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人指南|重新定義“流量”的朱一龍,也難逃飯圈互撕大戰

今年以網劇《鎮魂》成名的演員朱一龍,自走紅以來“紛擾”不斷,被合作品牌方的工作人員diss、被網友質疑整容等等,他的粉絲戰鬥力爆表,先後與白宇、蔡徐坤等多家藝人的粉絲爆發口水仗和拉鋸戰,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流量派代表。冷清的熒屏市場上,一同走紅的還有羅雲熙,兩人同是三十而立的年紀才迎來事業的轉機,但走紅後,他們同樣面臨著後續如何維持熱度的問題。

艺人指南|重新定义“流量”的朱一龙,也难逃饭圈互撕大战

重新定義流量

粉圈大戰難太平

2018年,由白宇、朱一龍領銜主演的都市奇幻劇《鎮魂》爆紅網絡,該劇改編自作家Priest同名小說,講述了趙雲瀾、沈巍兩人率領特調處,共同守護兩界和平的故事。《鎮魂》開拍前,原著書迷對沈巍的扮演者朱一龍並不滿意,認為他不是大家心目中的角色人選。

《鎮魂》開播後,書粉打破了先前對他的偏見,劇裡的溫潤如玉、冷冽嚴肅、邪惡癲狂都是由他一人詮釋出來的角色。朱一龍走紅後,微博粉絲數暴漲至千萬,半年來登上熱搜的次數數都數不過來,從名不見經傳的小演員轉變為流量演員,這是他以前想也不敢想的,還認為一輩子能感受一次爆紅,已經足夠了。

艺人指南|重新定义“流量”的朱一龙,也难逃饭圈互撕大战
艺人指南|重新定义“流量”的朱一龙,也难逃饭圈互撕大战

這一年,“流量”這個詞似乎成了徹頭徹尾的貶義詞,提到流量,不少人的第一反應就是“不敬業”“沒實力”等等標籤,但當有作品的演員突然變成了流量派,似乎在重新定義這一詞彙。“流量”本身並不是一個壞名詞,它代表的是市場的認可和自身的商業價值,但要看這個詞是賦予在哪些人身上,當一些交出了好作品的演員成為了流量,這反而是一件好事。

朱一龍對“流量”的概念卻有著不一樣的看法:“其實我到現在也沒明白演員和流量的本質區別,像好萊塢、香港演員,觀眾很喜歡他們,同時他們又是非常好的演員,我覺得這是不衝突的。”

艺人指南|重新定义“流量”的朱一龙,也难逃饭圈互撕大战

眾所周知,當一個明星與“流量”掛鉤,就意味著粉圈的戰鬥力已經高出一大截,朱一龍自走紅後,他也遇到了流量小生會遇到的一系列問題。

第一個問題就是粉絲羅列工作室不作為多項罪狀,認為他們是自家愛豆成功路上的絆腳石,資源、能力跟不上,之後朱一龍所在的東方飛雲國際影視公司突然發聲明開除粉絲所說的幾位工作人員,並艾特了朱一龍,這一波操作也是相當迷幻,有網友猜測這份開除聲明連朱一龍本人都不知情,隨後朱一龍很快做出了回應,表明將和“被開除”的工作人員並肩作戰:“千山萬重 不離不棄 為了理想!”朱一龍走紅後遭遇的這件事和其他流量小生一樣,譬如李易峰、楊洋、陳偉霆的粉絲們都曾經痛斥團隊不作為,李易峰更是多次更換了身邊的工作人員。

艺人指南|重新定义“流量”的朱一龙,也难逃饭圈互撕大战艺人指南|重新定义“流量”的朱一龙,也难逃饭圈互撕大战

第二個問題同樣是流量小生的必經路徑——飯圈的相愛相殺,《鎮魂》火了後,白宇、朱一龍的CP粉看似與兩家的純粉相安無事,但飯圈的定律是“當CP粉遇到純粉,必有一撕”,果不其然,不到一個月,兩家粉絲就已經battle起來了,從比數據、比實力到互挖黑料,勢要分出個你死我活。

飯圈還有一條定律是“流量明星的粉絲們都曾經撕遍好幾家,有些更是狂到誰擋撕誰”,據不完全統計,朱一龍的部分不理智粉絲撕過白宇、鹿晗、趙麗穎、蔡徐坤、季肖冰、《男人風尚》主編、新浪微博總裁等等,當然,這其中也有對家粉絲先下場引起的口水仗。

艺人指南|重新定义“流量”的朱一龙,也难逃饭圈互撕大战
艺人指南|重新定义“流量”的朱一龙,也难逃饭圈互撕大战

第三個問題是被質疑“流量”數據注水,這也是不少明星都面臨的一個問題,譬如投資過億的大製作口碑收視雙撲街、代言的商品銷量不佳,朱一龍作為施華蔻的代言人,卻被合作的第三方主播公然diss帶貨能力差並進行人身攻擊,引發網絡熱議,雖然之後品牌方發表致歉聲明,但負面影響顯然已經形成。

