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絲愛流量明星,市場為了迎合粉絲推出流量劇,這個鍋該誰來接?

不是沒有編劇了,而是國內市場風氣歪了,精雕細琢的原創劇本賣不出去,當然所謂的原創也不一定是好的。改編自小說或翻拍經典至少有粉絲基礎,也不至於賣不出去。國內的情況,更多的是轉化可能出了問題,市場風氣歪了,等內容為王,大眾審美普遍提高。等影視不再受資本牽掣,不被流量綁架,總會有好作品被創作出來的,尊重觀眾智商,尊重每一部作品,或許好編劇的春天就來了。

很多事都是沒辦法解決,國內編劇地位比起外國,低太多了,很多新人甚至連署名都不配擁有,而且影視圈看的不是實力,而是關係和資本,誰有關係,誰有資本,誰就有話事權。現在大多數的影視作品,基本上都是被製片導演、演員、平臺給出意見改完以後的成品,他們或許只是一個寫手。

如果瞭解一點,編劇這個行業,就知道,沒名氣的人,沒背景關係的人,劇本就算是寫得出神入化,也沒人要。你要想生活下去,只好給別人代筆、捉刀,做個影子寫手。即使到最後有人買了你的劇本,只要他去修改部分內容,簽署自己的名字,這劇本就跟原作者沒關係了。至於說打官司,想想就好了,拖都能拖窮你。

相比之下,韓劇的一些編劇的權力比導演、明星要大得多。在一週拍一集的情況下,編劇可以根據觀眾的反饋,及時改變劇情走向。他們對於自己的劇本,有著說一不二的地位,而不像內地影視劇那樣,會有導演、明星、製片人動輒修改劇本的情況,在韓國鮮有發生。

國內資本都太過於急功近利,近幾年國產劇都是改編網絡小說,現成省事,符合國產劇速成又粗製濫造的流水線,真的很不用心讓人沒有看下去的慾望。相比之下,韓劇的劇本起碼是編劇量身定做的,用心到每個細節每句對話的斟酌,再加上飽和的畫面色彩和高顏值長腿歐巴,如此一來,自然韓劇的市場更有優勢。

所以現在的內地電視劇市場,急需原創劇本,首先如果你是原創,好感度必定直線上升,其次你的原創劇情能吸引人,細節到位的話,那你又成功了一半,最後找到好的演員來演繹就基本成功了。如最近的《原生之罪》網劇,原創劇本,雙男主模式也受到很多人喜歡的,每一個案件都有深刻的立意,但唯一不好的就是缺在細節,破案推進略顯生硬,但還是要鼓勵這種原創的存在的。

沒有好作品,要罵編劇、罵導演、罵製片,但是我也問一句,爛片的市場是誰給的?一些劇一些影片,明知道是爛片,也要貢獻票房或者點擊量,不就是因為有你們喜歡的演員參演?為了讓喜歡的愛豆火起來,為了要讓愛豆有選擇劇本的權利,於是明知道是爛片,也要刷熱度,也要投票拿獎。我不是說這不對,只是說你這麼做了,就沒有資格和立場,去指責這個行業沒有好作品了,因為沒有好作品這件事,有你們的一份責任。行業資本一定是趨利避害的,一定是迎合觀眾的,你給的是這樣的反應,怎麼還能怪這個行業的好作品稀缺?

改編改不好,其一可能是大投資帶來了多方話語權,每個方向都有自己的想法,同時融入到裡面,使劇本產生異化。其二可能是在影視化的過程中,技術上達不到文字給予的想象空間,或者與原著讀者設想有差距。這兩點是客觀存在問題,更是出現在絕大多數改編ip當中。

劇本是戲劇的靈魂,我覺得大多數人都清楚這一點。如果把戲劇比作一個人,劇本是靈魂,導演、舞美、攝影、剪輯、演員則決定了表達能力、行為方式、性格特點、品味氣質。再好的外殼,沒有內容也是空有其表,再好的內核,沒有形式也很容易被忽視。但如今的現象給觀眾的感覺,是既不看重劇本,又對編劇的需求不高。反正資金夠了,流量演員有了,還愁沒人看麼?

機會只有少數,資本才是王道,編劇不是神仙,需要吃飯的。再說電視劇收視,也從來都是流量當道,換作劇本也是一樣,小說熱度高,粉絲基礎多,投資人穩賺不賠的買賣。好的編劇也無奈,迫於生計也好,隨波逐流、利慾薰心也罷,市場才是王道。電視圈不是沒有好編劇,不是沒有好本子,只是沒有好市場。或許總有那麼一天,總有一些膽大的人衝破這些,還觀眾一個好本子。

有網友曾經自述道:“或許之前我還能理解網友的心情,但自實習以來我的心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作為一個還未畢業的戲文學生,我們在學校的寫作應該是最幸福的了,沒有過多的限制,寫的精彩有內涵就是好的。然而去了公司之後,寫之前就各種限制,然後你創作出80%,導演讓你修改,剩下50%。製片讓你改,剩下20%,導演轉換成鏡頭語言,剩下10%,演員演的時候自我發揮,剩下不到5%,最後你無法想象呈現的是什麼東西。”

“很多人問為什麼現在的電視劇,都是改編網絡小說?因為網絡小說改編起來投資不大,而且一般不會撲街,因為有一定的粉絲基礎,再挑選一些流量明星,穩賺不賠的生意,哪個投資商不喜歡啊?說改的不好,我只想說一句你們是沒看到,劇本編寫的過程裡,被加載了多少意見,而小說和影視畢竟有差距,不可能完全還原。真希望大家能注意到編劇這個職業的無奈與悲哀。”

但說真的,對於內地劇無力吐槽,不是翻拍就是小說改編,翻拍還老是毀經典,雖然平時都不怎麼看內地劇,偶爾看到自己感興趣的題材會看一下,但是有什麼新劇要上還是會關注,但基本都是清一色的小說改編和翻拍,都沒有打開的那種慾望了。對於這點,不得不說港劇的優勢,雖然現在TVB基本都是新人,雖然現在港劇落幕了,但是好歹劇本都是他們自己寫的,故事看著帶感啊。17年的降魔的、誇時代、踩過界,18年的跳躍生命線,三個女人一個因、是咁的法官閣下等等。這些港劇雖然上不了大場面,但最起碼是實實在在的講故事,所以請資方還是好好花心思在劇本上吧。

我相信,不管是觀眾還是從業者,是真的都希望能夠有更好的作品產出。影視劇的方方面面問題,編劇的能力需要提升沒錯,但希望不要將所有問題,不管不顧都推給編劇。以上配圖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則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