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岁男童盗奶奶4万看病钱”留守儿童该如何教育

日前,陕西发生了一起“盗窃案”。陕西汉中9岁男童豪豪(化名)趁奶奶住院之际,先后十余次将4万元拿出分给3名玩伴吃喝、买玩具并充值网络游戏。

今年52岁的周女士因髋关节股骨头坏死住进了医院,住院前从银行取了10万元用于看病,去医院时带走了5万元,剩下5万元藏在了家里一把靠背椅的夹层中。因为怕钱被偷,手术前周女士给孙子打电话让孙子摸一摸钱还在不在,孙子告诉她钱还在。手术后周女士回到家中,因为带走的5万元没有用完,周女士一直没有查看椅子夹层中的钱,直到一个月后邻居借钱,她去取钱,发现椅子夹层中的5万元仅剩1万元了,周女士赶紧报了警。

警方调查后,确定周女士上小学三年级的孙子豪豪有重大嫌疑,但是周女士信誓旦旦的说孙子很听话,不可能是孙子拿的钱。警方只能进行侧面调查走访,得知豪豪最近经常拿着百元大钞购买零食和玩具,并分给同学充值网络游戏。经过沟通询问,豪豪最终承认,奶奶藏的4万元都是他拿走的。除了这4万元,周女士藏在衣柜里的3600元现金也被豪豪拿走分给了同村的三名小伙伴。

由于四人均属未成年人,经民警协调,其他三人家长赔偿了周女士被拿走的钱。

此次事件,四名未成年人均属于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由爷爷奶奶照顾,老人溺爱孩子而又疏于管教,是此次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由于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基本都是由爷爷奶奶来照顾,老人家对于不能享受到父母呵护的孙辈给予了更多的怜爱,而过分的怜爱就演变成了溺爱,对于孙辈的一些过分要求也都尽量满足,导致这些儿童对世界观价值观的认知产生了偏差,孩子们认识不到钱的数额代表的意义,100元的大钞在孩子们眼中也就是一张可以换来玩具、美食的纸,根本意识不到父母挣钱的不易。而老人和孩子过大的年龄差导致了留守儿童的感情寄托发生了偏差,现代社会的手机电脑十分普遍,网络游戏更是随处可见,孩子由于年龄小,自控力差,对于图画精美的网络游戏的吸引往往无法拒绝。

笔者认为,我们面对数量庞大的留守儿童,对于学校,应该加强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告诉孩子们家长的不易,增加孩子们的家庭责任感,开展一些爱家活动,让每个孩子都参与其中,增加孩子的感恩之心;对于在外打工的父母,面对孩子们缺失的父母之爱,虽然不能经常回家,但是至少每周给家里打个电话,关心一下老人孩子,对孩子的生活、学习等方面提出一定要求给予一定鼓励,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爱一直都在;对于老人,照顾孩子的同时更要理性关爱,而不是溺爱,老人照顾孩子很辛苦,可以适当的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减轻一点老人的负担,给孩子讲一些自己年轻时候的故事,让孩子意识到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更加珍惜。

河间市龙华店乡 黄珊