艺人指南|重新定义“流量”的朱一龙,也难逃饭圈互撕大战
艺人指南|重新定义“流量”的朱一龙,也难逃饭圈互撕大战

其實客觀來說,朱一龍的粉絲大部分還是保持了一顆理智追星的心態,並且還將這份追星的熱情轉化到公益事業上,僅在免費午餐這項公益項目上,捐贈金額就已經超過200萬,這才是真正的“飯隨愛豆”。

出道多年苦打拼

三十而立迎來爆紅

出生於1988年的朱一龍,自出道以來參演了高達50多部作品,早年的資源可謂相當虐,中期才漸漸在一些熱播劇裡刷臉熟,譬如《情定三生》《羋月傳》《新蕭十一郎》《新邊城浪子》《花謝花飛花滿天》等,這兩年的資源慢慢好了起來,除了通過網劇《鎮魂》意外走紅,待播作品有與馮紹峰、趙麗穎搭檔的女性勵志傳奇古裝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與angelababy、鄧倫搭檔的都市情感劇《我的真朋友》以及由南派三叔監製及編劇的《盜墓筆記·重啟》。

艺人指南|重新定义“流量”的朱一龙,也难逃饭圈互撕大战

朱一龍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2006級表演系本科,與彭冠英、翟天臨是同學,三人都經歷了一段相當漫長的低谷期,很多人認為,這一代的男演員們,多少有些生不逢時,對此朱一龍在採訪中卻這樣回應:

“我們剛畢業那會兒,打開電視,裡面的主角都是孫紅雷大哥、張嘉譯老師,我們演兒子、演弟弟。你想演一些複雜的人物、矛盾衝突很大的人物,沒有機會,資歷也不夠。等我們從20歲慢慢演到30歲,終於可以演一直想演的角色的時候,大家又喜歡很嫩很年輕的男演員了,我們好像又錯過了點什麼。我不太去思考這些,我既不是鮮肉,也不是老戲骨。演不了想演的角色,那我就拍點兒別的,反正毛猴都演了,還有什麼不能演的呢?”

艺人指南|重新定义“流量”的朱一龙,也难逃饭圈互撕大战

朱一龍提到的現象並不是他這一代男演員所特有的遭遇,放在整個影視市場的大環境下,在沒有被市場所肯定或者被粉絲追捧前,大部分演員都面臨著這樣的窘境。

正如前段時間任素汐在《我就是演員》中吐露心聲:“希望通過一個好的平臺讓更多的導演和製片人看到我”,而作為導師的徐崢一針見血地指出:“演員不得不面對被挑選的過程”,每年能夠產出的好戲只有寥寥幾部,有時候甚至一部都沒有,好演員有幸能夠演到這樣的好戲更加渺茫,投身到拍戲行業的影視人員不計其數,但即使是實力派演員,想要演一個自己最想演的角色都不得不被市場所挑選。

艺人指南|重新定义“流量”的朱一龙,也难逃饭圈互撕大战

所幸的是,大部分觀眾也慢慢地意識到,我們不應該對空有顏值、流量的明星那麼寬容,更應該把好的機會留給真正的演員,市場能夠作出這番反應,也給那些只看顏值和商業價值的導演、製片人提了一個醒,好演員的春天確實快到了。

活在當下認清現實

不懼人氣泡沫

今年的熒屏市場有些冷清,翹首以盼的《如懿傳》最後轉網播口碑不如預期,誰也想不到,這兩年深陷抄襲風波的於正憑藉網劇《延禧攻略》又殺回來了,電視熒屏裡也只有《香蜜沉沉燼如霜》收穫了不少熱度,而通過該劇走紅的男二號羅雲熙,與朱一龍同樣是到了“三十而立”的年紀。受歡迎的作品播完後,他們都面臨著如何加固自己的人氣,夯實粉絲基礎。

艺人指南|重新定义“流量”的朱一龙,也难逃饭圈互撕大战

對於自己的“人氣”,朱一龍的看法卻是:“我這個人還挺活在當下的,我不去展望未來,我不給未來定義。我知道我的方向在哪,我知道自己要幹什麼,但我不會說我的未來一定要怎麼樣。人一輩子要為自己的熱愛獻身一次才不白走這一趟 。”

從這個回應來看,朱一龍在事業上的野心有些“慢熱”,而他的佛系性格與他的家庭教育有關,朱一龍的父親在他13歲那年,將他拉到了雪地裡,跟他說“人怎麼過都是一輩子”,父親特別喜歡與他暢談人生、講一些經歷和道理,這在無形之中培養了朱一龍在面對大起大落時能夠保持一顆清醒的頭腦。

艺人指南|重新定义“流量”的朱一龙,也难逃饭圈互撕大战

想做被觀眾一直記住的演員,朱一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諸如不夠出色的臺詞功底必須沉下心來努力提升,眼神戲方面的水準需要繼續保持下去。三十而立,在挑選劇本方面,更需要細緻和謹慎。通過一部作品獲得流量,同樣也需要交出更多的作品才能穩固人氣。

艺人指南|重新定义“流量”的朱一龙,也难逃饭圈互撕大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