开玩笑承诺说,今年试卷上不会有这样的现象!那么你的复习就不需要“回归课本”了?

就算试卷中有这样的现象,你“回归课本”的目的是为了猜题押题?如果“回归课本”是因为试卷上有从课本习题改编的题目,那么该如何“回归课本”呢?要知道,全国各地课本都不相同,回归哪一种课本为好?安徽的学生到北京去参加考试,不回归北京课本,考试就会“完蛋”了?所以说“回归课本”是因为考试命题经常由课本中习题改编而来,这样的说法既“小气”又“好笑”.我真切希望有人继续就在考试前的后阶段复习(数学学科)中为什么一定要“回归课本”的说法耐心地将道理讲给大家听.我肯定会认真聆听,并不揣冒昧参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